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立式输液包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80454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倒立式输液包装,包括:盛装药液的输液瓶,输液瓶包括瓶口和瓶体,瓶体包括分别呈曲面形状且彼此结合的前侧壁和后侧壁,并且前侧壁和后侧壁中的每一个分别均包括有对应的肩部、本体部和底部,其中,前侧壁和后侧壁以圆弧过渡连接,且在本体部处及底部处圆弧过渡连接的圆弧半径大于3mm且小于12mm;瓶盖,与输液瓶的瓶口焊接在一起;以及吊片,位于瓶体底部下面且具有承吊穿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倒立式输液包装通过合理的设计实现了塑料瓶在输液过程中的收缩,从而避免空气进入药液中,并且该倒立式输液包装可方便地倒挂,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较低,适于推广使用。(*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药包装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倒立式输液包装
技术介绍
目前的输液包装方式主要有两种,即塑料瓶输液包装和软袋输液包装。图1示出 了现有技术的塑料瓶输液包装的结构,且图2示出了该塑料瓶输液包装的K向视图;图3示 出了现有技术的软袋输液包装的结构,且图4示出了该软袋输液包装的俯视图。就塑料瓶 输液包装而言,其具有成本低的优点,但由于塑料瓶不能收缩(如图2所示),因而在输液过 程中,周围环境空气会渗入塑料瓶中,这就不可避免对药液产生污染,不利于患者的健康; 就软袋输液包装而言,因为构成软袋的薄膜可以收缩(如图4所示),所以在输液过程中,没 有空气渗入,无药液污染,但由于软袋输液产品价格相对较高,故在推广使用方面受到了限 制。因此,有待于提供一种新型的输液包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倒立式输液包装,其能够解决由于塑料瓶输液产品不能 收缩而造成在输液过程中周围环境空气渗入瓶内对药液产生污染的问题,且其便于将输液 包装倒挂,还相对于软袋包装具有较低的成本。根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倒立式输液包装,其包括输液瓶,用于盛装药液,输 液瓶包括瓶口和瓶体,瓶体包括分别呈曲面形状且彼此结合的前侧壁和后侧壁,并且前侧 壁和后侧壁中的每一个分别包括对应的肩部、本体部和底部,其中,前侧壁和后侧壁以圆弧 过渡连接,且在本体部处及底部处,该圆弧的半径大于3mm且小于12mm ;吊片,位于瓶体底 部下面且具有承吊穿孔;以及瓶盖,与输液瓶的瓶口焊接在一起。瓶盖为组合盖,组合盖包 括外盖,具有第一通道部及第二通道部,且第一通道部及第二通道部开口处分别设置有第 一通道部封闭件与第二通道部封闭件,其中,第一通道部封闭件与第二通道部封闭件为易 折部;第一胶塞,设置在第一通道部中,位于第一通道部封闭件的下方,其中,通过沿第一通 道部开口去掉第一通道部封闭件,第一胶塞暴露于空气中;第二胶塞,设置在第二通道部 中,位于第二通道部封闭件的下方,其中,通过沿第二通道部开口去掉第二通道部封闭件, 第二胶塞暴露于空气中;第一内盖,设置在第一通道部中,位于第一胶塞下方,第一内盖具 有第三通道部,第三通道部开口处设有密封膜;第二内盖,设置在第二通道部中,位于第二 胶塞下方,第二内盖具有第四通道部,第四通道部开口处设有密封膜;其中,外盖与第一内 盖通过焊接或卡接方式相连,第一内盖底部高于外盖底部,并且外盖与第二内盖通过焊接 或卡接方式相连,第二内盖底部高于外盖底部,外盖与输液瓶的瓶口焊接,且第一胶塞与第 二胶塞中至少一个注塑在外盖中。优选地,吊片与输液瓶为一体成型结构。优选地,瓶体的宽度和厚度之比大于1. 8且小于5。4优选地,在瓶体的前侧壁和/或后侧壁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贴合引导槽。优选地,易折部的结构为易折柄、易折杆或易折帽。优选地,在外盖的底部设有外盖连接部,在瓶口的顶部设有瓶口连接部,通过将外 盖连接部与瓶口连接部相焊接,瓶盖与瓶口焊接在一起。 优选地,第一内盖具有第一凸环,外盖具有第一凹槽,该第一内盖与外盖通过互相 匹配的第一凸环与第一凹槽卡合连接。且还优选地,第二内盖具有第二凸环,外盖具有第二 凹槽,第二内盖与外盖通过互相匹配的第二凸环与第二凹槽卡合连接。优选地,第一内盖具有第一密封座,第一密封座与外盖的第一连接面焊接。且还优 选地,第二内盖具有第二密封座,第二密封座与外盖的第二连接面焊接。