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高楼逃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87649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机械高楼逃生器,包括:一主缓降装置,具有锥形壳体,壳体的一侧壁下端开有供手柄延出的孔;一连杆,上边固定一闸皮副,下边设有与手柄连接的分支轴;一手柄,与连杆垂向连接,手柄长端横向延出壳体,另一端通过一小轴与壳体相连;一绳轮,浮动在闸皮副与手柄间;在壳体上端开口处固定一对导向夹置轮,右侧导向夹置轮下设一迂回导向轮;一长承重防火绳索,绕过绳轮,一端由一对导向夹置轮间拉出,另一端经迂回导向轮导出;在壳体下端中间固定安装一用于悬挂人体的吊环。在绳轮两侧设有固定在壳体上的刹车片。该机械高楼逃生器小巧轻便、速度可控、安全可靠,便于携带使用,制造成本低。使用者无需经过培训,遇有火灾、地震等灾害时可进行自救逃生。(*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械高楼逃生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逃生用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机械高楼逃生器。技术背景目前普遍使用的救援缓降器主要有以下两类一类是XJSl型行星轮式高层建筑 缓降器,体积大,重量重,在使用时需要固定安装,不便于携带,速度不可控制,在下 降过程中易出现坠落等问题。另一类是GJH型高空救生缓降器,它结构新颖紧凑、体 积小、重量轻、配挂携带方便,可供消防员在高层建筑火场救生、撤离和疏散物质时使 用。由于必须经过特殊训练才能使用,故难以进行民用推广。而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突发灾害使人的生命财产损失惨重,许多人由于错过了最 佳的逃生时间,而葬于灾难中,故亟待于有一种利于大众化的逃生工具问世,特别是能 供人们从楼上安全、快速下降到地面上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械高楼逃生器,其可为生活工作在高层建筑的 人群提供在火灾等突发灾害中自救逃生的保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设计方案一种机械高楼逃生器,其包括—主缓降装置,具有一上下开口的壳体,横向截面呈锥形,壳体的下端一侧壁 上开有供手柄延出的孔;一连杆,位于壳体内中间;连杆的上端固定一闸皮副,下边 设有一分支轴;一手柄,手柄右端通过小轴与壳体连接,手柄的左端横向延出壳体外, 手柄通过分支轴与连杆垂向连接,拉动手柄时以右端小轴为支点转动,连杆同时向下运 动;一绳轮,浮动在闸皮副与手柄间;在壳体上端开口处固定一对导向夹置轮,其中的 一个导向夹置轮下面设一迂回导向轮;一条长承重防火绳索,围绕过绳轮,一端由一对 导向夹置轮间拉出,另一端经迂回导向轮导出;在主缓降装置的壳体下端固定安装一用于悬挂人体的吊环。在绳轮的两侧壳体上还设有刹车片。所述的绳轮浮动在闸皮副与手柄之间。所述用于悬挂人体的吊环可以是U型吊环。本技术机械高楼逃生器结构简单、小巧轻便、速度可控、安全可靠,便于 携带和使用,制造成本较低。使用人员不需经过专门培训,遇有火灾、地震等突发灾害 时可以进行有效的自救逃生。也可作为特殊人员执行特殊任务。在突发灾难时,将绳子 一端固定在室内固定物上,人抓住缓降器,与缓降器合为一体,即可缓慢安全地下降至 地面。本技术的优点是1、安全可靠。本技术安全系数极高,即便操作失手,也不会发生坠落,浮3动的绳轮在重力的作用下会发生自锁,确保安全。2、结构简单。本技术设计简单实用,结构紧凑。没有控制系统等复杂的 机构。因此故障率几乎为零。3、使用方便。使用者不需经过任何专业训练,只要稍微用力下拉手柄,便可缓 慢下降。停止用力则会自动停止下落。用力大小与操作者的自重成正比。4、成本低廉。本技术体积小、重量轻、零件少、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如成批生产采用冲压件和注塑件成本会更低。零售价可控制在五十元以下。5、方便携带。由于结构紧凑,部件精简,故而占用空间少,重量轻,利于携市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机械高楼逃生器结构示意图(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机械高楼逃生器结构示意图(侧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机械高楼逃生器是针对于现有技术上的不足,立足于结构精巧、操 作简单、速度可控及可在空中悬停等特点进行的技术创造。参阅图1、图2所示,本技术机械高楼逃生器主要包括有主缓降装置和悬挂 人体用的吊环两大部分。所述的主缓降装置由手柄1、壳体2、长承重防火绳索3、绳轮4、连杆5、刹车 片6、自行车闸皮副7和一组导向轮8 10组合构成。所述的壳体2上下开口,横向截面(本实施例中,为图示的主视向截面)呈锥 形,壳体的下端一侧壁上开有供手柄1延出的孔。