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互联网
,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接收的方法及系统及路由器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网络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到了 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互联网也在使用过程中暴露了越来越多的问题。互联网设计之 初,只考虑了固定的可信任的终端,不支持终端移动性,也没有内在的安全保障机制。 随着3G(第三代移动通讯技术)、后3G、4G (第四代移动通讯技术)等无线技术的发展, 互联网对移动终端的支持成为越来越紧迫的课题。同时,随着互联网应用范围的扩大, 安全问题也更加突出,这些问题在现有的互联网技术框架下已经很难解决。TCP/IP(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协议是互联网的基础。IP地址具有 身份和位置的双重属性,是互联网无法支持移动性的根源。作为终端的身份属性,IP地 址在终端移动过程中不能改变,否则TCP和UDP(用户数据报协议)等上层业务连接会 随着地址的改变而中断;作为终端的位置属性,IP地址在终端移动过程中必须改变(地 址必须具有当前所在的子网前缀),否则路由器无法把数据包正确地转发到终端。同时, IP地址的双重属性也是互联网的安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基于接入标识(AID)与路由标识(RID)分离的网络系统中,包括:源终端向目的终端发送第一数据包,将源终端的AID和目的终端的AID分别作为该第一数据包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源路由器接收到第一数据包后,根据目的终端的AID查询得到目的终端所属的目的路由器的RID,将源终端和目的终端的AID与第一数据包的数据内容一起重新封装为第二数据包的数据净荷,将源路由器的RID和目的路由器的RID分别作为该第二数据包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源路由器通过骨干网将该第二数据包发送到目的路由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基于接入标识(AID)与路由标识(RID)分离的网络系 统中,包括源终端向目的终端发送第一数据包,将源终端的AID和目的终端的AID分别作为该 第一数据包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源路由器接收到第一数据包后,根据目的终端的AID查询得到目的终端所属的目的 路由器的RID,将源终端和目的终端的AID与第一数据包的数据内容一起重新封装为第 二数据包的数据净荷,将源路由器的RID和目的路由器的RID分别作为该第二数据包的 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源路由器通过骨干网将该第二数据包发送到目的路由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的路由器对收到的该第二数据包进行解封装,并经重新封装后恢复为该第一 数据包,将该第一数据包发送给目的终端。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系统中的终端的AID均为全网唯一。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路由器根据目的终端的AID,查询 AID-RID映射信息,得到目的终端所属的目的路由器的RID,所述AID-RID映射信息为 RID与该RID所标识的ASN下属的全部终端的AID的对应关系。5.—种数据传输系统,包括源终端、目的终端、源路由器和目的路由器,其中所述源终端,用于向目的终端发送第一数据包,将源终端的AID和目的终端的AID分别作为该第一数据包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所述源路由器,用于在接收到第一数据包后,根据目的终端的AID查询得到目的终 端所属的目的路由器的RID,将源终端和目的终端的AID与第一数据包的数据内容一起 重新封装为第二数据包的数据净荷,将源路由器的RID和目的路由器的RID分别作为该 第二数据包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并通过骨干网将该第二数据包发送到目的路由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的路由器,用于对收到的该第二数据包进行解封装,并经重新封装后恢复为 该第一数据包,将该第一数据包发送给目的终端。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中的终端的AID均为全网唯一。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源路由器根据目的终端的AID,查询 AID-RID映射信息,得到目的终端所属的目的路由器的RID,所述AID-RID映射信息为 RID与该RID所标识的ASN下属的全部终端的AID的对应关系。9.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应用于基于AID与RID分离的网络系统中,包括目的路由器接收到源路由器发送的第二数据包后,对接收到的第二数据包进行解封 装,所述第二数据包的数据净荷中封装有源终端的AID、目的终端的AID和数据信息;目的路由器将解封装出的数据信息作为数据内容封装为第三数据包的数据净荷,将 源终端的AID和目的终端的AID分别作为该第三数据包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所述目的路由器将该第三数据包发送给目的终端。10.—种数据接收系统,应用于基于AID与RID分离的网络系统中,包括源路由 器、目的路由器和目的终端,其中所述源路由器,用于向目的路由器发送第二数据包;所述目的路由器,用于在接收到源路由器发送的第二数据包后,对接收到的第二数 据包进行解封装,所述第二数据包的数据净荷中封装有源终端的AID、目的终端的AID 和数据信息;将解封装出的数据信息作为数据内容封装为第三数据包的数据净荷,将源 终端的AID和目的终端的AID分别作为该第三数据包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并将该第三 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终端。1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基于AID与RID分离的网络系统中,包括源终端向目的终端发送第一数据包,将源终端的AID和目的终端的AID分别作为该 第一数据包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源接入支持节点(ASN)收到该第一数据包后,根据目的终端的AID查询得到目的终 端所属的目的ASN的RID,将源终端和目的终端的AID与第一数据包的数据内容一起重 新封装为第二数据包的数据内容,将本ASN的RID和目的ASN的RID分别作为该第二 数据包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该源ASN通过广义转发平面将该第二数据包发送到目的ASN。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的ASN对收到的该第二数据包进行解封装,并经重新封装后恢复为该第一数 据包,将该第一数据包发送给目的终端。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系统中的终端的AID均为全网唯一。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ASN从映射转发平面的身份位置寄存器(ILR)中或在本地查询AID-RID映射 信息,得到目的终端所属的目的ASN的RID。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ID-RID映射信息为RID与该RID所标识的ASN下属的全部终端的AID的对应关系。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ID为该RID所标识的ASN的 IPv4地址。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ASN经由接入网,从所述源终 端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包。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ASN在封装所述第二数据包 时,采用传输控制协议(TCP)数据包的封装格式或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数据包的封装 格式。19.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包括源终端、目的终端、源ASN和目的ASN,其中 所述源终端,用于向所述目的终端发送第一数据包,将源终端的AID和目的终端的AID分别作为该第一数据包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所述源ASN,用于在收到该第一数据包后,根据目的终端的AID查询得到目的终端 所属的目的ASN的RID,将源终端和目的终端的AID与第一数据包的数据内容一起重新 封装为第二数据包的数据内容,将本ASN的RID和目的ASN的RID分别作为该第二数 据包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并通过广义转发平面将该第二数据包发送到所述目的ASN。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的ASN,用于对收到的该第二数据包进行解封装,并经重新封装后恢复为该第一数据包,将该第一数据包发送给目的终端。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中的终端的AID均为全网唯一。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映射转发平面,该映射转发平面中包含ILR,该ILR用于存储AID-RID 映射信息;所述源ASN从ILR或在本地查询AID-RID映射信息,得到目的终端所属的目的ASN 的 RID。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ID-RID映射信息为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韫晖,黄兵,江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