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turbo译码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turbo译码将多个子码通过交织器进行并行级联(PCC)或串行级联(SCC),然后进行迭代译码,从而获得卓越的纠错性能。交织器是实现turbo编译码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将原始数据序列打乱,使交织后的数据序列的相关性减弱,从而大大降低数据突发错误的影响,进一步提高抗干扰性能。针对不同的通信讯标准,相关技术对其中交织器的实现方案都有具体阐述:基于IMT 2000 3GPP TS25.212标准提出了turbo交织方案;针对WCDMA系统提出了turbo交织/解交织方案;针对CDMA2000中LCS turbo交织提出了相应的方案,并设计成前向/反向移动。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turbo译码吞吐量较低,不能满足LTE(Long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高速率传输数据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turbo译码方法和装置,以解决现有的turbo译码吞吐量较低,不能满足LTE高速率传输数据的要求的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turbo译码方法, ...
【技术保护点】
一种turbo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根据交织参数f↓[1]、f↓[2]计算交织地址∏(i)=(f↓[1].i+f↓[2].i↑[2])mod K,并存储到RAM中,其中i取0,1,2,...,Δ-1,Δ=K/P,P为并行路数,K为待交织数据的长度;对读取的交织地址∏(i)进行解析得到对应的RAM编号和访问地址,并根据并行各路交织地址间的块偏移量add_delta和半码块偏移标识half_CB计算并行各路交织地址对应的RAM编号;根据并行各路交织地址对应的RAM编号对待交织数据进行重新排序,得到交织后的数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turbo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根据交织参数f1、f2计算交织地址∏(i)=(f1·i+f2·i2)mod K,并存储到RAM中,其中i取0,1,2,...,Δ-1,Δ=K/P,P为并行路数,K为待交织数据的长度;对读取的交织地址∏(i)进行解析得到对应的RAM编号和访问地址,并根据并行各路交织地址间的块偏移量add_delta和半码块偏移标识half_CB计算并行各路交织地址对应的RAM编号;根据并行各路交织地址对应的RAM编号对待交织数据进行重新排序,得到交织后的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urbo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根据K确定读地址;从所述读地址中读取参数f1、f2、add_delta和half_CB。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turbo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K确定读地址具体包括:若40≤K<512,读地址为(K-40)/8;若512≤K<1024,读地址为(K-512)/16+59;若1024≤K<2048,读地址为(K-1024)/32+91;若2048≤K≤6144,读地址为(K-2048)/64+123。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turbo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参数f1、f2、add_delta和half_CB分别存储在四个独立的存储器中,从所述读地址中读取参数f1、f2、add_delta和half_CB具体包括:从所述四个独立的存储器中并行地读取参数f1、f2、add_delta和half_CB。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turbo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独立的存储器是4个深度为188的ROM存储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urbo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交织参数f1、f2计算原始顺序地址i对应的交织地址∏(i)=(f1·i+f2·i2)mod K具体包括:递推地计算∏(i)=(∏(i-1)+(f1+f2)+(i-1)·2f2)mod K,其中∏(0)=0。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urbo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引弟,陈晓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