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加热机构和能见度测试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95460 阅读:3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水、汽在镜头上结成雾和霜的镜头加热机构和一种保证测试精度的能见度测试仪。该加热机构包括发热元件和导热元件,所述发热元件通过导热元件与镜头接触传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能见度测试仪,包括光学天线镜头,所述光学天线镜头处安装有上述的镜头加热机构。通过上述加热机构对镜头进行加热可使镜头表面的水、汽快速蒸发,从而防止水、汽在镜头上结成雾和霜。在能见度测试仪的光学天线镜头处安装上述的加热机构,用于防止水、汽在光学天线镜上结成雾和霜,消除光学天线镜头因结雾和霜所带来的系统误差,从而保证能见度测试仪的测试精度。(*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镜头加热机构和能见度测试仪
技术介绍
光学仪器如能见度测试仪在使用过程中常因环境温度骤变,导致水、汽在镜头表 面结成雾和霜,影响测试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止水、汽在镜头上结成雾和霜的 镜头加热机构和一种保证测试精度的能见度测试仪。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镜头加热机构,包括发热元件和导热元件,所述 发热元件通过导热元件与镜头接触传热。 为了对加热温度进行控制,所述发热元件通过线路与温度控制系统连接。 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能见度测试仪,包括光学天线镜头,所述光学天线镜头处安装有上述的镜头加热机构。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加热机构对镜头进行加热可使镜头表面的 水、汽快速蒸发,从而防止水、汽在镜头上结成雾和霜。在能见度测试仪的光学天线镜头处 安装上述的加热机构,用于防止水、汽在光学天线镜上结成雾和霜,消除光学天线镜头因结 雾和霜所带来的系统误差,从而保证能见度测试仪的测试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镜头加热机构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中标记为导热元件1、发热元件2、镜头3、导热片4、线路5。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的镜头加热机构,包括发热元件2和导热元件l,所述发热元件2 通过导热元件1与镜头3接触传热。通过发热元件2产生热量并经导热元件1均匀传递至 镜头3使镜头3的温度升高,从而使镜头表面的水、汽快速蒸发,防止水、汽在镜头上结成雾 和霜。所述导热元件1可采用导热性好的金属材料如紫铜、铝等制作而成,保证传热效果。 如图1 、图2所示,为了对加热温度进行控制,保证镜头3恒温,所述发热元件2通 过线路5与温度控制系统连接。温度控制系统通过对发热元件2发热量的调整来控制加热 温度。比如,发热元件2采用半导体器件或大功率电阻,通过温度控制系统来调整半导体器 件或大功率电阻中的电流大小,就能够达到调整加热温度的效果。温度控制系统可利用温 度传感器和单片机或PLC来自动控制加热温度,具体方式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图2所示,为了便于传热,所述导热元件1采用导热片4,所述导热片4附 着在镜头3的端面上。为了将热量均匀的传递至镜头3,所述导热片4的形状大小与镜头3 端面的形状大小相匹配。 如图1、图2所示,为保证发热元件2的发热量,使镜头3的加热更为均匀,至少两 个发热元件2间隔设置在镜头3的周边。图1中三个发热元件2沿周向均匀间隔设置,具 有理想的加热效果。 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能见度测试仪,包括光学天线镜头,所述光学天线镜头 处设置有上述的镜头加热机构。在能见度测试仪的光学天线镜头处安装上述的加热机构, 用于防止水、汽在光学天线镜上结成雾和霜,消除光学天线镜头因结雾和霜所带来的系统 误差,从而保证能见度测试仪的测试精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镜头加热机构,其特征是:包括发热元件(2)和导热元件(1),所述发热元件(2)通过导热元件(1)与镜头(3)接触传热。

【技术特征摘要】
镜头加热机构,其特征是包括发热元件(2)和导热元件(1),所述发热元件(2)通过导热元件(1)与镜头(3)接触传热。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加热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发热元件(2)通过线路(5)与温度控制系统连接。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加热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发热元件(2)采用半导体器件或大功率电阻。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加热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导热元件(1)采用导热片(4),所述导热片(4)附着在镜头(3)的端面上。5. 如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名光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虹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