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厦门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西氏鲍与皱纹盘鲍种间杂交制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20886 阅读:2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西氏鲍与皱纹盘鲍种间杂交制种方法,涉及一种贝类的培育方法。提供一种受精率和孵化率较高的西氏鲍与皱纹盘鲍种间杂交制种方法。在自然海水温度为22~26℃时,取西氏鲍为种鲍,取皱纹盘鲍为种鲍;将种鲍按照雌雄分别放置在不同的亲鲍培育池中培育;将性腺发育成熟的个体采用阴干结合紫外线照射海水刺激方法进行催产,直至雌雄种鲍产卵和排精为止。分别取西氏鲍的精子和皱纹盘鲍的卵子,将二者混合,调节受精卵海水pH值,待受精卵分裂至二细胞期后开始洗卵;西氏鲍♀×皱纹盘鲍♂杂交种受精卵的获得:分别取皱纹盘鲍的精子和西氏鲍的卵子混合,调pH值,待受精卵分裂至二细胞期后洗卵;按照常规的孵化及后期培育方法即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贝类的培育方法,尤其是涉及。
技术介绍
利用遗传改良技术,为贝类养殖业培育优良品种,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 景。杂交育种技术属于遗传改良技术,杂交一般是指品种或品系以上的两个不同类型的亲本 之间的交配,分类地位在种以上的两个亲本之间的交配称为种间杂交。通过杂交育种所培育 的杂交种个体在生长势、存活率和抗病性上将具有较高的杂种优势,能迅速和显著地提高杂 交种的产量和成活率。鲍是海洋贝类的一种,被誉为海产八珍之首,素有"软黄金"之称,具有极高的经济价 值。皱纹盘鲍(//a//oto tfocM to朋"/)属冷水种,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一 带,系我国北方沿海地区主要养殖鲍种,由于其经济价值较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皱纹盘 鲍被南移至福建沿海进行工厂化养殖,并同时开展人工育苗工作。但由于皱纹盘鲍耐高温能 力较差,无法适应南方夏季的高温气候,往往出现大量死亡现象,养殖效果不佳。因此科研 人员一直在寻求解决此问题的方法。西氏鲍(/fo"oto w'e6oW!')是分布在日本和韩国沿岸的 重要的大型经济鲍种,该种具有个体大、适温范围广和抗病力强等特点,但该种在我国海区 无自然分布。厦门大学海洋系于2003年从日本引进了西氏鲍,并开展了西氏鲍与皱纹盘鲍杂 交育种工作。研究结果表明,二者在性状方面具有一定的互补性,通过杂交途径,可以集两 种鲍的优良性状于一体,培育出适温范围广、生长迅速的杂交鲍种,杂交后代可供选择的幅 度广泛,容易获得优良的新品种。据《福建农业学报》(2006年第3期)报道,在现有的杂 交技术条件下皱纹盘鲍?X西氏鲍^和西氏鲍?X皱纹盘鲍(?的受精率分别为14.5%和 13.8%,远远低于西氏鲍和鮍纹盘鲍自交的受精率(80.5%和75.3%)。《齐鲁渔业》(2006年 第9期)报道了皱纹盘鲍9X西氏鲍3的受精率仅为15%,孵化率仅为12%,远低于皱纹盘 鲍自交的受精率75%,孵化率63%。目前西氏鲍和皱纹盘鲍杂交技术存在以下不足1、杂 交用的西氏鲍和皱纹盘鲍的种鲍多数未经过挑选,对杂交用亲本的综合性状情况不了解;2、 种鲍的促熟阶段采用的饵料较为单一,往往只是投喂新鲜的江篱,或者只是简单的搭配一些 海带或紫菜,种鲍性腺发育较为缓慢,不同种的种鲍性腺发育同步件差;3、传统的杂交技术只是简单地把不同种的精子和卵子混合,没有考虑到杂交时受精条件的影响,因此受精率和 孵化率往往较低,无法大规模培育杂交苗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杂交技术所存在的受精率和孵化率较低等问题,提供一种 受精率和孵化率较高的西氏鲍与皱纹盘鲍种间杂交制种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优化杂交受精条件,使受精卵在合适的受精环境中进行胚胎发育,杂交受精 率和孵化率均有显著提高,能满足大规模培育杂交苗种的需要。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步骤如下1) 种鲍的选择在自然海水温度为22 26'C时,取西氏鲍作为种鲍,同时取级纹盘鲍 作为种鲍;2) 种鲍的同步促熟将种鲍按照雌雄分别放置在不同的亲鲍培育池中进行培育;3) 人工催产将性腺发育成熟的个体采用阴干结合紫外线照射海水刺激方法进行催产, 直至雌雄种鲍产卵和排精为止;4) 皱纹盘鲍?X西氏鲍d杂交种受精卵的获得分别取西氏鲍的精子和皱纹盘鲍的卵子, 将二者混合,调节受精卵海水pH值,待受精卵分裂至二细胞期后开始洗卵;西氏鲍?X皱纹盘鲍^杂交种受精卵的获得分别取皱纹盘鲍的精子和西氏鲍的卵子,将 二者混合,调节受精卵海水pH值,待受精卵分裂至二细胞期后开始洗卵;5) 按照常规的孵化及后期培育方法即可获得西氏鲍与皱纹盘鲍杂交种苗。