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雨水沉沙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976167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3 04: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雨水收集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式雨水沉沙池装置,包括消能单元和沉沙单元,消能单元包括消能井,消能井的一侧设有进水管;沉沙单元包括沉沙池和设于沉沙池内的集泥槽,消能井的井底低于沉沙池的池底;消能井与沉沙池之间设有隔墙,且通过设于隔墙上的过流口连通;沉沙池远离消能井的一端连接有出水管,隔墙与集泥槽之间沉沙池的池底由隔墙向下倾斜至集泥槽;集泥槽的底部设有向外排出泥砂的排泥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体式雨水沉沙池装置提高了沉淀效率,同时避免了消能井与沉沙池之间的过流口的堵塞,沉淀的泥沙直接由集泥槽排出省去了清淤的过程,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雨水收集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式雨水沉沙池装置
技术介绍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如何充分有效利用雨水资源成为我国水资源发展的热门课题之一。高速的城市化和不得当的城市格局建设理念使得不透水下垫面(与大气下层直接接触的地球表面)数量及比例迅速增加、城市热岛效应明显等,改变了城市雨水环境和运行规律,造成一方面地表径流量增加、径流系数增大,另一方面雨水汇流时间缩短,峰值流量增大,内涝灾害频现。作为资源性缺水国家,面临严重水资源断缺和城市洪涝灾害不断增加的困境,充分有效利用雨水资源成为缓解城市缺水和改善环境的有效途径之一。由于下垫面质地不同,降雨特性等差异,在雨水收集利用过程中,雨水在流动、迁移过程常常挟带可沉悬浮固体颗粒,雨水若不进行过滤、沉淀,会影响下一级回用设备的运行和使用。因此,为了合理有效利用雨水,需要对雨水中的杂质颗粒进行过滤和沉淀。目前处理雨水的设备多存在容易堵塞、清淤不便的问题,不能得到较好的沉沙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技术中雨水处理设备沉沙效果差且容易堵塞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一体式雨水沉沙池装置,包括消能单元和沉沙单元,所述消能单元包括消能井,所述消能井的一侧设有进水管;所述沉沙单元包括沉沙池和设于所述沉沙池内r>的集泥槽,所述消能井的井底低于所述沉沙池的池底;所述消能井与所述沉沙池之间设有隔墙,且通过设于所述隔墙上的过流口连通;所述沉沙池远离所述消能井的一端连接有出水管,所述隔墙与所述集泥槽之间沉沙池的池底由所述隔墙向下倾斜至所述集泥槽;所述集泥槽的底部设有向外排出泥砂的排泥管。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消能井的内壁上低于所述进水管的位置设有交错布置的消能板。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消能板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消能井的内壁上。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消能板向上倾斜,且与所述消能井的井壁之间形成的夹角为30°~60°。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过流口的宽度与消能井和沉沙池连接处的井壁的宽度相同。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沉沙池远离所述消能井一端的池壁上连接有三个出水管,所述池壁的下部连接有用于雨水沉淀后自排出的自流出水管;所述池壁的中部连接有主出水管,所述沉沙池内的雨水通过水泵提升至主出水管排出;所述池壁的上部还连接有用于在所述沉沙池内雨水达到设定高度时溢流的溢流出水管。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沉沙池远离所述消能井的一端设有下凹的泵池,用于放置所述水泵。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隔墙与集泥槽之间所述沉沙池的池底的坡度不小于10%。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集泥槽的纵截面为上大下小的倒梯形,所述集泥槽的底面为平面,所述集泥槽两侧的斜面与底部的夹角为120~135°。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沉沙池远离所述消能井的一端与所述集泥槽之间的沉沙池池底由所述沉沙池的池壁向下倾斜至所述集泥槽,且池底的坡度不小于10%。(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一体式雨水沉沙池装置通过设置井底低于沉沙池池底的消能井初期进入消能井的雨水在井底形成的水垫层减小了流水势能,减小了流速,对雨水进行初期沉淀,有效提高了沉淀效率。同时避免了消能井与沉沙池之间的过流口的堵塞,沉淀的泥沙直接由集泥槽排出省去了清淤的过程,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且该装置结构简单,管护方便,经济实用,适合于雨水收集利用或雨水排出等领域。