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沙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07097 阅读:2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沉沙槽,该沉沙槽包括槽体、入口和出口,所述槽体包括侧壁和底部,所述出口设置在所述侧壁上,其中,所述底部具有至少一个凸起部分和/或至少一个凹陷部分。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沉沙槽除沙时可以通过流体的连续流入和流出而连续地对大量的浆液进行除沙处理,而且所述沉沙槽结构简单,不需要用复杂的设备提供高压力浆液和离心力。此外,开放的工作环境便于监控除沙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沉沙槽
技术介绍
从固体材料特别是用于食品行业的天然食物固体颗粒中去除沙粒,从而保证固体颗粒的纯净是非常重要的。现有技术中,为实现除沙目的,大多使用旋流除沙机进行除沙,具体地,将固体颗粒与沙粒混合的浆液通过离心沉降的作用,使浆液中较大密度的沙粒被甩向池壁,并从底部排沙口排除,密度较轻的固体颗粒则留在水中,从而实现固体颗粒与沙粒的分离。在旋流除沙中,虽然可以去除大部分沙粒,但需要通过离心力将密度较大的沙粒甩向池壁,强行将固体颗粒与沙粒分层,因此,需要使用涡流式沉沙池、产生离心力的电机和变速箱等多个复杂部件,使得旋流除沙机的结构复杂。为保证除沙过程的离心力并使浆液在一定压力下流入除沙机,旋流除沙机通常在封闭条件下工作,从而不能进行连续的除沙工作,也不能实时监控除沙情况,而且旋流除沙机复杂的结构大大限制了每次工作能够处理的浆液的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旋流除沙机存在的结构复杂、工作环境封闭、不能连续进行除沙处理等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以在敞开环境下连续作业的沉沙槽。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沉沙槽,该沉沙槽包括槽体、入口和出口,所述槽体包括侧壁和底部,所述出口设置在所述侧壁上,其中,所述底部具有至少一个凸起部分和/或至少一个凹陷部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沉砂槽能够利用重力分层除沙,所述凸起部分和/或凹陷部分能够防止沉积的沙粒受到流体的影响而自由移动,从而将沙粒固定在沉沙槽的底部,实现从固体颗粒中除去沙粒的效果。使用所述沉沙槽除沙时可以通过流体的连续流入和流出而连续地对大量的浆液进行除沙处理,而且所述沉沙槽结构简单,不需要用复杂的设备提供高压力浆液和离心力。此外,开放的工作环境便于监控除沙情况。附图说明图1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的沉沙槽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截面示意图;图2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的沉沙槽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截面示意图;图3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的沉沙槽的喷射管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沉沙槽的截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沉沙槽10包括槽体11、入口12和出口13,槽体11包括侧壁14和底部15,所述出口13设置在侧-->壁14上,其中,底部15具有至少一个凸起部分16和/或至少一个凹陷部分1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沉沙槽可以用于分离各种需要将其中一种固体颗粒分离出来的体系,只要其中一种固体颗粒的密度大于其它固体颗粒的密度且不溶于溶剂即可。当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沉沙槽用于分离其中一种固体颗粒的密度小于另一种固体颗粒的密度,两种固体颗粒均不溶于或微溶于溶剂中,且两种固体颗粒的密度均大于溶剂的密度时,尤其能体现出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其中,所述一种固体颗粒的密度不超过所述另一种固体颗粒密度的60%,优选可以为10%-50%。此处所述的一种固体颗粒是指粒径为2.0mm以下的各种形状的固体颗粒。所述溶剂可以是各种至少对其中一种固体颗粒不溶解或微溶解且密度小于该不溶解或微溶解的固体颗粒的有机或无机溶剂,对所述溶剂的用量没有特别限定,只要与固体颗粒混合后能够形成具有流动性的流体即可。例如,可以使固体颗粒的混合物随溶剂流动,从而形成具有流动性的流体。但这种方式不利于控制固体颗粒的混合物与溶剂的比例,使形成的流体流动性不一致。优选地,可以使固体颗粒的混合物与溶剂首先混合形成均匀的浆液20(例如通过搅拌),然后使浆液20流动并分离固体颗粒。其中,对溶剂的用量和搅拌时间没有特别限定,只要能得到流动性较好、粘稠度适中的浆液20即可。例如溶剂的用量可以为两种固体颗粒总重量的20-100倍,搅拌时间0.5-2h。所述一种固体颗粒可以是红薯粉颗粒、玉米颗粒和木薯粉颗粒中的一种或几种,另一种固体颗粒可以是沙粒,所述溶剂优选为水。