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装饰部件、尤其是用作汽车车标的部件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174633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制造装饰部件尤其是用作汽车车标的部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形成透明塑料主体(12),该主体具有正面(12a)和背面(12b),该背面包括底表面(13)和至少一个成形的中空压痕(14a,14b),这些压痕形成相对于底表面(13)凸起的三维符号(16a,16b);在底表面(13)上施加装饰层(18),该装饰层通常是着色的和/或提供装饰图案;用包含金属颜料的漆在背面(12b)上形成金属化层(20),从而也对各中空压痕(14a,14b)的内表面进行涂覆。金属化层(20)的颜料是薄片状金属颜料,通过按照相互交叉的方向喷射施用多个着色漆涂层,制造金属化层(20),其中的颜料按照平行于背面(12b)的表面的方向取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
本专利技术一般地涉及例如用作徽章以代表符号或标志、尤其是用于汽车以识别制造 商的装饰部件。具体来说,本专利技术涉及制造如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种类的装饰部件的方法。
技术介绍
由EP-I 927 480 了解的这种方法包括形成透明塑料主体的初始步骤,通常通过 模塑制造,该主体的背面包括底表面,该底表面是平坦或略微凹进的,该主体的背面还包括 至少一个中空形状的压痕,该压痕适合于限定出一种符号。事先仅在底表面上施加通常带 有颜色的透明层,而中空压痕上没有这种层,然后施加具有反射性质的金属层,施加的方式 使得这两个重叠的层为底表面赋予反射性质。随后,在整个底表面上施加通常包含金属颜 料的单独着色的漆层,所以各中空压痕上也施加了这种漆层,最后在着色的漆层上施加具 有外罩功能的保护层。虽然该文献的装饰部件能产生良好的深度效果以及由其重现的图象的三维性,但 是其缺点在于,突出效果并不能完全令人满意。事实上,所用的常规种类的着色漆通常包含 具有基本球形形状的颜料,不能从这种符号获得清晰和非常明显的外观,而是显得相当模 糊和灰暗。因此,期望制造一种能以非常清晰的方式凸现的装饰部件,而且这种装饰部件具 有改进的美学价值,能够强烈地吸引观察者的注意力。专利技术概述考虑到要达到这种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主题是一种制造装饰部件、尤其是用作车标的 部件的方法。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能够获得非常鲜亮的装饰部件,这种部件是非常清晰和明显 的,对观察者而言这种部件具有改进的可见度特征,所以这种部件能有效地吸引注意力。而 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饰部件可以通过成本降低的大规模制造方法生产,这种部件的构造使 得其符合汽车制造工业提出的耐用性和大气作用剂(atmospheric agent)耐受性的要求。附图简要描述通过以下详细说明和非限制性实施例并参考附图,能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 特征和优点,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是通过本专利技术方法制造的装饰部件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前视透视图,图2是将图1的部件沿II-II线剖开的透视图,图3是从图2的箭头III方向观察的侧视截面立面图,图4是类似于图3的对本专利技术部件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观察视图,图5是类似于图3的对本专利技术部件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观察视图,图6是类似于图4的对本专利技术部件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观察视图。专利技术详述首先参见图1-3,可以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第一实施方式获得的装饰部件表 示为10。虽然这些图中部件10的形状是圆形的,但是显然可以是任何一种形状。部件10包括透明塑料主体10,通常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 或具有类似透明度特征的其他材料,该主体通过模塑工艺、尤其是注射类型的模塑工艺形 成。在应用中,主体12的正面1 面向外侧,因此向着观察者,该正面相当平滑,优选 具有凸出的形状,而与正面1 相反的背面12b包括平坦或略微凹进的底表面13,所以主体 12具有透镜一般的外观。在主体12中,在其模塑过程中形成一系列成形的中空压痕1 和14b,这些压痕具 有横贯底表面13的壁,限定出观察者借车标10所看到的图象的轮廓。因此,由压痕14a和 14b限定的图象是三维的,因为该图象从底表面13向着正面1 凸出,由于主体12的透镜 结构,更容易被看见。在更通常的情况中,由压痕14a和14b限定出的图象包括由字母组成的商标名称 或词语16a,和/或图形部16b,比如图画或标志。用于制造主体12的塑料优选包含适合于过滤紫外线的试剂,以便主体12对下层 具有保护作用,以下将详细描述所谓下层。过滤紫外线的试剂可以由属于苯并三唑类的物 质组成。具体来说,通过向主体12的塑料中添加约2.5重量%的含2-QH-苯并三唑-2-基) 对甲酚的浓缩母料,能获得有效的过滤紫外线的作用。在模塑步骤之前,对主体12的塑料进行去湿处理,除去材料中任何可能的水分, 从而进行制备。通过使用具有镜面加工表面的模具进行主体12的模塑步骤,所以表面粗糙度通 常小于1微米,使得主体12的背面、至少在中空压痕1 和14b处是镜面的。模塑步骤之后,优选对主体12再进行去湿处理,以除去任何可能的残余痕量水 分。