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粳稻弱势籽粒充实度和垩白性状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198160 阅读:3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粳稻弱势籽粒充实度和垩白性状调节剂,该调节剂含有赤霉素、萘乙酸、磷酸二氢钾、粉锈宁、溶剂和乳化剂。该组合物对不同粳稻品种均具有较显著的调节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粳稻植物生长改良剂,更具体地涉及粳稻弱势籽粒充实度和垩 白性状调节剂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全国有60%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提高产 量、改善品质是水稻生产永恒的主题。稳定单位面积上的适宜穗数、提高实粒数和粒重 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基本途径。影响实粒数的主要因素是空秕粒,重点是籽粒不饱满 的秕粒,就是灌浆不充分、粒重低的不完善籽粒(青米和死米),这些不完善籽粒所占比 例高不仅严重影响产量,而且外观品质特别是垩白品质很差,基本没有商品利用价值。 因此,减少不完善粒率(不完善籽粒所占比例)是提高单位水稻面积产量、改善稻米品质 的重要调控目标。遗传改良不完善粒率和垩白性状是重要技术途径,但不完善粒率和垩白的形成 受环境条件和植株自身生理活性影响很大,通过遗传育种途径改良不仅周期长、效果 差,而且难度很大。传统的栽培措施,如增施穗肥、节水灌溉等措施虽有一定的作用但 生产实践中的效果不明显。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具有与内源激素相似的生理活性或能影响内源 激素合成、运输、代谢或生理作用的化合物,因其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显著而 受到科研工作者的重视。围绕水稻籽粒充实度的化学调控,国内外开展了大量研究, 通过喷施生长素IAA(杨建昌,2002)、ABA(杨建昌,1995;王志琴等,2004;柏新 村等,1989;赵步洪,2004;刘奇华等,2006)、细胞分裂素(孙建峰,2007;彭建 伟,2003;蔡永萍,1996)、GA(殷国平,2008;王志琴等,2004;杨建昌,1995; 黄升谋等,2006)、乙烯(赵步洪,2006)、多胺(王志琴等,2007)、6BA(李国锋等, 2000)。但这些生长调节剂基本上是进行科研试验研究所用,同时由于主要是单一类 激素,加上各种研究手段的限制,研究结果差别很大,至今所取得研究进展不大,在 生产中基本没有推广应用。肖浪涛专利技术了一种专门针对早籼稻籽粒充实度生长调节剂 (CN101755839A)、垩白改良剂(CN100409746C),并建立了一种早籼稻的垩白改良栽培 技术(CN101743870A)。但目前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针对籼稻的籽粒充实度进行调节, 针对粳稻的弱势籽粒充实度、垩白性状和抗病性同时进行调控的植物生长物质调节剂组 合物尚未见报道。众所周知,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但调节剂的组合物种类 以及组分、浓度、剂量不同,加上喷施时期、部位不同,其作用效果差异悬殊甚至截然 相反。因此,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组合种类在生产中不易掌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使粳稻弱势籽粒充实度高、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低、见效快、成本低且安全、无污染的调节剂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粳稻弱势籽粒充实度和垩白性状调节剂组合物 的生产方法。一种粳稻弱势籽粒充实度和垩白性状调节剂,该调节剂含有赤霉素、萘乙酸、 磷酸二氢钾、粉锈宁、溶剂和乳化剂。所述的调节剂,其特征在于,其组分含量以重量计如下赤霉素0.2-1.0%萘乙酸0.3-1.2%磷酸二氢钾5.0-20.0%粉锈宁0.3-1.5%溶剂5.0-15.0%乳化剂0.01-0.5%。所述的调节剂,其组分含量以重量计如下赤霉素0.3%萘乙酸0.6%磷酸二氢钾 18.0%粉锈宁6.0%溶剂10.0%乳化剂0.3%。所述的调节剂,所述的溶剂是选自丙酮或乙醇或丙酮和乙醇的混合物。所述的调节剂,所述的溶剂是95%的乙醇。所述的调节剂,所述的乳化剂选自吐温20或吐温80或吐温20和吐温80的混合 物。所述的调节剂,所述的乳化剂是吐温80。—种粳稻弱势籽粒充实度和垩白性状调节剂的制备方法,以制备1升所述调节 剂为例,包括如下步骤首先,以重量计称取分析纯赤霉素3克加入95%的乙醇5毫升,搅拌充分溶解后 加入5毫升水,混合制成赤霉素溶液;其次,以重量计称取分析纯萘乙酸6克加入95%的乙醇5毫升,搅拌充分溶解后 加入5毫升水,混合制成萘乙酸溶液;再次,以重量计称取磷酸二氢钾180克,加水搅拌溶解制成磷酸二氢钾溶液;然后,称取15%的粉锈宁粉剂60克,加水搅拌溶解制成粉锈宁溶液;最后,将上述赤霉素溶液、萘乙酸溶液、磷酸二氢钾溶液、粉锈宁溶液充分混 合,得到混合液,然后加入3克的助剂吐温80,再充分搅拌混合均勻后蒸馏水定溶至一 升即得到一种粳稻弱势籽粒充实度和垩白性状调节剂组合物。