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用潜水型耐高温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95246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为水泵配套用的潜水型耐高温电机,它由机壳(1)、定子(2)、转子(3)、焊轴(4)、风叶(5)组成,定子(2)压装于机壳(1)中,转子(3)套装于焊轴(4)上,风叶(5)套装于焊轴(4)上。机壳(1)内壁形成空腔(6),外壁一周设置散热片(9);焊轴(4)幅条(8)焊于主轴(7)四周而形成,转子(3)套装后与焊轴(4)形成空腔(1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电机内部形成了一个循环风道,在风叶吹动下内部热空气按图1中箭头方向循环流动,与外界有了更多热交换,使电机达到热稳定,且内部材料选用耐高温材料制作,实现了耐高温的目的,电机可以在70℃以上的介质中运行。(*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为水泵配套用的潜水型耐高温电机。
技术介绍
潜水电泵现在已广泛用于市政供排水、水利调水、防汛抗旱等场合,这其中绝大多 数情况下所输送的水温度低于40°C ,潜水电机运行发出的热量靠热传导传给水带走,保证 泵正常工作,如果碰到输送一些特殊介质,如温度大于50°C的水,纯靠电机内热传导来散热 就不行,电机容易发生过热烧坏电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在高温介质中工作的泵用潜水型电机。 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电机部件由机壳1、定子2、转子3、焊轴4、风叶5组 成,定子2压装于机壳1中,转子3套装于焊轴4上,风叶5套装于焊轴4上。机壳l内壁 形成空腔6,外壁一周设置散热片9 ;焊轴4幅条8焊于主轴7四周而形成,转子3套装后与 焊轴4形成空腔10 ;定子2上的非金属材料选用耐高温材料制作。 本技术利用零部件结构设计在电机内部形成了一个循环风道,在风叶吹动下 内部热空气循环流动,与外界有了更多热交换,使电机达到热稳定,实现了耐高温的目的。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技术的径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电机部件由机壳1、定子2、转子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泵配套用的潜水型耐高温电机,由机壳(1)、定子(2)、转子(3)、焊轴(4)、风叶(5)组成,其特征在于定子(2)压装于机壳(1)中,转子(3)套装于焊轴(4)上,风叶(5)套装于焊轴(4)上,机壳(1)内壁形成空腔(6),外壁一周设置散热片(9);焊轴(4)幅条(8)焊于主轴(7)四周而形成,转子(3)套装后与焊轴(4)形成空腔(10)。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水泵配套用的潜水型耐高温电机,由机壳(1)、定子(2)、转子(3)、焊轴(4)、风叶(5)组成,其特征在于定子(2)压装于机壳(1)中,转子(3)套装于焊轴(4)上,风叶(5)套装于焊轴(4)上,机壳(1)内壁形成空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卫霞孟凡有潘毅周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亚太泵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