采用本技术的倒立式输液包装,克服了传统塑料瓶输液产品不能收缩而导致 在输液过程中周围环境空气渗入瓶内进而对药液产生污染的问题,其通过合理的设计实现 了塑料瓶在输液过程中的收缩,从而避免周围环境空气渗入输液瓶进而进入药液中,并且 该倒立式输液包装可方便地倒挂,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较低,适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 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 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现有技术的塑料瓶输液包装的剖视图;图2为图1所示塑料瓶输液包装的K向视图;图3为现有技术的软袋输液包装的剖视图;图4为图3所示软袋输液包装的俯视图;图5为根据本技术输液包装的输液瓶的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6和图7分别为图5所示输液瓶的侧视图和俯视图;图8为根据本技术输液包装的输液瓶的第二实施例的主视图;图9和图10分别为图8所示输液瓶的侧视图和俯视图;图11为根据本技术输液包装的瓶盖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12为图11所示瓶盖的俯视图;图13为根据本技术输液包装的瓶盖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图14为图13所示瓶盖的俯视图;图15为根据本技术输液包装的瓶盖的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图16为图15所示瓶盖的俯视图;图17为根据本技术输液包装的瓶盖的第四实施例的剖视图;图18为图17所示瓶盖的俯视图;图19为根据本技术输液包装的瓶盖的第五实施例的剖视图;图20为图19所示瓶盖的俯视图;图21为根据本技术输液包装的瓶盖的第六实施例的剖视图;图22为图21所示瓶盖的俯视图;图23为根据本技术输液包装的瓶盖的第七实施例的剖视图;图24为图23所示瓶盖的俯视图;图25为根据本技术输液包装的瓶盖的第八实施例的剖视图;图26为图25所示瓶盖的俯视图;图27为根据本技术输液包装的瓶盖的第九实施例的剖视图;图28为图27所示瓶盖的俯视图;图29为根据本技术输液包装的瓶盖的第十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0为图29所示瓶盖的俯视图;图31为根据本技术输液包装的瓶盖的第十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2为图31所示瓶盖的俯视图;图33为根据本技术输液包装的瓶盖的第十二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4为图33所示瓶盖的俯视图;图35为根据本技术的输液包装的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图36为图35所示输液包装的俯视图;图37为根据本技术的输液包装的第二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图38为图37所示输液包装的俯视图;图39为根据本技术的输液包装的第三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图40为图39所示输液包装的俯视图;图41为根据本技术的输液包装的第四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图42为图41所示输液包装的俯视图;图43为根据本技术的输液包装的第五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图44为图43所示输液包装的俯视图;图45为根据本技术的输液包装的第六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图46为图45所示输液包装的俯视图;图47为根据本技术的输液包装的第七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图48为图47所示输液包装的俯视图;图49为根据本技术的输液包装的第八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图50为图49所示输液包装的俯视图;图51为根据本技术的输液包装的第九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图52为图51所示输液包装的俯视图;图53为根据本技术的输液包装的第十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图54为图53所示输液包装的俯视图;图55为根据本技术的输液包装的第十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图56为图55所示输液包装的俯视图;图57为根据本技术的输液包装的第十二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以及图58为图57所示输液包装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5为根据本技术输液包装的输液瓶的第一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倒立式输液包装,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液瓶(2),用于盛