然后通过放电或冷等离子体或液体(X)2的方式,对主体12的背面、至少在其压痕 14a和14b处进行齿冠效应清洁(crown effect cleaning)处理,以除去可能的灰尘、杂质 和痕量油脂。只在背面12b的底表面13上施加厚度为几微米的装饰底层18,该层包含着色的 油墨,例如是透明的,优选基于丙烯酸-乙烯基类。层18的油墨的颜料通常是着色的,有利 地采用能抵制紫外线作用的种类,起到赋予底表面13颜色的作用,或者在底表面上限定出 装饰图案。具体来说,如果必须使车标10的背景以均勻方式着色,则油墨层18可以是单色 的,或者,如果需要获得多色效果,则油墨层18可以限定出若干着色区。层18优选通过压印方式施加,或者利用浸渍了着色油墨的垫或辊通过印轧模塑, 或者通过绢网印花法。施加了层18之后,通过使用含金属颜料(具体是铝颜料)的漆,在整个背面12b上 制造金属化层20。不同于常规金属漆中具有直径约为5-30微米的球状或球形形状的金属 颜料,本专利技术方法中为了制造金属化层20所使用的漆的金属颜料是厚度通常约为1-15埃 的薄片状颜料,所述薄片状颜料具有基本圆形的形状,其直径约为10-15微米。在车标10的整个背面12b上通过喷涂多个上述金属漆的涂层来制造层20,因此,在压痕Ha和14b的内表面上、还在层18的背面上、以及在车标10的周围边缘22的外表 面上形成层20。具体来说,各涂层的施涂方向相对于相邻涂层的施涂方向是倾斜的,或者是 交叉的。由此获得金属化层20,该层事实上由连续的金属化膜构成,该膜的特征在于具有 几乎完美的反射性和清晰度,因为所述漆的金属颜料的薄片状形状和非常小的尺寸使得能 够获得非常薄和紧凑的层,其中的颜料平行于背面12b的表面取向,尤其是平行于压痕1 和14b的内表面取向。颜料的这种平行取向由主体12的材料与第一着色漆涂层的颜料之 间、以及不同的其他涂层的金属颜料之间的静电耦合所引起,使得能够增大所述表面的遮 盖力和反射系数,所以层20变得认同于连续的金属层一样。以前,具有这些特征的金属化 层只能通过使用真空金属化或离子性汽化(溅射)之类的其他方法获得,这些方法是非常 昂贵的,对于大气作用剂的固有耐受性很低。在主体12的模塑步骤之前和之后对主体的塑料所进行的处理以及对背面12b进 行的镜面加工,使得装饰部件10的使用寿命和图象清晰度明显提高。事实上,利用对施加 层20的表面所进行的镜面加工,能够以无任何非连续性的方式在表面上施加金属漆的颜 料,从而获得最佳的镜面效果。而且,由于已经从主体12的材料除去了任何痕量的水分—— 否则痕量水分有可能影响金属颜料的粘着性并促使其氧化,所以同时改善了车标10的图 象的耐候性。虽然层20需要施用一系列漆涂层,但是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用来获得具有镜面反 射的图象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还是比较简单的,整体来说能节省成本。具体来说,使层20 的各涂层干燥所需要的全部时间明显少于使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包含尺寸大得多的球状或 球形金属颜料的金属化漆的单个较厚层干燥所需要的时间。然后在层20的整个背面上(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造装饰部件的方法,所述装饰部件具体用作汽车车标,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形成透明塑料主体(12),其具有基本平滑的正面(12a)和背面(12b),所述背面包括底表面(13)和至少一个成形的中空压痕(14a,14b),所述压痕适合于形成相对于底表面(13)凸起的三维符号(16a,16b),在所述底表面(13)上施加装饰层(18),该层通常是着色的和/或提供装饰图案,用包含金属颜料的漆在背面(12b)上形成金属化层(20),从而还覆盖各中空压痕(14a,14b)的内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化层(20)的金属颜料是薄片状金属颜料,通过按照相互交叉的方向喷射施用多个着色漆涂层,形成所述金属化层(20),在这些涂层中,所述颜料基本上按照平行于所述背面(12b)的表面的方向取向。

【技术特征摘要】
IT 2009-10-16 TO2009A0007861.一种制造装饰部件的方法,所述装饰部件具体用作汽车车标,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形成透明塑料主体(12),其具有基本平滑的正面(12a)和背面(12b),所述背面包括底 表面(13)和至少一个成形的中空压痕(Ha,14b),所述压痕适合于形成相对于底表面(13) 凸起的三维符号(16a, 16b),在所述底表面(1 上施加装饰层(18),该层通常是着色的和/或提供装饰图案,用包含金属颜料的漆在背面(12b)上形成金属化层(20),从而还覆盖各中空压痕 (14a, 14b)的内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化层00)的金属颜料是薄片状金属颜料,通过按照相互交叉的 方向喷射施用多个着色漆涂层,形成所述金属化层00),在这些涂层中,所述颜料基本上按 照平行于所述背面(12b)的表面的方向取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薄片状金属颜料具有基本圆形的形状, 其直径约为10-15微米,其厚度约为1-15埃。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 通过具有活性模塑表面 的模具模塑,至少在主体(1 的所述中空压痕(14a,14b)处具有镜面,其表面粗糙度一般 小于1微米,使得所述背面(12b)也具有镜面最终表面。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扎尼尼M弗兰兹诺
申请(专利权)人:扎尼尼控股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IT[意大利]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