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显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5192863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一种图像显示系统。此系统包括全彩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包括:下基板;反射层、第一透明电极、有机电致发光单元、及第二透明电极,依序配置于该反射层上;以及光增强层,配置于该下基板与该第一透明电极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含电致发光装置的图像显示系统,尤其涉及包含全彩有机电致发光 装置的图像显示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技术的进步及其日益广泛的应用,例如行动电话及笔记本 型电脑 的问市,使得对与传统显示器相比具有较小体积及电力消耗特性的平面显示器的需 求与日俱增,成为目前最重要的电子应用产品之一。在平面显示器当中,由于有机电致发光 件具有自发光、高亮度、广视角、高响应速度及工艺容易等特性,使得有机电致发光件无疑 将成为下一代平面显示器的最佳选择。为了形成上发光(top-emission)有机电致发光件,美国专利5,739,545披露一种 具有透明阴极的有机电致发光件,其中该透明阴极包含低功函数金属层,并在其上形成宽 能隙层。该宽能隙层可作为保护层防止其下的低功函数金属层及有机材料层在后续工艺中 受到损伤。然而,由于该宽能隙层所形成的位置(形成于阴极金属层上),该宽能隙层对于 有机电致发光件本身的性质(例如色纯度(color purity)及发光强度)并没有任何的帮 助。美国专利6,984,934披露一种避免光散失在玻璃基板及阳极间的方法,其在玻璃 基板上形成微透镜结构。虽然上述方法可增加光取出(light extraction)率,但该微透镜 结构形成于元件之外,除微透镜工艺困难,有机电致发光件本身的色纯度也没有因该结构 而有所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显示系统,包括全彩有机电致发光装置,该全彩有 机电致发光装置包括下基板;反射层、第一透明电极、有机电致发光单元、及第二透明电 极,依序配置于该反射层上;以及,光增强层,配置于该下基板与该第一透明电极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该透明连结层的上表面、该第一透明电极的上表面、及该 保护层的下表 面中的至少一个可具有多个凸块(bump)。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全彩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全彩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全彩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对比示例的全彩有机电致发光装置⑴的剖面示意图;图5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对比示例的全彩有机电致发光装置(1)的红绿蓝(RGB)三基色 的发光强度关系图;图6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全彩有机电致发光装置⑵的红绿蓝(RGB)三基色的发光强度关系图; 图7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全彩有机电致发光装置(3)的剖面示意图;图8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全彩有机电致发光装置(3)的红绿蓝(RGB)三基色 的发光强度关系图;图9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全彩有机电致发光装置⑷的剖面示意图;图10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全彩有机电致发光装置(4)的红绿蓝(RGB)三基 色的发光强度关系图;图1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全彩有机电致发光装置(5)的剖面示意图;图12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全彩有机电致发光装置(5)的红绿蓝(RGB)三基 色的发光强度关系图;以及图13是绘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图像显示系统的方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配合附图,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包含全彩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图像显示 系统。请参照图1,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图像显示系统包含的全彩有机电致 发光装置100。全彩有机电致发光装置100包含下基板12,在下基板12上依序包含反射层 14、透明连结层16、光增强层18、第一透明电极20 (例如作为阳极)、有机电致发光单元22、 及第二透明电极24(例如作为阴极)。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具有反射层14/透明连结层16/光增强层18/第一透明电极20这一特定顺序的结构,可提 高元件本身的发光强度,并改善红绿蓝(RGB)三基色的色纯度。此外,全彩有机电致发光装置100可还包含上基板(封装基板)32,并在上基板32 的下方依序形成彩色滤光片层30、及保护层(passivation layer) 28。接着,可通过缓冲层 (buffer layer) 26将具有保护层28及彩色滤光片层30的上基板32配置于第二透明电极 24上,最后再以封装胶层34密封上基板32及下基板12,请参照图1。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优选 实施例,彩色滤光片层(color filter) 30也可形成于上基板32上,请参照图2。下基板12可为玻璃基板、塑胶基板、或是半导体基板,基板12上可以已经形成任 何所需的元件(例如薄膜晶体管),不过此处为了简化附图,仅以平整的基板表示。反射层 14可为布拉格反射板(distributed Bragg reflector ;DBR),将朝下基板12散射的光全反 射,其中反射层14的材料可包含银(Ag)、铝(Al)、金(Au)、或其组合。透明连结层16具有 高穿透率,其材料可包含铟锡氧化物(ITO)、铟锌氧化物(IZO)、锌铝氧化物(AZO)、氧化锌 (ZnO)、或其组合。光增强层18由具有高折射率的材料构成,光增强层18的折射率可大于 透明连结层16、及第一透明电极20。光增强层18包含折射率大于2. 1的材料,例如硒化锌 (ZnSe)(折射率2. 6)、或硫化锌ZnS (折射率2. 4)。作为阳极的第一透明电极20的材料可 为透光的金属或金属氧化物,例如铟锡氧化物(ITO)、铟锌氧化物(IZO)、锌铝氧化物(AZO) 或是氧化锌(ZnO)。上述膜层(反射层14、透明连结层16、光增强层18、第一透明电极20) 的形成方法没有限定,可例如为溅镀、电子束蒸镀、热蒸镀、或是化学气相沉积。有机电致发光单元22可至少包含一发光层(light emitting layer),且还可以包 含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传输层、或是电子注入层。有机电致发光单元22的各膜层可分别为小分子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或高分子有机电致发光材料。若为小分子有机发光二极 管材料,可利用真空蒸镀方式形成有机发光二极管材料层;若为高分子有机发光二极管材 料,则可使用旋转涂布、喷墨或网版印刷等方式形成有机发光二极管材料层。此外,有机电 致发光单元22的每一发光层可包含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掺杂物(dopant),本领域技术人 员可根据所使用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所需的元件特性而改变所搭配的掺杂物的掺杂量。 掺杂物可为能量传移(energy transfer)型掺杂材料或是载体捕集(carrier trapping) 型掺杂材料。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可为荧光(fluorescence)发光材料。而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些 优选实施例中,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也可为磷光(phosphorescence)发光材料。本领域技术 人员可根据所使用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所需的元件特性而改变有机电致发光单元22,因 此,有机电致发光单元22的膜层组成及材料不是本专利技术的特征,不是限制本专利技术范围的依 据。作为阴极的第二透明电极M的材料可为透光的金属或金属氧化物,例如铟锡氧 化物(ITO)、铟锌氧化物(IZO)、锌铝氧化物(AZO)或是氧化锌(ZnO),第二透明电极M的形 成方法没有限定,可例如为溅镀、电子束蒸镀、热蒸镀、或是化学气相沉积。缓冲层(buffer layer) 26可形成于第二透明电极M上,用来组装上基板32及下基板12,由于缓冲层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像显示系统,包括: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包括:下基板;反射层,设置于该下基板上;第一透明电极、有机电致发光单元、及第二透明电极,依序配置于该反射层上;以及光增强层,配置于该反射层与该第一透明电极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图像显示系统,包括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包括下基板;反射层,设置于该下基板上;第一透明电极、有机电致发光单元、及第二透明电极,依序 配置于该反射层上;以及光增强层,配置于该反射层与该第一透明电极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系统,其中该光增强层的折射率大于该第一透明电极 的折射率。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系统,其中该光增强层的折射率大于2.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系统,其中该全彩有机电致发光装置还包含透明连结 层,配置于该光增强层与该反射层之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显示系统,其中该光增强层的折射率大于该透明连结层的 折射率。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显示系统,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信远
申请(专利权)人:统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