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通信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用户终端(UE)高速移动时的下行波束赋形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下行波束赋形是一种智能天线技术,引入该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下行波束赋形使通过不同路径达到UE的多径信号同相相加,从而可以最大化UE侧所接收的下行信号的信噪比,提高UE对下行信号的检测性能。具体地,基站需要根据UE发送的上行信号,确定发送给UE的下行信号的波束赋形矢量,然后按照该波束赋形矢量对基站发送给UE的下行信号进行波束赋形。目前,基于特征向量的波束赋形(EBB,Eigenvector Based Beam forming)方法是性能较好的下行波束赋形方法。在现有技术中,EBB方法一般包括如下所述的步骤:步骤101,估计UE的上行信号的信道冲击响应(CIR,Channel ImpulseResponse)。步骤102,根据上述CIR的估计值确定下行波束赋形的权值矢量。具体地由上述CIR根据EBB算法确定权值矢量的方法可参阅现有技术中的相关文献,在此不再赘述。步骤103,将上述权值矢量中的各个元素对应设置为基站端各个天线的权值因子。步骤104,基站端的每一根天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户终端高速移动时的下行波束赋形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获取高速移动时的用户终端(UE)的上行信号的信道冲击响应(CIR)估计值;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CIR估计值和上行信号中各径的多普勒频偏,获得下行信号的CIR估计值;根据所述下行信号的CIR估计值确定下行波束赋形的权值矢量;将所述权值矢量中的各个元素对应设置为基站侧各个天线的权值因子;基站侧的每一根天线将各自的待发送信号与该天线对应的权值因子相乘,并发射相乘后的待发送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户终端高速移动时的下行波束赋形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获取高速移动时的用户终端(UE)的上行信号的信道冲击响应(CIR)估计值;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CIR估计值和上行信号中各径的多普勒频偏,获得下行信号的CIR估计值;根据所述下行信号的CIR估计值确定下行波束赋形的权值矢量;将所述权值矢量中的各个元素对应设置为基站侧各个天线的权值因子;基站侧的每一根天线将各自的待发送信号与该天线对应的权值因子相乘,并发射相乘后的待发送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信号的CIR估计值按照以下公式计算:h^DL=[h^UL,1e-j2πf1NTc,h^UL,2e-j2πf2NTc,...,h^UL,We-j2πfWNTc]T,]]>其中,为下行信号的CIR估计值,为上行信号的CIR估计值,为上行信号中第i条路径的多普勒频偏,W表示CIR窗长,N表示码片的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立梅,佟学俭,
申请(专利权)人: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