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内单牙植入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7515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用于紧密地固定假牙的一种骨内单牙植入体,它具有基体、隔套、植入柱、接合装置和固定头部,基体能插入牙床骨的孔中并具有一个向端部开口的盲孔,隔套能接合在基体的前缘上,植入柱能插入盲孔并以防止转动的方式连接在基体上,接合装置将隔套固定在基体上,固定头部将假牙连接在植入柱上,其特征是:固定头部和接合装置构制成整体的环形顶盖,其环形裙部连接在接合区上,隔套的颈部区域的结构使其可缓和地进入基体圆筒形周壁。(*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紧密地固定假牙的一种骨内单牙植入体,它具有基体、隔套、植入柱、接合装置和固定头部。基本呈圆柱形的基体能插入牙床骨的孔中并具有一个向其牙冠向端部开口的盲孔,隔套能接合在基体的牙冠向前缘上,植入柱可以插入基体的盲孔中并以防止转动的方式连接在基体上,接合装置用于将隔套固定在基体上而固定头部用于将假牙连接在植入柱上。从德国专利第4028855号中大家已知这种骨内单牙植入体。隔套的外周边形成在齿龈下和周围组织接触的植入体的外表面,并在基体和隔套之间必须有一个接合区,为了使固定头部的隔套以防止转动的方式和假牙接合,在植入体的外周边上必定形成另一个接合区。基体、隔套和固定头部都是预制件,它们只能在有限范围内适应于具体病人的解剖学特点。基体、隔套、植入柱和固定头部最好由和人体组织亲和的钛合金制成。已知的单牙植入体已经证明从根本上是令人满意的,但它也表明期望能进一步改进植入体对人体特点的适应性,显著地减少在植入体外周边上齿龈下的接合区。所以,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进一步改进上述类型的单牙植入体,以便可以更好地适应具体病人的特殊解剖学特点,从而在可能的最大程度上避免在植入体外周边上的接合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一目的,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将固定头部和接合装置构制成同轴地环绕植入柱的颈部敞口钟形的整体式环形顶盖。而环形顶盖的环形裙部连接在基体的外周边和隔套之间的接合区域上方。在隔套的颈部区域上,以这样的方式构制,即缓和地进入基体的圆筒形周壁。在基体的外周边上,在紧靠其牙冠向前缘,基体可以具有为容纳环形顶盖的环形裙部颈部前缘的四周环形结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和植入柱以整体形式来构制环形顶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植入柱和环形顶盖是一起铸造的。根据本专利技术,在连接基体之前,在其牙冠一侧也可为环形顶盖设置假牙。本专利技术还可选择地提供至少部分地以整体形式和环形顶盖一起制造假牙。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特征是环形顶盖和假牙是一起铸造的。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可以具有以下特征在基体盲孔的颈部区域设有内螺纹,并在其牙冠区域具有一直延伸到基体牙冠向前缘的光滑内壁的环形凹槽,其直径大于盲孔的设有内螺纹的区域的直径;隔套设有定心套,其外径相当于环形凹槽的内径,并具有一个用于连接在基体的牙冠向前缘上的肩部,定心套的颈部表面,基体的环形肩部与其互补,并形成环形凹槽相对于基体盲孔的设有内螺纹的区域的界限,在所有情况下隔套至少设有一个用于将隔套防止转动地固定于基体的互补的互锁件;在内套筒的颈部区域设有与基体的内螺纹相对应的外螺纹,在隔套的定心套附近,内套筒光滑的外径相应于隔套的内径,在紧靠内套筒牙冠向端部具有用于接合在隔套的牙冠向前缘上的外肩部,在内套筒旋进基体时,内套筒迫使隔套和基体形成互锁、防转的接合关系;植入柱可以固定在内套筒的牙冠向敞口内孔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植入柱可以粘接在内孔里。本专利技术还提出植入柱可以旋入内孔里。在内套筒牙冠向端部上具有为旋入工具而设的紧固装置。本专利技术也提出内套筒的紧固装置是由内套筒的牙冠外缘区域的多角形结构形成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在紧靠隔套的牙冠向前缘和其外壁上具有至少一个容纳粘接剂的凹部,以便使环形顶盖防转地连接于隔套。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单牙植入体还具有下述特征,即在紧靠隔套的牙冠向前缘具有环状的凹形结构。本专利技术是以下述令人惊奇的发现为基础的。