下面以除去木薯粉颗粒中的沙粒为例根据图1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沉沙槽10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在沉沙槽10中,混合了木薯粉颗粒、沙粒和水的浆液20(或木薯颗粒和沙粒的混合物随水流动形成的流体)在流动过程中,由于沙粒的密度相对于木薯粉颗粒和水的密度较大而首先沉淀,在沉沙槽10的底部15上形成沙粒层22,而木薯粉颗粒的密度较轻而悬浮在水中并随水流动。通过使携带有木薯粉颗粒的水从出口13流出使得木薯颗粒与沙粒分离,实现除沙。其中所述槽体11可以是各种形状和结构,只要具有一定的容积且底部具有至少一个凸起部分16和/或至少一个凹陷部分17即可。例如,所述槽体11的外围截面(即平行于底部的截面)形状可以是矩形、圆形或椭圆形。所述沉沙槽各个外围截面的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优选各个外围截面的大小相同或者沿朝向底部的方向,所述外围截面的大小逐渐减小,形成沿垂直于底部方向的截面(即图1中截面)的形状为敞口梯形的形状。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沉沙槽,入口12可以设置在任意能够使浆液20(或木薯颗粒和沙粒的混合物随水流动形成的流体)流入槽体11的位置,所述入口12可以是位于槽体11的侧壁14上的开口(如图1所示),也可以是放置在槽体11的侧壁14上或深入槽体内部的管道。为了不对沉积的沙粒层22造成干扰,进一步提高沉沙效果,优选所述入口12设置在槽体11的中上部或上方,进一步优选所述入口12的最上端与底部15之间的距离(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与底部15之间的距离”均指与底部15的最下端之间的垂直距离)为槽体11该侧壁(设置有入口12的侧壁)的垂直高度的80-100%。进一步优选地,为了便于浆液20的流动,也为了有效提高除沙槽的沉沙效果,所述入口12和出口13分别设置在两个相对的侧壁14上,特别是当所述沉沙槽的截面(图1所示的截面)为矩形或梯形时,进一步优选所述入口12和出口13分别设置在距离较远的两个相对的侧壁14上,这样,在其它条件如-->沉沙槽的大小相同、浆液20流速相同的情况下可以获得较长的沉沙分离时间,从而有效提高除沙效果。所述入口12和出口13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所述出口13可以设置在任意能够使浆液20流出槽体11的位置,优选如上所述,所述出口13设置在与入口12所在侧壁相对的侧壁上。为了有效使沉积的沙粒层22留在槽体11内,进一步提高沉沙效果,优选所述出口13设置在槽体11的中上部或上方,进一步优选所述出口13的最下端与底部15之间的距离为槽体11该侧壁(设置有出口13的侧壁)的垂直高度的50-95%。进一步优选情况下,所述出口13的最上端与底部15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入口12的最下端与底部15之间的距离,这样出口13形成类似于溢流堰的形式。优选地,出口13可以包括挡板,并通过挡板调节出口13的位置和大小。具体地,通过用挡板遮盖出口13的下部,可以调节出口13的最下端与底部15之间的距离,还可以调节出口13的大小。显然,也可以在出口13所在的侧壁11上形成从侧壁11的顶部向下贯穿到侧壁11的底部的开口,使用多个挡板遮蔽该开口的一部分可以形成出口13,通过调节多个挡板的位置,可以自由调节出口13的位置和大小。出口13与底部15之间的距离可调节,一方面,在沙粒较多而在出口13所在的侧壁堆积时,调高出口13的位置能够防止沙粒溢出;另一方面,当固体颗粒也因自身密度大而发生沉淀时,根据浆液20的流速不同,固体颗粒随水流动到出口13所在的侧壁时,固体颗粒在槽体11中的高度不同,由于沉沙槽10只能允许出口13的最下端所在的高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沉沙槽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沉沙槽,该沉沙槽包括槽体、入口和出口,所述槽体包括侧壁和底部,所述出口设置在所述侧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具有至少一个凸起部分和/或至少一个凹陷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沙槽,该沉沙槽包括槽体、入口和出口,所述槽体包括侧壁和底部,所述出口设置在所述侧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具有至少一个凸起部分和/或至少一个凹陷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沙槽,其中,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设置在相对的两个所述侧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沉沙槽,其中,所述底部具有多个凸起部分和/或多个凹陷部分,且该多个凸起部分和/或多个凹陷部分沿从所述入口到所述出口的方向排列。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沉沙槽,其中,所述凹陷部分和/或凸起部分的纵向截面为三角形或梯形,所述纵向截面平行于从所述入口到所述出口的方向并垂直于水平面。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沉沙槽,其中,该沉沙槽还包括挡板,通过该挡板能够调节所述出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国君郝小明于天杨武国庆
申请(专利权)人: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广西中粮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