导风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15207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导风罩,包括均呈“ㄇ”形的一第一导风部、一第二导风部及一第三导风部,该第一导风部连接于该第二导风部与该第三导风部之间,该第一导风部具有弹性,可沿一第一方向伸缩,也可沿一垂直于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扭曲变形,该第二导风部的两侧的内侧分别设有一卡扣部,用以卡置一对应的散热器,该第三导风部远离该第一导风部的一端设有一卡扣机构,用以卡置于一电子装置的对应端板。该导风罩通过调节该第一导风部可以适应安装于不同的电子装置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导风罩,特别是关于一种可调式的导风罩。
技术介绍
电子装置,如服务器等,为了满足散热需要,通常在发热电子元件或散热器上装设 一导风罩,使该导风罩的一端正对一风扇,另一端正对电子装置的出风口,通过该风扇与该 导风罩的配合可将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集中快速的排出电子装置。然而,对于不同的电子 装置,由于系统布局发生变化,就必须重新设计导风罩以适应不同的散热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有必要提供一种可调式导风罩,以适应不同的电子装置。一种导风罩,包括一第一导风部及一第二导风部,该第一导风部具有弹性,可沿一 第一方向伸缩,也可沿一垂直于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扭曲变形,该第一导风部包括一长 方形的顶壁及两分别由该顶壁的两相对侧边向下延伸的平行于该第一方向的侧壁,该第二 导风部包括一顶板及两分别由该顶板的两相对侧边向下延伸的侧板,该第二导风部的顶板 与两侧板分别与该第一导风部的顶壁与两侧壁的一端相连,该第一导风部的顶壁与两侧壁 于远离该第二导风部的一端处分别设有一开槽,用以卡置于一电子装置的对应端板上的卡 钩,该第二导风部的两侧板的内侧分别设有一卡扣部,用以卡置该电子装置的一对应的散 热器。一种导风罩,包括均呈“ π ”形的一第一导风部、一第二导风部及一第三导风部,该 第一导风部连接于该第二导风部与该第三导风部之间,该第一导风部具有弹性,可沿一第 一方向伸缩,也可沿一垂直于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扭曲变形,该第二导风部的两侧的内 侧分别设有一卡扣部,用以卡置一对应的散热器,该第三导风部远离该第一导风部的一端 设有一卡扣机构,用以卡置于一电子装置的对应端板上。相较现有技术,上述导风罩通过调节该第一导风部可以适应安装于不同的电子装 置内,从而不用重新更换导风罩,具有通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导风罩第一较佳实施方式与一电子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图1的立体组装图。图3是图2的俯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导风罩第二较佳实施方式与该电子装置的立体组装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照图1,为本专利技术导风罩10的第一较佳实施方式,该导风罩10装设于一电子 装置50内。该导风罩10包括一可调式的第一导风部20、一第二导风部30及一第三导风部40。该第一导风部20呈“ π ”形,具有弹性,其可以沿一第一方向X伸缩,也可沿一垂 直于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Y扭曲变形。该第一导风部20包括一长方形的顶壁21、两分别 由该顶壁21的两相对侧边向下延伸的侧壁22及两分别位于该第一导风部20两端的开口 25。该两侧壁22平行于该第一方向X。该顶壁21邻近两开口 25处分别设有三开槽212, 每一侧壁22邻近两开口 25处也分别设有一开槽222。该第一导风部20可由一塑胶材料沿 长度方向折叠制成或由若干金属材料逐个层叠活动连接形成。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该第一 导风部20还可以由其他方式或材料制成,只要其形状结构符合上述描述,且具有可伸缩扭 曲的性能即可。该第二导风部30呈“ Π ”形,包括一顶板31、两分别由该顶板31的两相对侧边向 下延伸的侧板32及两分别位于该第二导风部30两端的开口 35。该顶板31邻近一开口 35 处向外凸设三卡钩312,该两侧板32邻近该开口 35也分别向外凸设一卡钩322。每一侧板 32的内侧设有一卡扣部33。每一侧板32的外侧设有一操作部34,每一操作部34远离对应 侧板32的一端设有一把手341。该第三导风部40呈“ Π ”形,包括一顶板41、两分别由该顶板41的两相对侧边向 下延伸的侧板42及两分别位于该第三导风部40两端的开口 45。该顶板41于邻近一开口 45处向外凸设三卡钩412,于远离该开口 45处凸设两楔形的卡块413。该两侧板42于邻近 该开口 45处也分别向外凸设一卡钩422。每一侧板42的底部于邻近该开口 45的一端向下 延伸一钩扣423。每一侧板42于远离该开口 45的一端延伸出一卡榫425。该顶板41上的 卡块413与该两侧板42上的卡榫425共同组成一第一卡扣机构。该电子装置50包括一底板51及一垂直于该底板51的端板53。该端板53设有一 由若干散热孔532组成的散热区531。该散热区531的两侧分别开设一卡孔533。该端板 53的上部向该电子装置50内弯折形成一折片535,该折片535于该散热区531的上方处向 下延伸一挡片536。