装药液(1),所述输液瓶(2)包括瓶口(21)和瓶体(23),所述瓶体(23)包括分别呈曲面形状且彼此结合的前侧壁(231)和后侧壁(233),所述前侧壁和所述后侧壁中的每一个分别包括对应的肩部(231a,233a)、本体部(231b,233b)和底部(231c,233c),其中,所述前侧壁(231)和后侧壁(233)以圆弧过渡连接,且在本体部(231b,233b)处和底部(231c,233c)处,所述圆弧的半径(r)大于3mm且小于12mm;吊片(27),位于所述瓶体(23)的底部下面且具有承吊穿孔(273);以及瓶盖(3),与所述输液瓶(2)的瓶口(21)焊接在一起,所述瓶盖(3)为组合盖,所述组合盖包括:外盖(32),具有第一通道部(321)及第二通道部(322),且所述第一通道部(321)及第二通道部(322)开口处分别设置有第一通道部封闭件(328)与第二通道部封闭件(329),其中,所述第一通道部封闭件(328)与所述第二通道部封闭件(329)为易折部;第一胶塞(34),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道部(321)中,位于所述第一通道部封闭件(328)的下方,其中,通过沿所述第一通道部(321)开口去掉所述第一通道部封闭件(328),所述第一胶塞(34)暴露于空气中;第二胶塞(35),设置在所述第二通道部(322)中,位于所述第二通道部封闭件(329)的下方,其中,通过沿所述第二通道部(322)开口去掉所述第二通道部封闭件(329),所述第二胶塞(35)暴露于空气中;第一内盖(36),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道部(321)中,位于所述第一胶塞(34)下方,所述第一内盖(36)具有第三通道部(361),所述第三通道部(361)开口处设有密封膜(3611);第二内盖(37),设置在所述第二通道部(322)中,位于所述第二胶塞(35)下方,所述第二内盖(37)具有第四通道部(371),所述第四通道部(371)开口处设有密封膜(3711);其中,所述外盖(32)与所述第一内盖(36)通过焊接或卡接方式相连,所述第一内盖(36)的底部高于所述外盖(32)的底部,并且所述外盖(32)与所述第二内盖(37)通过焊接或卡接方式相连,所述第二内盖(37)的底部高于所述外盖(32)的底部,所述外盖(32)与所述输液瓶(2)的瓶口(21)焊接,且所述第一胶塞(34)与所述第二胶塞(35...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倒立式输液包装,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液瓶(2),用于盛装药液(1),所述输液瓶(2)包括瓶口(21)和瓶体(23),所述瓶体(23)包括分别呈曲面形状且彼此结合的前侧壁(231)和后侧壁(233),所述前侧壁和所述后侧壁中的每一个分别包括对应的肩部(231a,233a)、本体部(231b,233b)和底部(231c,233c),其中,所述前侧壁(231)和后侧壁(233)以圆弧过渡连接,且在本体部(231b,233b)处和底部(231c,233c)处,所述圆弧的半径(r)大于3mm且小于12mm;吊片(27),位于所述瓶体(23)的底部下面且具有承吊穿孔(273);以及瓶盖(3),与所述输液瓶(2)的瓶口(21)焊接在一起,所述瓶盖(3)为组合盖,所述组合盖包括外盖(32),具有第一通道部(321)及第二通道部(322),且所述第一通道部(321)及第二通道部(322)开口处分别设置有第一通道部封闭件(328)与第二通道部封闭件(329),其中,所述第一通道部封闭件(328)与所述第二通道部封闭件(329)为易折部;第一胶塞(34),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道部(321)中,位于所述第一通道部封闭件(328)的下方,其中,通过沿所述第一通道部(321)开口去掉所述第一通道部封闭件(328),所述第一胶塞(34)暴露于空气中;第二胶塞(35),设置在所述第二通道部(322)中,位于所述第二通道部封闭件(329)的下方,其中,通过沿所述第二通道部(322)开口去掉所述第二通道部封闭件(329),所述第二胶塞(35)暴露于空气中;第一内盖(36),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道部(321)中,位于所述第一胶塞(34)下方,所述第一内盖(36)具有第三通道部(361),所述第三通道部(361)开口处设有密封膜(3611);第二内盖(37),设置在所述第二通道部(322)中,位于所述第二胶塞(35)下方,所述第二内盖(37)具有第四通道部(371),所述第四通道部(371)开口处设有密封膜(3711);其中,所述外盖(32)与所述第一内盖(36)通过焊接或卡接方式相连,所述第一内盖(36)的底部高于所述外盖(32)的底部,并且所述外盖(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祥华黄盛秋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千山制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