根据现有技术的单牙植入体,对于其进入颚骨中并持久地结成整体,可通过本专利技术得到很大的改进离开分层结构至今认为是不可避免的。在分层结构中,在基体中依次地插入牙床骨,并以防止转动的方式连接许多单独元件。正如在德国专利第3917690号中所叙述的,环形顶盖设有植入柱,环形顶盖在构造上最好“正确地”铸造并适宜于具体的病人。植入柱连接在植入体各元件的上方,不能置换适宜于具体病人的特殊结构的元件,并紧靠在外部,以便在齿龈下的部位上,使植入体的外壁最适应人体组织,并保证个别颚的形状。整个植入体是封装的,其中外壁只是由基体和环形顶盖以及假牙形成的,假牙例如可呈冠状也是与其完好地形成单件式结构。在具体的优选实施例中,齿冠、植入柱和环形顶盖是根据解剖学的正确的模槽铸造的。然后,在除去通常使用的锁紧螺钉后,植入柱插入已长入牙床骨中的基体的盲孔中,并在此处将其粘牢。由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结构,大大地改进了单牙植入体的愈合过程,因此,与已知的植入体相比有更长的使用期。对病人有关牙齿卫生以及保持假牙和植入体暴露部分的清洁的要求,与已知的单牙植入体相比,能更加容易地达到。从参阅以下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能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性和优点。附图说明图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单牙植入体的实施例,在组装状态下通过其纵轴线的截面图。图2在图1沿Ⅱ-Ⅱ箭头所指方向的图1的单牙植入体内套筒的平面图。图3沿图1是Ⅲ-Ⅲ线的截面图。根据图1所示,按照本专利技术图示实施例的单牙植入体具有钛合金基体10,例如在德国专利第4028855号中所叙述的那种,并对其将作进一步的说明。在图1的上部,基体10具有盲孔11,盲孔11朝其牙冠向的端部是敞口的。在基体10颈部的纵向区域上设有内螺纹12,靠近基体10的牙冠向端部具有环形凹槽14,环形凹槽14一直延伸到基体10的牙冠向的圆形前缘16。环形凹槽14的内径大于基体10的盲孔11在内螺纹附近的内径。在环形凹槽14的颈端设有向内凸出的环状肩部,环状肩部对于基体10的纵轴线基本上是径向配置。隔套22的定心套20插入基体10的环形凹槽14中,隔套22也是由钛合金制成的并没有颈肩部24,颈肩部24连接在基体10的前缘16上。在隔套22的颈部表面26和基体10的环形肩部18上具有呈舌片30和凹槽32和互补的互锁件。根据德国专利第4028855号,舌片30和凹槽32相应于隔套上部和基体之间的隔套互锁件,细节可详见德国专利第4028855号。内套筒34旋入基体10的内螺纹12内,它也是由钛合金制成的,内套筒的外肩部36连接在紧靠隔套22牙冠向端部的前缘38上。这样,就以旋入状态压迫隔套22顶住基体10,通过互锁舌片30和互锁凹槽32的互锁连接,使隔套22以防止转动的方式连接在基体上。在隔套22的牙冠端区域设有四周凹入的凹部40。圆筒形植入柱41插入牙冠向端部敞口的内套筒34的内孔中,使用例如用作牙齿装补、或齿冠结构等的合金将植入柱44和齿冠48形状的假牙坚固地连接在环形顶盖46上。具有环形裙部50的环形顶盖46接合在基体10的牙冠向端部上,环形裙部50缓和地进入基体10周壁的环形收缩箍52。和植入柱44构成整体的环形顶盖46以及可选用的齿冠48是根据具体病人的个别需要铸成整体的。环形顶盖46可以在基体的牙冠边缘上滑动。植入柱44插入并粘接在内套筒34的内孔42中。隔套22的外周边上的凹部充满粘接剂,以便环形顶盖46能以防止转动的方式连接在隔套22上,隔套22通过互锁件30、32的接合,又以防止转动的方式连接在基体上。与至今已知的分层结构的情况不同,在环形顶盖46和基体10的外周边之间只有一个连接区域,而且环形顶盖46的形状在解剖学方面适应具体病人的特点,因此,与已知的结构相比较,显著地改进了在齿龈下区域的适应性。附图也显示内套筒34在靠近其牙冠向端部的外周边上具有多边形结构,以便能利用相应的扳手保证很好地把内套筒34拧入基体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紧密地固定假牙的骨内单牙植入体,它具有基体、隔套、植入柱、接合装置和固定头部,基本呈圆柱形的基体能插入牙床骨的孔中并具有牙冠向端部敞口的盲孔,隔套能接合在基体的牙冠向前缘上,植入柱能插入基体的盲孔中并能以防止转动的方式连接在基体上,接合装置用于将隔套固定在基体上,而固定头部用于将假牙连接在植入柱上,其特征在于:固定头部和接合装置构制成颈部敞口、同轴地环绕植入柱(44)的钟形整体式环形顶盖(46),而环形顶盖(46)的环形裙部(50)接合在基体(10)的外周边和隔套(22)之间的接合区域上,在隔套的颈部区域以这样的方式构制,即:它能缓和地进入基体的圆筒形周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瓦尔特度尔阿克塞尔克什
申请(专利权)人:艾帕勒医学技术元件有限公司IMZ牙科工艺制造与销售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