在步骤l)中,所述的种鲍的选择,取壳长范围在7 15cm,个体活力良好、肌肉无损伤 的西氏鲍作为种鲍,同时取壳长范围在7 13cm,个体活力良好、肌肉无损伤的皱纹盘鲍作 为种鲍。在步骤2)中,在种鲍的同步促熟时所述的培育是进行亲鲍投喂,按质量比,亲鲍投喂 的饵料其组成为海带60 85、江篱40 70、石莼25 50、紫菜20 40和螺旋藻1 10。在 种鲍的同步促熟时,将种鲍按照雌雄分别放置在不同的亲鲍培育池中进行饲育,每个亲鲍培 育池内亲鲍的性别特征必须单一,不能雌雄混合放养在同一个亲鲍培育池内。培育密度为15 45个/m3。在步骤3)中,所述的催产所用的海水水温为16 23°C,催产的方法可采用在16 26°C 条件下,阴干60 120 min,然后将西氏鲍和皱纹盘鲍的雌雄种鲍分别置于不同的容器内, 雌雄个体严格区分,不同种的种鲍的容器相隔10m以上,防止不同种的精子混合。注入照射 强度为500 1200 mWh/L紫外线处理海水,每隔40 60min更换一次紫外线处理海水,直至雌雄种鲍产卵和排精为止。在步骤4)中,所述的西氏鲍的精子浓度为5.0Xl(^ 8.0Xl(^个'mr1,所述的铍纹盘鲍 的精子浓度为4.0Xl(^ 3.0X10 个'mr1。所述的受精卵海水pH值调整为pH7.8 8.3。所述的受精卵分裂至二细胞期是指30% 50%的受精卵分裂至二细胞期。 本专利技术的突出优点是1. 采用多种天然饵料和人工饲料搭配饲养种鲍,促进两个不同种的种鲍性腺同歩成熟。2. 采用本专利技术在进行种间杂交时,由于优化了受精条件,使受精卵在合适的受精环境中 进行胚胎发育,因此杂交受精率和孵化率与现有杂交技术条件下相比提高260%和480%以 上。试验结果见表1。表l西氏鲍与皱纹盘鲍杂交及自繁组合的受精率与孵化率HdhXHdhHdhXHsHsXHdhHsXHs批 受精率孵化率受精率孵化率受精率孵化率受精率孵化率次(%)(%)(%)(%)(%)(%)(%)(%)193.8395.0759.8778.463.0779.9391.8395.1±1.75±1.76±2.93±4.75±3.25±1.25±1.42±2.26295.494.454.482.4781.184.8794.7395.03±1.67±1.3±3.3±1.35±2.11±1.56±1.4±1.1696.396.360.2380.283.5385.492.1393.63±0.8±0.8±2,42±2.69±2.62土2.36±1.05±2.66注HdhXHdh:皱纹盘鲍自交; HdhXHs:皱纹盘鲍卵子与西氏鲍精子杂交; HsXHdh:西氏鲍卵子与鮍纹盘鲍精子杂交; HsXHs:西氏鲍自交。3. 在苗种的养成阶段,采用本专利技术获得的杂交种在生长速度和成活率上均显著优于自交种。4. 本专利技术操作简单,对操作者的经验要求不高,便于掌握。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在自然海水水温为25'C时,取个体活力良好、肌肉无损伤的西氏鲍和皱纹盘鲍做为种鲍, 西氏鲍平均壳长8.66cm,鮍纹盘鲍平均壳长8. 21cm;将种鲍按照雌雄分别放置在不同的亲鲍 培育池中进行饲育,每个亲鲍培育池内亲鲍的性别特征必须单一,不能雌雄混合放养在同一 个亲鲍培育池内。培育密度为20个/m3,亲鲍投喂的饵料其组成及其按质量比的含量为海带 65、江篱40、石莼25、紫菜26和螺旋藻2;待种鲍性腺发育成熟后,将性腺发育成熟的个 体阴干70min,随后注入照射强度为1000mWh/L紫外线处理海水,海水水温22°C,每隔50min 更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西氏鲍与皱纹盘鲍种间杂交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步骤如下:1)种鲍的选择:在自然海水温度为16~26℃时,取西氏鲍作为种鲍,同时取皱纹盘鲍作为种鲍;2)种鲍的同步促熟:将种鲍按照雌雄分别放置在不同的亲鲍培育池中进行培育;3)人工催产:将性腺发育成熟的个体采用阴干结合紫外线照射海水刺激方法进行催产,直至雌雄种鲍产卵和排精为止;4)皱纹盘鲍♀×西氏鲍♂杂交种受精卵的获得:分别取西氏鲍的精子和皱纹盘鲍的卵子,将二者混合,调节受精卵海水pH值,待受精卵分裂至二细胞期后开始洗卵;西氏鲍♀×皱纹盘鲍♂杂交种受精卵的获得:分别取皱纹盘鲍的精子和西氏鲍的卵子,将二者混合,调节受精卵海水pH值,待受精卵分裂至二细胞期后开始洗卵;5)按照常规的孵化及后期培育方法即可获得西氏鲍与皱纹盘鲍杂交种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轩柯才焕游伟伟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