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德强专利>正文

鱼缸用增氧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854 阅读:2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鱼缸用增氧净化器,它是由滤材、容器和汽泡石、管子组成,其特征在于:容器为上小下大的颈、身式夹层结构,容器的中心与容器颈构成颈的上端与外界相通的气流通道,滤材放在容器夹层内,在容器的颈、身连接的肩部、与上层滤材的接触面着进气孔,在气流通道底端的周边分布有与滤材相通的出气孔,汽泡石位于容器内气流通道的底部,汽泡石通过管子与容器外的汽泵相连。(*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Oxygen increasing purifier for aquarium

A fish tank oxygenation purifier, which is composed of a filter, container and bubble stone and a pip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container is on the lower neck, body type sandwich structure, center and container neck container forming a neck top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outside air channel, the filter is placed in a container clip layer. The container neck, shoulders, upper body connected with the contact surface of the filter material inlet, surrounding the distribution of air flow passage at the bottom end of the filter is communicated with a hole at the bottom of the bubble stone located in the flow channel in the container steam, steam pump bubble stone through the tube and outside the contai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鱼缸用增氧净化器
技术介绍
目前大部分养鱼的玩家都只是用汽泡石产生的氧气来达到增氧的目的,这样无法去除鱼缸中的氯、重金属、残余农药以及对鱼有毒害的化学物质,也不能脱色和除臭。而且随着鱼饵投放的增加,这些有害物质会越来越多,终将引起鱼缸中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而影响到鱼儿健康状况。目前要改变这种情况只有靠经常性的换水,以免水中氨及亚硝酸过高危及鱼儿安全,如果无法坚持换水,则必须考虑1.减少喂食或喂以低污染食物,如赤虫、丰年虾或干燥颗粒饲料等以利于降低污染源;2.采用溢流方式,减低污染程度,必须经常抽出沉积于底部的残饵或鱼儿排泄物。3.采用专用过滤器或是清洗器。但不管是哪一种方法都会给养鱼爱好者带来较多的麻烦或是增加成本,因此净化水质成为养鱼爱好者的一大烦恼。(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鱼缸由于水质差而影响鱼儿健康及净化水质方法较为麻烦的问题,提供一种既能增加氧气又能达到净化水质,且结构简单、清洗方便、又节约时间的鱼缸用增氧净化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它是由滤材、容器和汽泡石、管子组成,其特征在于容器为上小下大的颈、身式夹层结构,容器的中心与容器颈构成颈的上端设有与外界相通的气流通道,滤材放在容器夹层内,在容器的颈、身连接的肩部、与上层滤材的接触面分布有进气孔,在气流通道底端的周边分布有与滤材相通的出气孔,汽泡石位于容器内气流通道的底部,汽泡石通过管子与容器外的汽泵相连。本技术的优点如下①制造出酷似江、河等天然生态环境,有利于鱼儿健康,不易生病。②增氧、过滤一体,节约空间及成本,更重要的是水中工作噪声极低。③在水族箱中静静地产生自然的水流,避免了上部过滤器等因水自上落下产生冲击而引起鱼儿疾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剖示图。图2为汽泡石与管子相连接部位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由滤材1、容器7和汽泡石6、管子9组成,其特征在于容器7为上小下大的颈7-2、身7-3式夹层结构,容器7的中心与容器颈7-2构成颈7-2的上端与外界相通的气流通道8,滤材1放在容器夹层内,容器颈7-2的长度约2-3cm,在容器的颈7-2、身7-3连接的肩部、与上层滤材的接触面均匀分布着两个以上的进气孔7-1,在气流通道8底端的周边分布有与滤材相通的出气孔10,汽泡石6位于容器7内气流通道8的底部,汽泡石6通过管子3、4、5与容器外的汽泵2相连。为了便于将滤材1放入容器7内且有利于将滤材取出清洗或更换,将容器设为三段式;容器由上端盖7-4、下端盖7-5及中间段连接构成。滤材1由海棉层1-1、活性碳层1-2和天然砂石层1-3构成,上部1-1是海棉层,中间1-2是活性碳层,底部是天然砂石层1-3,三层滤材的层高比约为5∶2∶1。出气孔10分布在气流通道8与活性碳层1-2和天然砂石层1-3接触的壁面上。在容器7的底部设有与气泡石6和软管4相通的硬管,容器的底部与硬管之间为密封连接。如图2、3所示,汽泡石6底部有一个圆锥状的凹陷6-1,凹陷6-1处与管接头7相接,管接头9中间是一个圆片9-2,圆片9-2封住了凹陷6-1处的底部,圆片9-2的中心处固定穿着一根圆管9-1,圆管9-1一端通向圆锥状凹陷6-1的顶部,另一端套在硬管5内,并使圆片9-2与硬管5焊接为一体,硬管5穿过容器7底部与容器7外的软管4的一端相接,软管4的另一端通过硬管3与容器7外的汽泵2相联。容器7的外形可做成假山等各种富有美感的艺术造型。本技术利用气泵2打气经软管输送至硬管5由气泡石6发生气泡,气泡上升、气举作用产生循环净化的水流。鱼排泄物及鱼饵剩料,随水流经容器7上端盖的进气孔7-1进入滤材1的三重过滤,鱼排泄物及鱼饵首先进入海绵体1-1后,生长细菌,一方面培养出对鱼有益的微生物,另一方面在光的作用下产生小球藻类物质,转化合成了对鱼相当有益的天然营养品;水再经过活性炭层及天然砂石层的过滤,排除了毒素及异臭。因此经本装置培养、循环过滤后的水不仅洁净且含有丰富的营养及氧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缸用增氧净化器,它是由滤材、容器和汽泡石、管子组成,其特征在于容器为上小下大的颈、身式夹层结构,容器的中心与容器颈构成颈的上端与外界相通的气流通道,滤材放在容器夹层内,在容器的颈、身连接的肩部、与上层滤材的接触面着进气孔,在气流通道底端的周边分布有与滤材相通的出气孔,汽泡石位于容器内气流通道的底部,汽泡石通过管子与容器外的汽泵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缸用增氧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滤材由海棉层、活性碳层和天然砂石层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德强
申请(专利权)人:张德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