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维码生成方法、用户移动终端及移动通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5201235 阅读:2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二维码生成方法、用户移动终端及移动通信系统。一种二维码生成方法包括:用户移动终端获取具有预定格式的文本信息;对所述具有预定格式的文本信息进行编码,生成二维码图像信息;保存所生成的二维码图像信息。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用户可以使用移动终端自主生成二维码,从而扩大二维码在移动通信业务中的应用范围。此外,本申请技术方案应用于网络业务时,不需要在通信网络中传输作为图像格式的二维码信息,因此可以有效减少网络传输机制以及移动终端自身功能对于二维码应用的限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移动通信
,特别是涉及一种二维码生成方法、用户移动终端及移动通信系统
技术介绍
二维码(2-dimensional bar code)是一种利用分布在二维平面上的黑白相间的图形承载信息的编码方式。其在代码编制上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可以自动识读二维码,从而实现信息的自动处理。二维码具有条码技术的一些共性:每种码制有其特定的字符集、每个字符占有一定的宽度、具有一定的校验功能等。同时还具有对不同行的信息自动识别功能、及处理图形旋转变化等特点。二维码能够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位同时表达信息,因此能在很小的面积内表达大量的信息。二维码的一种示意图如图1所示。手机二维码目前已经应用于移动通信业务,一种典型的应用方式是将二维码印刷在报纸、杂志、广告、图书、个人名片等多种载体上,用户通过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即可快速便捷地进行浏览网页、资源下载等操作,避免在手机上输入URL的繁琐过程,实现一键上网。此外,还可以利用二维码实现短信自动输入、电子地图查询定位、手机阅读等多种功能,从而向用户提供多样化的移动通信增值业务。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用户的手机只能获取已经生成的二维码,并进一步通过解码得到相应的信息。也就是说,二维码对于手机用户来说,是一种相对被动的信息,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二维码在移动通信业务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二维码生成方法、用户移动终端及移动通信系统,以实现利用移动终端自主生成二维码,本申请技术方案如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二维码生成方法,包括:用户移动终端获取具有预定格式的文本信息;对所述具有预定格式的文本信息进行编码,生成二维码图像信息;保存所生成的二维码图像信息。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户移动终端,包括:文本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具有预定格式的文本信息;二维码编码单元,用于对所述具有预定格式的文本信息进行编码,生成二维码图像信息;存储单元,用于保存所生成的二维码图像信息。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包括网络侧设备和用户移动终端;所述网络侧设备,用于向所述用户移动终端发送具有预定格式的文本信息;-->所述用户移动终端,用于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文本信息,进一步根据所接收的文本信息生成具有预定格式的文本信息,对所述具有预定格式的文本信息进行编码,生成二维码图像信息,并对所生成的二维码图像信息进行保存。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用户可以使用移动终端自主生成二维码,从而扩大二维码在移动通信业务中的应用范围。此外,本申请技术方案应用于网络业务时,不需要在通信网络中传输作为图像格式的二维码信息,因此可以有效减少网络传输机制以及移动终端自身功能对于二维码应用的限制。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二维码的一种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方法流程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二的方法流程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用户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用户移动终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二维码生成方法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S101,用户移动终端获取具有预定格式的文本信息;S102,对所述具有预定格式的文本信息进行编码,生成二维码图像信息;S103,保存所生成的二维码图像信息。应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使得二维码对于用户移动终端而言,不再是一种仅能被动读取的信息。用户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使用移动终端可以自主生成二维码,从而可以显著地扩大二维码在移动通信业务中的应用范围。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应用本申请技术方案,用户可以将个人信息生成二维码并存储于移动终端中,当该用户需要向另一方提供个人信息时,只需用手机显示出所生成的二维码图像,对方使用特定的扫描设备即可获取该用户的个人信息,不仅方便快捷,而且具有保密性。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S201,用户按照预定格式向移动终端输入文本信息。本实施例以根据用户个人信息生成二维码为例进行说明。当用户启动移动终端上-->的二维码生成功能后,移动终端首先会要求用户按照预定格式输入个人信息。例如:姓名、联系电话、电子邮件等等。在具体实现方面,移动终端可以向用户提供一个如表1所示的表格,要求用户逐项填写对应的信息。  姓名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表1当然,表1仅作为示意性说明,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还可以添加多种类型的信息,并且可以提示用户哪些为必填项目,哪些为选填项目,每个项目的填写说明(例如字符数限制、电话、邮箱的填写格式)等等。类似地,移动终端还可以以菜单的形式向用户展示个人信息输入界面,或者以向导对话框的方式要求用户逐项填写个人信息,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S202,移动终端获取用户所输入的文本信息。用户输入完毕后,移动终端可以对用户输入的信息进行校验,例如:联系电话信息中是否含有非数字字符、电子邮箱格式是否正确等等。如果校验出现问题,则要求用户重新填写,如果校验无误,则继续执行后续的步骤。S203,对所获取的文本信息进行编码,生成二维码图像信息。移动终端将用户输入的文本信息编码为二维码图像信息,具体采用的二维码编码算法在本实施例中不需进行限定。S204,保存所生成的二维码图像信息。移动终端可以直接将所生成的二维码图像信息以二维点阵黑白图片格式进行保存,该图片中即含有用户的个人信息。用户可以将该图片做打印输出,例如印在个人名片上,也可以将该图片保存在移动终端中,当用户需要向另一方提供个人信息的时候,调用移动终端的图像浏览功能,将二维码图片显示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上,对方通过扫描设备对移动终端的屏幕进行扫描,即可方便地获取该用户的个人信息。例如,举办各种展会时,主办方可以使用二维码扫描设备对参观人员的手机屏幕进行扫描,从而实现快速搜集参观人员的信息,避免填写信息调查单所带来的种种麻烦。实施例二:本申请技术方案还可以应用于网络业务,本实施例将以网上订购二维码电影票为例,对本申请技术方案在网络业务的应用方法进行说明。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S301,移动终端向网络侧设备发送业务请求。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在网上订购电影票,移动终端向网络侧的服务器设备发送订票请求,在订票请求中,可以包括用户所选择的电影场次、座位号等信息。可以理解的是,用户也可以通过其他类型的终端(例如个人电脑)在网上进行订票的业务,则在发起业务请求的同时,应该将个人移动终端的标识一并提供给网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二维码生成方法、用户移动终端及移动通信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维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户移动终端获取具有预定格式的文本信息;对所述具有预定格式的文本信息进行编码,生成二维码图像信息;保存所生成的二维码图像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维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户移动终端获取具有预定格式的文本信息;对所述具有预定格式的文本信息进行编码,生成二维码图像信息;保存所生成的二维码图像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移动终端获取具有预定格式的文本信息,包括:用户移动终端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文本信息,进一步根据所接收的文本信息生成具有预定格式的文本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移动终端获取具有预定格式的文本信息,包括:用户移动终端获取用户按照预定格式输入的文本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码图像信息,由安装于所述用户移动终端中的用户识别模块生成。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用户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输出所生成的二维码图像信息。6.一种用户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文本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具有预定格式的文本信息;二维码编码单元,用于对所述具有预定格式的文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飞傅宇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虹集成电路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