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能耗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77615 阅读:2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低能耗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将生物反应池与膜生物滤池一体化,污水进入一体化生物反应池(1),在反应池内与一体化生物反应池(1)内的污泥在微孔曝气管(7)的曝气之下,充分混合反应,然后通过膜组件(2)的过滤,清水从膜组件(2)流出到清水池(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微孔曝气装置与穿孔曝气装置有效结合,比单一的使用任意一种曝气方式,在处理相同的水质水量时,能够有效的利用氧分,提高反应池的处理效果,而且处理污水,使水质达到标准的所需能耗较低。(*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膜生物反应器,尤其是一种设有两种曝气装置的一体化生物反应池,具体地说是一种低能耗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
技术介绍
膜生物反应器M服系统的膜分离单元以一定间隔放置在反应分离槽内,槽内的活 性污泥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降解后的水通过中空膜丝排放。膜孔极为细小,颗粒性 物质及活性污泥不能通过该膜孔而被分离,故能从排水中稳定地取得澄清的过滤水。但是,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生物反应池内微生物含量较高且容易粘附在膜表面,容易对膜组件产 生污染。 一旦膜被污染,污水的过滤效率就会降低,甚至导致膜组件的损害。 膜生物反应器MBR系统通常设有曝气管,既起到为生物氧化供养作用,又起到连 续清洗膜组件、防止膜组件污染的作用。但是由于鼓入的空气要克服生物反应器内液面至 曝气管上部的水的压力,因此一般的曝气能耗很高。目前,采用的曝气管通常是单一的曝气 方式,在曝气过程中,如果气泡较大,曝入的氧分不能在水里有效分布,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造成能耗浪费,如果气泡较小,膜组件不能得到有效清洁,降低污水的过滤效率。因此,现有 的单一的曝气方式不能,满足现有技术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能耗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是它包括一体化生物反应池(1)、膜组件(2)、气泵(3)、净化水泵(4)、清水池(5)、穿孔曝气管(6)、微孔曝气管(7)和第四阀门(16),所述的膜组件(2)安装在一体化生物反应池(1)内,没入一体化生物反应池(1)的液面下,穿孔曝气管(6)安装在膜组件(2)的下方,穿孔曝气管(6)通过管路与气泵(3)的一个出气端相连,气泵(3)的另一个出气端与安装在一体化生物反应池(1)底部的微孔曝气管(7)相连,膜组件(2)的出水口通过管路与并联的净化水泵(4)、第四阀门(16)的对应端相连,净化水泵(4)和第四阀门(16)的另一端均与清水池(5)的对应入口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低能耗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是它包括一体化生物反应池(1)、膜组件(2)、气泵(3)、净化水泵(4)、清水池(5)、穿孔曝气管(6)、微孔曝气管(7)和第四阀门(16),所述的膜组件(2)安装在一体化生物反应池(1)内,没入一体化生物反应池(1)的液面下,穿孔曝气管(6)安装在膜组件(2)的下方,穿孔曝气管(6)通过管路与气泵(3)的一个出气端相连,气泵(3)的另一个出气端与安装在一体化生物反应池(1)底部的微孔曝气管(7)相连,膜组件(2)的出水口通过管路与并联的净化水泵(4)、第四阀门(16)的对应端相连,净化水泵(4)和第四阀门(16)的另一端均与清水池(5)的对应入口相连。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能耗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是它还包括第一阀门 (15)、第二阀门(8)、第三阀门(17)、第一流量计(13)、第二流量计(12)、第三流量计(14), 所述的第一阀门(15)安装气泵(3)与微孔曝气管(7)之间的管路上,第一流量计(13)安 装在第一阀门(15)和微孔曝气管(7)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的第二阀门(8)安装在气泵(3) 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洪明蒋平张辉朱礼和王一帆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环发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