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定距套的植入骨内的单齿植入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7448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用于固定义齿的植入骨内的单齿植入体,具有一个基本上为圆柱状、可植入颌骨中的钻孔内的基体,它拥有朝向其冠部端方向敞开的盲孔;一个可从基体的冠部端沿置入并且不能转动的定距套;一个可直接或间接地被装入到基体的盲孔中且至少部分地穿入到定距套中的植入体支柱,以及一个义齿的固定头,其特征是:定距套(12,14)在其外缘上拥有一个环绕一周的义齿的装配肩(29),它与基体(10)的端沿的距离沿圆周方向是变化的以适应解剖构造特征。(*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作固定义齿的植入骨内的单齿植入体,其具有一个基本上为圆柱状、可植入颌骨中的钻孔内的基体,它拥有朝其冠部端方向敞开的盲孔;一个可从基体的冠部端沿装入并且不能转动的定距套;一个可直接或间接地放装入基体的盲孔中并且至少部分地穿入到定距套中的植入体支柱,以及一个义齿的固定头。如DE-PS40 28 855所描述的这种类型的植入骨内的植入体,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已完全证实了其实用性。不过实际中偶尔地发现,齿冠形的义齿在安装过程中,在与各个不同的病人的独特解剖构造的配合方面存在着接骨不够的情况。本专利技术因而将任务确定为对这种类型的植入骨内的单齿植入体进行改进,使得义齿,特别是冠状的义齿,能适合各个不同病人的独特解剖构造,特别是在沿圆周的角度方面的配合。本专利技术完成该任务的方法是定距套在其外缘上拥有一个用于义齿安装的整圈的装配肩,它与基体的端沿的距离在圆周方向上变化,以实现与不同特征的解剖构造相适应。本专利技术建议,装配肩至少有一个朝向冠部的校准凹口和/或校准凸起。这里规定校准凹口和/或校准凸起的圆周位置相对于定距套从圆周上的方位角度看是固定不动的。本专利技术还规定义齿上有一个与校准凹口和/或校准凸起互补配合的凸出及凹下处。它还要求装配肩的轴向高度适应解剖构造特征。此外本专利技术还建议装配肩的径向基高应适应解剖构造特征。这里也可以规定定距套在其冠部区域至少要部分地起到义齿的固定头的作用。本专利技术还规定植入体支柱与基体联接在一起不可相对转动。它可以要求植入体支柱在其冠部区域至少要部分地有义齿的固定头的作用。本专利技术建议定距套在其颈部末端呈封闭态,可以被置入基体敞开的冠部端中,其朝向冠部的另一个末端则敞开并拥有一个钻孔,孔内有内螺纹,植入体支柱拧入其中或在其内被粘接牢固。根据本专利技术还可以规定定距套有一个颈形对心环,它与基体的端沿相匹配。本专利技术要求基体在其冠部末端有一个圆柱形环状凹口,以容接定距套的颈形对心环。这里也可以要求定距套上加工有一个可置于基体的上端沿上的肩。本专利技术建议定距套由定距套上部件和定距套底部件组成。其中定距套底部件可拧入或粘接到基体中去,而植入体支柱则可拧入或粘接到它的冠部端之中去;定距套上部件上则加工有对心环和肩以便它置放到基体的冠部端沿上去。此外它规定定距套上部件在其冠部区有一纵向段,其外径大于颈区的外径。而在颈区,其外径与基体中圆柱状的环形凹口的内径一致。而这两个不同口径的区域的过渡区形成了一个肩。定距套底部件在其冠部区有一头段,它包含一个环肩,其外径等于定距套上部件的冠部区的外径。该头段过渡到颈区,在那里其外径等于基体的内孔的直径。本专利技术设定将定距套不可转动地固定到基体上的联接机构中,基体上圆柱状的环形凹口至少要有一个基体定形单元,而定距套上部件则至少有一个与基体定形单元互补配合的定距套定形单元。这里也可以设定基体定形单元要拥有至少一个轴向基体定形凹槽和/或至少一个轴向基体定形榫凸头,它们取位于环形缺口的安置肩上,与此相应地,定距套定形单元要拥有与之互补配合的定距套定形榫凸头和/或至少一个定距套定形凹槽。另外,也可以设计要求在基体上和定距套上各加工出圆周上等间距的六个定形单元。本专利技术要求定距套底部件在其冠部末端有一个为使用工具准备的附件。最后本专利技术还建议带有植入体支柱的义齿在种植之前支柱要牢固地粘接到定距套中,优先采用灌铸。