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舜琪专利>正文

一种仿生平板太阳集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11221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传统的平板太阳集热器主要由吸热体、透明盖板、隔热层和外壳四大部分组成,太阳辐射穿过透明盖板后,投射在吸热体上,吸热体吸收的光能转换成热能,传递到吸热体的传热工质内,但是由于吸热体是有平板吸热板和其背后带有一定间距的蛇形铜管组成,所以有大量的太阳辐照能量不能被吸收。同时由于吸热体随着温度升高,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等方式向四周散热,所以平板集热器有集热快、散热快的特点。仿生平板太阳集热器框架10上的盖板7由中空或真空双层透光材料制成、仿生储能器9紧贴着仿生吸热板8后部,周边由保温层6包裹,有效阻止了由于集热器温度升高而造成的热对流和热传导。仿生吸热板8表面经过特殊处理,与平板同样的投影面积,采光面大36%,最大限度获取太阳光。最大限度地获取太阳能辐射能量。(*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仿生平板太阳集热器
技术介绍
:平板太阳集热器具有模块化强、集热快、易于建筑物结合、安全性高的特点,这是其它太阳集热器无法相比的。目前市场上的平板太阳集热器主要由吸热体、透明盖板、隔热层和外壳四大部分组成(如图1)。太阳辐射穿过设置在壳体1上的透明盖板2后,投射在吸热体3上,热量被吸热体吸收并转换成热能,然后将热量传递给吸热体内的传热工质4,传热工质将有用的能量输送到储热水箱中加以储存和利用。与此同时,虽然有隔热层5的保护,但吸热体由于温度升高不可避免地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等方式向四周散热,成为集热器的热量损失,所以平板集热器具有集热快、散热也快的特点。目前的吸热体形状有管板式、翼管式、扁盒式及蛇管式等。但所有这些平板太阳集热器最大的问题存在于吸热体和透明盖板上:1、吸热板都是在光滑的金属平板上喷涂上选择性吸收涂层,由于板面光平导致反射率高,接收太阳辐照光少;2、由于吸热板是平面所以有效吸热面积小;3、单层透明盖板热传导大、对流热损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平板太阳集热器中存在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集热快、热损小、保温性能好、安全性能高的仿生平板太阳集热器。本技术包括框架、设置在框架上的中空或真空透光盖板、设置在该透光板下的吸热体、设置在框架与吸热体之间的保温层,以及设置在吸热板后工质储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热板上有无数个呈凸起的鳞状体,所述工质储能器形状为扁平,所述透明盖板为双层。本技术的吸热板表面经过特殊处理,能够起到减少反射效果。工质储能器与吸热板紧密相连,双层透明盖板为中空或真空。本技术的吸热体具有以下特点:1、整个仿生吸热体上的吸热板上有无数个凸起的鳞状体,此种做法的优点在于:与平板具有相同面积的的投影,凸起鳞状体吸热面积比平板吸热器面积大36%,如此可以最大限度获取太阳光。2、凸起鳞状吸热板表面进行特殊处理,然后再喷上选择性吸热涂层,可以最大限度地获取太阳能辐射能量。3、盖板采用了“中空或真空”双层透光盖板,其最大的优势在于有效阻止了由于集热器温度升高而造成的热对流和热传导,充分减少了集热器中的热损失,解决了平板集热器集热快、散热快的缺点。-->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由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仿生平板太阳集热器,由框架10、中空或真空透光盖板7、仿生吸热板8、仿生工质储能器9和保温层6组成。框架无上盖,双层中空或真空的透光盖板设置在无上盖的一面,与框架固定在一起。仿生吸热板8和仿生工质储能器9焊接后设置在框架10内,中空或真空透光盖板7和仿生吸热板8之间保留一定的空隙,保温层6设置在仿生工质储能器9和框架10之间。仿生吸热板8是带有选择性吸热涂层的金属薄板,表面经过特殊处理,在吸收热量后迅速将仿生工质储能器9内的工质加热。储能器内工质升温后的能量被传递到储热水箱中加以存储和利用,从而达到更好的加热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仿生平板太阳集热器,包括框架、设置在框架上的透光盖板、设置在该透光板下的仿生吸热体、设置在框架与仿生吸热体之间的保温层,以及设置在吸热板后工质储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板呈无数个凸起鳞状体,所述的工质储能器为带有沟槽状的平板,所述盖板为双层透明材料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生平板太阳集热器,包括框架、设置在框架上的透光盖板、设置在该透光板下的仿生吸热体、设置在框架与仿生吸热体之间的保温层,以及设置在吸热板后工质储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板呈无数个凸起鳞状体,所述的工质储能器为带有沟槽状的平板,所述盖板为双层透明材料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舜琪
申请(专利权)人:杨舜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