所述的赤霉素是一种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纯品为白色结晶,工业品为白色粉 末。能溶于醇、酮、酯类等有机溶剂和pH值6.3的磷酸缓冲溶液,难溶于醚、氯仿、苯 和水。与钾、钠离子形成盐并溶于水。赤霉素固体比较稳定,在干燥、密闭条件下贮存 时间较久不会失效;水溶液不稳定,低温时短期贮存不致失效,温度较高时分解较快;酸性或弱酸性条件较稳定,碱性条件不稳定。赤霉素能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早成熟, 改进品质,提高产量;促进其生长、发芽、开花、结果。赤霉素不论是喷雾、涂抹、拌 种、蘸根,对不同作物都有增产作物,但要注意不同时期使用或不同使用方法,使它在 农业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优选地,赤霉素含量为99.9%。所述的萘乙酸是一种有机萘类,纯品为白色结晶,熔点130°C,易溶于丙酮,乙 醚,苯,乙醇和氯仿等有机溶剂,溶于热水,遇碱能成盐,盐类能溶于水。可经叶片、 茎吸收进入植株体内。主要功能是促进细胞分裂与扩大,增加分蘖,提高成穗率和千粒 重等。优选地,萘乙酸含量为99.9%。所述的磷酸二氢钾是无色四方晶体或白色结晶性粉末。熔点252.6°C。溶于水, 水溶液呈酸性,磷酸二氢钾溶液的pH值为4.6。不溶于醇。磷酸二氢钾具有显著 增产增收、改量优化品质、抗倒伏、抗病虫害、防治早衰等许多优良作用,并且具有克 服作物生长后期根系老化吸收能力下降而导致的营养不足的作用。优选地,磷酸二氢钾 (KH2P04以干基计)含量为98.0%。所述的粉锈宁是一种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还具有一定的熏蒸 作用。在低剂量下就能达到明显的药效,且持效期较长。优选地,粉锈宁为15%可湿性 粉剂。本专利技术的粳稻弱势籽粒充实度和垩白性状调节剂组合物使用对象为粳稻。使用 时期是粳稻孕穗期至灌浆初期,最佳喷施时期为扬花前3-5天,每亩用量为100毫升,兑 水30公斤,均勻喷施在水稻上部叶片。使用时最好选择在晴天喷施,喷施后4 6小时 药液就可被有效吸收,喷后4小时遇雨应重喷。本品允许有少量沉淀物,用时摇勻即可 使用,不影响其功效。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举例说明,但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以下实例。实施例1以重量计,称取分析纯赤霉素3克加入95%的乙醇5毫升,搅拌充分溶解后加 入5毫升水,混合制成赤霉素溶液;以重量计称取分析纯萘乙酸6克加入95%的乙醇5毫 升,搅拌充分溶解后加入5毫升水,混合制成萘乙酸溶液;以重量计称取磷酸二氢钾180 克,加水搅拌溶解制成磷酸二氢钾溶液;然后,称取15%的粉锈宁粉剂60克,加水搅拌 溶解制成粉锈宁溶液;最后,将上述赤霉素溶液、萘乙酸溶液、磷酸二氢钾溶液、粉锈 宁溶液充分混合,得到混合液,然后加入3克的乳化剂吐温80,再充分搅拌混合均勻后 蒸馏水定溶至一升即得到一种棕褐色的粳稻弱势籽粒充实度和垩白性状调节剂组合物。 每IT可分装成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粳稻弱势籽粒充实度和垩白性状调节剂,其特征在于,该调节剂含有赤霉素、萘乙酸、磷酸二氢钾、粉锈宁、溶剂和乳化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粳稻弱势籽粒充实度和垩白性状调节剂,其特征在于,该调节剂含有赤霉 素、萘乙酸、磷酸二氢钾、粉锈宁、溶剂和乳化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剂,其特征在于,其组分含量以重量计如下 赤霉素 0.2-1.0%萘乙酸 0.3-1.2% 磷酸二氢钾 5.0-20.0% 粉锈宁 0.3-1.5% 溶剂 5.0-15.0% 乳化剂 0.01-0.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剂,其特征在于,其组分含量以重量计如下 赤霉素 0.3%萘乙酸 0.6% 磷酸二氢钾 18.0% 粉锈宁 6.0% 溶剂 10.0% 乳化剂 0.3%。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调节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是选自丙酮或乙醇 或丙酮和乙醇的混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是95%的乙醇。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调节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乳化剂选自吐温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全志吕强杜彦修张静李俊周彭廷路桥连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