该挡片536与该两卡孔533共同组成一第二卡扣机构,用以与该第三导 风部40的第一导风机构配合卡置。该底板51上装设有一电路板Μ。该电路板M上设有 一发热电子元件(图未示),一散热器阳装设于该发热电子元件上。该电路板M于该发 热电子元件与该端板53的散热区531之间设有两间隔的长形的卡槽Μ3,分别与该散热区 531两侧的卡孔533对应。该底板51正对该散热器55装设有两风扇56。请参照图2与图3,组装时,首先向外拉动该第二导风部30的两操作部34的把手 341,使该第二导风部30的两侧板32向外弹性变形。将该第二导风部30放置于该电子装 置50的电路板M上,使该发热电子元件与散热器55收容于该第二导风部30内,该第二导 风部30的未设卡钩312、322的一开口 35正对该两风扇56。该第二导风部30的两侧板32 内侧的卡扣部33分别正对该散热器55两侧的底部。放开该两操作部34,使该两侧板32弹 性回复,该两卡扣部33分别卡置于该散热器55两侧的底部。从而,该第二导风部30装设完 成。然后,将该第三导风部40装设于该电路板M上,使该第三导风部40的两钩扣423分 别卡入该电路板M上的两对应卡槽Μ3内。向该端板53的方向推动该第三导风部40,该 两钩扣423沿着该两卡槽543滑动。该第三导风部40的顶板41上的两楔形的卡块413推 动该端板53上的挡片536并越过该挡片536,直至卡置于该挡片536的内侧。此时,该第三 导风部40的两卡榫425分别卡入该端板53的两对应卡孔533,该两钩扣423分别卡置于该电路板M上的两卡槽M3的边缘。从而,该第三导风部40装设完成。再将该第一导风部 20放置于该第二导风部30与该第三导风部40之间,沿第一方向X拉伸或压缩该第一导风 部20的长度,并沿第二方向Y调节该第一导风部20,使该第一导风部20两端的开槽212、 222分别正对并卡置该第二导风部30的卡钩312、322及该第三导风部40的卡钩412、422。 从而,该第一导风部20装设完成,该导风罩10组装完成。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该第二导风部30的两操作部34可以省去,使用者可直接通过 扳动侧板32而实现卡扣部33与散热器55的卡合或脱离。使用时,该两风扇56向该导风罩10内吹风,风流流经该散热器55后向着该端板 53吹去,最终经由该端板53上的散热区531的散热孔532排出该电子装置50。从而,该散 热器55发出的热量可以被尽快地排出该电子装置50。对于不同的电子装置,当系统布局发生改变时,如风扇及散热器的位置改变或散 热区的位置改变时,由于该第一导风部20在第一方向X及第二方向Y都可以调节,该导风 罩10通过调节该第一导风部20同样可以适应安装于这些电子装置内,从而不用重新更换 导风罩。请参照图4,为本专利技术导风罩60的第二较佳实施方式,该导风罩60装设于一电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风罩,包括一第一导风部及一第二导风部,该第一导风部具有弹性,可沿一第一方向伸缩,也可沿一垂直于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扭曲变形,该第一导风部包括一长方形的顶壁及两分别由该顶壁的两相对侧边向下延伸的平行于该第一方向的侧壁,该第二导风部包括一顶板及两分别由该顶板的两相对侧边向下延伸的侧板,该第二导风部的顶板与两侧板分别与该第一导风部的顶壁与两侧壁的一端相连,该第一导风部的顶壁与两侧壁于远离该第二导风部的一端处分别设有一开槽,用以卡置于一电子装置的对应端板上的卡钩,该第二导风部的两侧板的内侧分别设有一卡扣部,用以卡置该电子装置的一对应的散热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风罩,包括一第一导风部及一第二导风部,该第一导风部具有弹性,可沿一 第一方向伸缩,也可沿一垂直于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扭曲变形,该第一导风部包括一长 方形的顶壁及两分别由该顶壁的两相对侧边向下延伸的平行于该第一方向的侧壁,该第二 导风部包括一顶板及两分别由该顶板的两相对侧边向下延伸的侧板,该第二导风部的顶板 与两侧板分别与该第一导风部的顶壁与两侧壁的一端相连,该第一导风部的顶壁与两侧壁 于远离该第二导风部的一端处分别设有一开槽,用以卡置于一电子装置的对应端板上的卡 钩,该第二导风部的两侧板的内侧分别设有一卡扣部,用以卡置该电子装置的一对应的散 热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罩,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风部的顶壁与两侧壁于邻近该 第二导风部的一端分别设有一开槽,该第二导风部的顶板与两侧板于邻近该第一导风部的 一端分别设有一卡钩,该第一导风部与该第二导风部通过这些开槽与卡钩相互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罩,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导风部的每一侧板的外侧设有一 操作部,向外拉动该两侧板的操作部可使该两侧板向外弹性变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风罩,其特征在于每一操作部远离对应侧板的一端设有一 把手。5.一种导风罩,包括均呈“π”形的一第一导风部、一第二导风部及一第三导风部,该第 一导风部连接于该第二导风部与该第三导风部之间,该第一导风部具有弹性,可沿一第一 方向伸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文堂龚心虎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