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雨水沉沙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雨水沉沙池装置的俯视图。图中:1:消能井;101:进水管;2:沉沙池;3:消能板;4:过流口;5:集泥槽;6:泵池;7:水泵;8:主出水管;9:自流出水管;10:溢流出水管;11:排泥管;12:排泥井。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一体式雨水沉沙池装置,包括消能单元和沉沙单元,消能单元包括消能井1,消能井1的一侧设有进水管101;沉沙单元包括沉沙池2和设于沉沙池2内的集泥槽5,消能井1的井底低于沉沙池2的池底,优选为消能井1井底较沉沙池2的池底低1~1.5m;消能井1与沉沙池2之间设有隔墙,且通过设于隔墙上的过流口4连通;沉沙池2远离消能井1的一端连接有出水管,隔墙与集泥槽5之间沉沙池2的池底由隔墙向下倾斜至集泥槽5;集泥槽5的底部设有向外排出泥砂的排泥管11。使用时,雨水由进水管101进入消能井1中,雨水在消能井1中积累到一定深度后,在消能井1底部形成水垫层,利用水垫层可减少水流势能,减小流速,同时也减小下泄水流对消能井底的冲刷,对雨水中的大颗粒泥沙进行初沉,有效提高沉淀效率,消能井1中雨水达到过流口的高度时,由过流口中流入沉沙池2,雨水流经集泥槽5时,水流流速减小,水流携沙能力降低,可以实现水沙分离,泥沙直接由池底的倾斜面在自重的作用下滑入集泥槽5,集泥槽5收集的泥沙通过排泥管11排出装置外。优选地,排泥管11的末端连接有排泥井12,便于对排出的泥沙进行集中处理。经沉沙池5沉淀后的雨水由出水管流出,便于下一步对雨水进行处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一体式雨水沉沙池装置通过设置井底低于沉沙池2池底的消能井1初期进入消能井的雨水在井底形成的水垫层减小了流水势能,减小了流速,对雨水进行初期沉淀,有效提高了沉淀效率。同时避免了消能井1与沉沙池2之间的过流口4的堵塞,沉淀的泥沙直接由集泥槽5排出省去了清淤的过程,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且该装置结构简单,管护方便,经济实用,适合于雨水收集利用或雨水排出等领域。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消能井1的内壁上低于进水管101的位置设有交错布置的消能板3。当雨水由进水管101进入到消能井1后首先落到消能板3上,实现了雨水的减速,与井底产生的水垫层一起提高了消能井1对于雨水的消能效率,使得雨水在进入沉沙池时的速度足够小,便于实现水沙分离。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消能板3可拆卸的连接于消能井1的内壁上。消能板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一体式雨水沉沙池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体式雨水沉沙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消能单元和沉沙单元,所述消能单元包括消能井,所述消能井的一侧设有进水管;所述沉沙单元包括沉沙池和设于所述沉沙池内的集泥槽,所述消能井的井底低于所述沉沙池的池底;所述消能井与所述沉沙池之间设有隔墙,且通过设于所述隔墙上的过流口连通;所述沉沙池远离所述消能井的一端连接有出水管,所述隔墙与所述集泥槽之间沉沙池的池底由所述隔墙向下倾斜至所述集泥槽;所述集泥槽的底部设有向外排出泥砂的排泥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式雨水沉沙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消能单元和沉
沙单元,所述消能单元包括消能井,所述消能井的一侧设有进水管;
所述沉沙单元包括沉沙池和设于所述沉沙池内的集泥槽,所述消能井
的井底低于所述沉沙池的池底;所述消能井与所述沉沙池之间设有隔
墙,且通过设于所述隔墙上的过流口连通;所述沉沙池远离所述消能
井的一端连接有出水管,所述隔墙与所述集泥槽之间沉沙池的池底由
所述隔墙向下倾斜至所述集泥槽;所述集泥槽的底部设有向外排出泥
砂的排泥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雨水沉沙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消能井的内壁上低于所述进水管的位置设有交错布置的消能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雨水沉沙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消能板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消能井的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雨水沉沙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消能板向上倾斜,且与所述消能井的井壁之间形成的夹角为
30°~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雨水沉沙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流口的宽度与消能井和沉沙池连接处的井壁的宽度相同。
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刚张小侠史陇俊王勇喻定芳张君玉罗腾马骏隋旭红李文娟吴润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良乡蓝鑫水利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