本专利技术的依据是下述令人惊奇的见识带有装配肩的定距套,它到基体的端沿的距离沿圆周方向变化,这种构造可以保证第一义齿更牢固地粘接在植入体支柱上不脱落,第二义齿的形状和位置更好地与病人的颌及牙齿结构的解剖构造特征相匹配。这里可以设计要求定距套自身构成义齿的全部或者部分的固定头,这种情况下,特别具有优势的方式是借助于在定距套的装配肩上的凸起及凹口和义齿或托架上相对应的凹口及凸起,使义齿与定距套联接在一起而不能相对转动。而另一方面也可以设计要求植入体支柱从定距套中向冠部伸出,并装配前固定头,在这种情况下与义齿或其托架灌铸在一起为佳。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及优点请见权利要求及下述的说明,有关的说明中借助于示意性的图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其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植入骨内的单齿种植体的实施例在安装完毕状态时的纵向半剖面示图;图2为图1中所示单齿植入体的基体的轴向纵截面;及图3为图1所示单齿植入体的定距套上部件的侧示图。图1所示的单齿植入体,在此处所示的实施例中,拥有一个基体10,它属已知类型,譬如DE-PS38 39 744所描述的那种类型。基体10在本实施例中由钛通过钛的等离子涂层法制成。此外,单齿植入体还包含有一个定距套,它由定距套上部件14及其底部件12各一个构成。其中定距套底部件12在其外缘上加工有螺纹30,它与基体10的内螺纹16相配合。在其冠部区域,定距套底部件12中有内螺纹32,作为固定工具,而植入体的支柱15就粘联在它当中。如DE-PS3917690或DE-PS 38 397 所描述的那样。在植入体支柱15的固定头上安座着义齿,它为冠17的形状,与植入体支柱15灌铸在一起。从图2中可见,基体10中加工有内螺纹16,并在靠近其冠部端沿,即图中上部端沿,拥有一个环状凹口18。后者在其颈端与安置肩20相接。该安置肩20中沿其圆周等距离地加工有六个凹下去的定形凹槽22。定距套上部件14在其颈端有一个对心环24(见图3),其外径与基体10的环状凹口18的内径相同。对心环24拥有六个圆周上等距离的定形榫凸头26,它们与基体10上的定形凹槽22相补吻合。定距套上部件14的冠部区的外径大于其颈部区的尺寸,因而在两部分的接合过渡区形成了一个肩28。此外,定距套上部件14还拥有绕其外缘一周的装配肩29,它与基体的端沿之间的距离沿圆周方向是变化的,以便与各个不同特征的解剖构造达到完好的配合。定距套底部件12的冠部区有一个头区34(见图1),它有一个环肩35。它的外径等于定距套上部件14的较大直径,即其冠部区外径,并且它过渡到颈区,后者的外径等于基体的内孔的直径。定距套底部件12的冠部末端上装备有安装件38,便于螺帽板手一类的工具的使用。从图3中可见,装配肩29上加工有一个朝向冠部的校准凹口40,其角度方位相对于定形元件26是固定不变的。校准凹口40不仅改善了将定距套固定到已位于病人颌骨中的基体中去过程中的工具使用的可能性,而且由于其角度方位相对于定形元件26的确定性,能够使装配肩29到达相对于基体而言所希望的角度位置上去,只要适当地选择由六个定形元件提供的定距套与基体的相对位置关系即可。上述单齿植入体的组装过程如下(见图1)将定距套上部件14置于已植入躯体组织或颌骨中并固定的基体10上,并使得定形榫凸头26与定形凹口22相吻合形成不能转动的插接。接着将定距套底部件12装入基体10中并粘牢,其中定距套上部件14的肩28要挤压到基体10的上端沿,而定距套底部件12的环肩34则同时要挤压到定距套上部件14的冠部周缘上去,从而使得基体10、定距套上部件14和定距套底部件12沿轴向互相联接到一起,这样,就达到了定距套上部件14以其环肩35相对于基体10既不能沿轴向移动,也不能相对转动的总体效果。与齿冠17相联的植入体支柱15-这里优先采用将齿冠17与植入体支柱15灌铸在一起的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瓦尔特·迪尔阿克塞尔·基尔施
申请(专利权)人:IMZ牙科技术制造与销售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