所述的连杆5,通过连杆轴固定在壳体内中间;连杆的上端固定一闸皮副7(本 实施例中采用了自行车闸皮副),下边设有一分支轴。所述的手柄1右端通过小轴与壳体连接,手柄的左端横向延出壳体外,手柄通 过销轴与连杆垂向连接,拉动手柄时以右端小轴为支点转动,连杆同时向下运动。所述的绳轮4,浮动在一对闸皮副7与手柄1之间。所述的一组导向轮8 10包括一对固定在壳体上端开口处且并排紧靠的导向夹 置轮8、9和位于一导向夹置轮下面的一迂回导向轮10。所述的长承重防火绳索3向上围绕过绳轮4,一端由上述的一对导向夹置轮8、9 间拉出,另一端经迂回导向轮10导出,靠绳的自重而下垂。本技术还设计在绳轮的两侧壳体上设有刹车片6。本技术机械高楼逃生器在主缓降装置的壳体下方固定安装一用于悬挂人体 的吊环11,可以通过吊环轴固定在壳体壁上,吊环呈U型为佳。在图1中,当发生火灾等突发灾害时,人可将绳的一端栓在室内的固定物(如暖 气管、床腿等)上,穿上另备设的安全背带,用安全背带上的挂钩将自己挂于缓降器的U 形吊环11上,从窗口爬出。此时手柄1处于水平位置,即人尚未对其施加外力。在人的自重的作用下,绳轮4向锥形壳体2小端运动,通过与两斜面上的刹车片6的作用,挤 压楔紧承重防火绳索3,产生了很大的摩擦力,从而阻止绳轮4转动,实现缓降器的自锁 功能。此功能保证操作者对缓降器不施加外力时,机械高楼逃生器不会沿承重防火绳索 3下降,从而保证人的安全。当人用力向下拉动手柄1时,手柄1通过连杆轴带动连杆5向下运动,通过闸皮 副7使绳轮4受到向下的作用力,使得绳轮4向下运动,即向着锥形壳体2的大端方向运 动,与壳体2及刹车片6间对承重防火绳索3的楔紧压力下降,摩擦力减小,使得绳轮4 可以正常转动,缓降器沿承重防火绳索3以一定的加速度下降,即完成下降的功能。此 时调节人对手柄1作用力的大小,就可以调整下降的速度。本技术机械高楼逃生器的的结构设计是考虑了人体不能承受很大的速度和 加速度的缘由,所以这种装置应具备减速和停止的功能,即下降速度可控。为使装置 简单且方便使用,并保证安全,则设计该装置具有上述的自锁功能,通过摩擦力实现自 锁。缓降器下降速度的控制,是通过自行车闸皮副7对绳轮4的作用实现的。当人 用力向下拉动手柄1时,手柄1带动连杆5向下运动,连杆5带动自行车闸皮副7同时向 下运动,此时自行车闸皮副7向下压浮动绳轮4,使得转动的绳轮4受到一定的摩擦力的 作用,从而阻碍了绳轮4的转动,绳轮4转动速度降低,从而降低了缓降器的下降速度。 由此可以控制缓降器沿着一定的速度均勻下降。在下降过程中,当出现紧急情况时,或是因心情紧张惊慌失措而松开了手柄1, 缓降器可实现自锁,停止下降,因此人就不会发生意外坠落。所以缓降器起到了安全保 护的作用。本技术机械高楼逃生器的工作原理及过程是当机械高楼逃生器处于非工 作状态时,即人没有通过安全背带悬挂于U型吊环11上,此时手柄1处于水平位置,绳 轮4浮动在闸皮副与手柄1之间,承重防火绳索可以自由运动。图1中,当发生火灾等 突发灾害时,人将自己通过安全背带挂于U形吊环11上,此时绳将受很大的冲击力,从 而使得绳轮4往壳体2小端运动,此时挤压承重防火绳索3,防火绳索3上产生了很大的 摩擦力,用以阻碍绳轮4往下运动,即完成自锁的功能,此功能可以保证在不施加外力 时,机械高楼逃生器不会沿承重防火绳索3下降。当用力向下拉动手柄1时,手柄1带动连杆5向下运动,绳轮4受到向下的作用 力,使得绳轮4与壳体2对绳的压力有所下降,从而摩擦力减小,则能保证缓降器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械高楼逃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主缓降装置,具有一上下开口的壳体,横向截面呈锥形,壳体的一侧壁上开有供手柄延出的孔;一连杆,位于壳体内中间,连杆的上端固定一闸皮副,下边设有一分支轴;一手柄,手柄右端通过小轴与壳体连接,手柄的左端横向延出壳体外,手柄通过分支轴与连杆垂向连接,拉动手柄时以右端小轴为支点转动,连杆同时向下运动;一绳轮,浮动在闸皮副与手柄间;在壳体上端开口处固定一对导向夹置轮,其中的一个导向夹置轮下面设一迂回导向轮;一条长承重防火绳索,围绕过绳轮,一端由一对导向夹置轮间拉出,另一端经迂回导向轮导出;在主缓降装置的壳体下端固定安装一用于悬挂人体的吊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高楼逃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主缓降装置,具有一上下开口的壳体,横向截面呈锥形,壳体的一侧壁上开有供 手柄延出的孔;一连杆,位于壳体内中间,连杆的上端固定一闸皮副,下边设有一分支 轴;一手柄,手柄右端通过小轴与壳体连接,手柄的左端横向延出壳体外,手柄通过分 支轴与连杆垂向连接,拉动手柄时以右端小轴为支点转动,连杆同时向下运动;一绳 轮,浮动在闸皮副与手柄间;在壳体上端开口处固定一对导向夹置轮,其中的一个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勇霞郭舜福杨奇徐洪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商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