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源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光源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通过变压器设计,来增加光源数量 的光源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的光源装置通常具有单一个控制单元,并在单一个控制单元的情况下,用以 控制单一组发光单元,使发光单元产生光源,换言之,此种光源装置只能操作一组发光单兀。故为了使用上的需求,欲同时操作多组发光装置,一般做法是相对应地增加控制 单元的数量,让控制单元的数目与发光单元的组数相同,使一个控制单元能对应控制一组 发光单元。但如此一来,不仅大幅增加电路面积的使用,在体积增大的情况下,亦造成使用 者不便利,同时也会提高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在提供一种光源装置,可利用单 一个控制单元控制多组发光单元。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在于提供一种光源装置,可减少电路面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在于提供一种光源装置,可节省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源装置,包含单一控制单元、至少一变压器、两组 发光单元、至少四个整流二极管、以及至少两个电容。控制单元,用以依据至少一信号,产生 一控制电压。变压器,耦接控制单元,包含一第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源装置包含:单一控制单元,用以依据至少一信号,产生一控制电压;至少一变压器,耦接所述控制单元,包含:一第一线圈,设置于所述变压器的一次侧位置,用以耦接所述控制单元;以及一第二线圈,设置于所述变压器的二次侧位置;两组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分别为多个串联的发光二极管,耦接所述变压器,用以产生光线;至少四个整流二极管;以及至少两个电容;其中,所述第一线圈依据所述控制电压耦合所述第二线圈,以于所述第二线圈产生耦合电压;所述第二线圈的两端,分别耦接至两个整流二极管与一个电容,用以对所述耦合电压进行整流,使形成一直流信号,并分别由所述第二线圈的两端输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源装置包含 单一控制单元,用以依据至少一信号,产生一控制电压; 至少一变压器,耦接所述控制单元,包含一第一线圈,设置于所述变压器的一次侧位置,用以耦接所述控制单元;以及 一第二线圈,设置于所述变压器的二次侧位置;两组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分别为多个串联的发光二极管,耦接所述变压器,用以产 生光线;至少四个整流二极管;以及 至少两个电容;其中,所述第一线圈依据所述控制电压耦合所述第二线圈,以于所述第二线圈产生耦 合电压;所述第二线圈的两端,分别耦接至两个整流二极管与一个电容,用以对所述耦合电 压进行整流,使形成一直流信号,并分别由所述第二线圈的两端输出所述直流信号以驱动 所述发光二极管。2.一种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源装置包含 单一控制单元,用以依据至少一信号,产生一控制电压; L个变压器,耦接所述控制单元,所述变压器分别包含一第一线圈,设置于所述变压器的一次侧位置,用以耦接所述控制单元;以及 一第二线圈,设置于所述变压器的二次侧位置;2L组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分别为多个串联的发光二极管组成,耦接所述变压器,用 以产生光线;4L个整流二极管;以及 2L个电容;其中,L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且所述第一线圈依据所述控制电压耦合所述第二线 圈,以于所述第二线圈产生耦合电压;所述第二线圈的两端,分别耦接至两个整流二极管与 一个电容,用以对所述耦合电压进行整流,使形成一直流信号,并分别由所述第二线圈的两 端输出所述直流信号以驱动所述发光二极管。3.一种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源装置包含 单一控制单元,用以依据至少一信号,产生一控制电压; 一变压器,包含一第一线圈,设置于所述变压器的一次侧位置,用以耦接所述控制单元;以及 两个第二线圈,设置于所述变压器的二次侧位置;两组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分别为多个串联的发光二极管,耦接所述变压器,用以产 生光线;至少四个整流二极管;以及 至少两个电容;其中,所述第一线圈依据所述控制电压耦合所述第二线圈,以于所述第二线圈产生耦 合电压;所述第二线圈的一端,耦接至两个整流二极管与一个电容,用以对所述耦合电压进 行整流,使形成一直流信号,并输出所述直流信号以驱动所述发光二极管;另一端耦接至一 低电位。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的所述第二线圈,分别设置 于所述第一线圈的两侧,且第一线圈的位置为两个第二线圈的中央。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圈的线圈匝数相同。...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