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于生物生长的挡墙砌块及用该砌块筑造的挡墙。所述挡墙砌块由植物生长槽和连接于所述植物生长槽上的槽体固定座组成;所述植物生长槽由侧壁和底板组成,并具有一向上的开口;所述槽体固定座的顶部具有至少一个贯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挡墙砌块的植物生长槽内部可填充土壤,土壤通过砌块的开口外露,利于动植物生长生存,且尽可能地保持原有的环境不被墙体隔离破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挡墙砌块之间通过在槽体固定座上的贯通孔内埋设钢筋后灌注混凝土,使得构筑的挡墙牢固性和整体性都更好。(*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用砌块,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构筑河道护坡、绿化挡墙 的挡墙砌块;还涉及一种利于生物生长的挡墙。
技术介绍
在湖泊河道的防波堤、道路两侧的斜坡、公园山丘边缘的斜坡等场所,需要砌筑一 面挡墙(护坡),以防止滑坡或水土流失,同时也能改善其美观性。通常该挡墙是用石块或 实心的人工砖块砌筑而成,因此不可避免有一些缺点。如挡墙上植物不易成活生长难度 大,墙面绿化覆盖率低,而且阻碍了水体的流通,对于河道防波堤,挡墙阻碍了水土接触,使 河道净化水体的能力大大降低,且破坏了水生动物的生长栖息环境;此外对于落水者,挡墙 不易攀爬,也是自救的一道巨大障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利于动植物生长、利于水体 流动并尽可能保持原有环境的挡墙砌块以及由此砌块筑造的挡墙。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挡墙砌块由植物生长槽和连接于所述植物生长槽上的槽体固定座组成;所述植物生长槽由侧壁和底板组成,并具有一向上的开口 ;所述槽体固定座的顶部具有至少一个贯通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侧壁由至少一个面构成。 进一步,所述每个面的形状为平面、或斜面、或弧面、或台阶面。 进一步,所述槽体固定座上设有至少一个连通孔,与所述植物生长槽内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槽体固定座的顶部具有一溢流槽,所述的至少一个贯通孔设置于所述溢流槽之上。 进一步,所述槽体固定座的底部伸出拉筋。 进一步,在所述槽体固定座内部设有钢筋,所述钢筋的一端固定有拉筋,所述拉筋从所述槽体固定座的底部伸出。 进一步,所述槽体固定座的顶部和底部的两端均设有当两砌块叠置时使两者左 右位置相对固定的咬合装置。 进一步,所述咬合装置包括凹口和凸榫所述凹口设置于所述砌块顶部的一端和 底部的一端;所述凸榫设置于所述砌块顶部的另一端和底部的另一端;所述凹口的大小和 凸榫的大小相适配。 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利用所述挡墙砌块构 筑的挡墙,所述水平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挡墙砌块通过咬合装置互相咬合固定,所述竖直方 向上相邻的两个挡墙砌块通过贯通孔内的钢筋错开咬合固定,即竖直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挡 墙砌块的连通孔不在一条直线上。3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植物生长槽内部填充土壤,且土壤通过砌块的开口 外露,利于植物生长,可直接在生态墙上植草或栽植小灌木,迅速形成绿化挡墙。2)槽体固 定座上设有通孔,墙体两侧的水体能充分流通,且砌块内不会积聚过多的积水,土壤环境湿 度适合植物生长,植物成活率高。3)在用于河道两侧的护坡时,水土直接接触,增加河道净 化水体能力。4)还能为水中动物提供营造洞穴的条件,改善水中动物的生存环境。5)植物 生长槽的侧壁可以设计成各种形状,外型美观。6)对于不慎落水者,生态墙易于攀爬,有利 于自救。7)砌块之间通过在槽体固定座上的贯通孔内埋设钢筋后灌注混凝土,使得构筑的 挡墙牢固性和整体性都更好。8)砌块构筑形成直墙式挡墙,占地面积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挡墙砌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2沿A-A方向上的剖视图; 图4为图3沿B-B方向上的剖视图; 图5为本技术挡墙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 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图1为本技术挡墙砌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2沿A-A 方向上的剖视图,图4为图3沿B-B方向上的剖视图。如图1、2、3及4所示,所述挡墙砌块 由植物生长槽11和连接于所述植物生长槽11上的槽体固定座12组成。所述植物生长槽 11由侧壁和底板组成,并具有一向上的开口,所述侧壁由三个与底板垂直的平面构成。 所述槽体固定座12的顶部具有一溢流槽123,用于排放多余的积水,加快积水的 排放速度。所述溢流槽123上设有两个贯通孔121,用于放置钢筋并灌注混凝土。所述槽 体固定座12的中部设有一个连通孔122,所述连通孔122与所述植物生长槽11内相连通。 所述连通孔122用于排放出植物生长槽11内多余的水分,使得植物生长槽11内不会积聚 过多的积水,土壤环境湿度适合植物生长。为使砌块两侧的水体能充分流通,也可在植物生 长槽11的侧壁上设置连通孔122。所述侧壁不设连通孔122,仅槽体固定座上设有连通孔 122,防止当水体渗流过快时,砌块内土体通过连通孔122流出。所述连通孔122的高度和 大小需要根据环境的水量、湿度以及不同植物的生长要求而定。 为保证砌块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砌块的标准化安装,在砌块的上下左右应分别设 置相互咬合的装置。为此,所述槽体固定座12的顶部和底部的两端均设有当两砌块叠置 时使两者左右位置相对固定的咬合装置。所述咬合装置包括凹口 126和凸榫127:所述凹 口 126设置于所述砌块顶部的一端和底部的一端;所述凸榫127设置于所述砌块顶部的另 一端和底部的另一端;所述凹口 126的大小和凸榫127的大小相适配。 在所述槽体固定座12内部且两个贯通孔121之间设有钢筋(图未示),所述钢筋 的一端固定有拉筋124,所述拉筋124从所述槽体固定座12的底部伸出。可以理解,所述钢 筋的设置位置并不局限于此,还可以设置在所述槽体固定座12内部的其他位置,或者不设置钢筋,直接从所述槽体固定座12的底部伸出拉筋124即可。为增加强度,可适当增加拉 筋124的数量。 图5为本技术挡墙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根据挡墙(护坡)所使 用的环境和墙高,设计确定砌块的尺寸和强度。所述水平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挡墙砌块通过 咬合装置互相咬合固定,能防止砌块前后错位。所述竖直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挡墙砌块错开 咬合固定,即竖直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挡墙砌块的连通孔122不在一条直线上,但是在竖直 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挡墙砌块的贯通孔121要上下对齐,然后在贯通孔121内预埋钢筋后浇 注混凝土,使砌块成为一个整体,提高稳定性。 本技术挡墙适用于城市道路、公园、居住区的挡墙(护坡),公路、铁路挡墙 (护坡),河道的河堤挡墙(护坡),绿化围墙等领域。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实用 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 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挡墙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砌块由植物生长槽(11)和连接于所述植物生长槽(11)上的槽体固定座(12)组成;所述植物生长槽(11)由侧壁和底板组成,并具有一向上的开口;所述槽体固定座(12)的顶部具有至少一个贯通孔(121)。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挡墙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砌块由植物生长槽(11)和连接于所述植物生长槽(11)上的槽体固定座(12)组成;所述植物生长槽(11)由侧壁和底板组成,并具有一向上的开口;所述槽体固定座(12)的顶部具有至少一个贯通孔(12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墙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由至少一个面构成。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挡墙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面的形状为平面、或斜面、 或弧面、或台阶面。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挡墙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固定座(12)上设有至少一 个连通孔(122),与所述植物生长槽(11)内相连通。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挡墙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固定座(12)的顶部具有一 溢流槽(123),所述的至少一个贯通孔(121)设置于所述溢流槽(123)之上。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挡墙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固定座(12)的底部伸出拉 筋(124)。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挡墙砌块,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梅生,刘勃楠,田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亚盟达新型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柯梅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