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利军专利>正文

一种提背两用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73399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背两用包,属随身携带包技术领域;它包括袋体,所述袋体上设有开口,开口由拉链拉合,袋体侧面设有侧袋,所述袋体两侧设有提带,所述袋体两端设有背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在袋体上同时设有提带和背带,可以根据情况或提带或背,使用十分方便。(*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背两用包
本技术涉及随身携带包
,特别指一种提背两用包。技术背景随身携带包为人们携带和运输物品的主要装置之一,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 缺少的日常用品之一,现在市场上的包各式各样,有手提包,背包等,但现有市场上的 包一般功能都均较为单一,要么用于手提,故称手提包,要么用肩来背,故称背包。包 内物品的重量决定采用何种方式操作更为轻松,当包内物品较轻时,手提可能更方便, 当包内物品较重时,背更为合适。所以市场上现有各种包,仍有改进之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 合理、使用方便的提背两用包。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本技术一种提背两用包,它包括袋体,所述袋体上设有开口,开口由拉链 拉合,袋体侧面设有侧袋,所述袋体两侧设有提带,所述袋体两端设有背带。进一步地,所述背带上串设有背肩。进一步地,所述背带上设有长度调节器。进一步地,所述袋体底部设有若干支脚。优选的,所述支脚底部设有防滑花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在袋体上同时设 有提带和背带,可以根据情况或提带或背,使用十分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仰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袋体,2、提带,3、侧袋,4、背带,5、背肩,6、长度调节器,7、拉链,8、支脚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一种提背两用包,它包括袋体1,所述袋体1上 设有开口,开口由拉链7拉合,袋体1侧面还设有侧袋3,所述袋体1两侧设有提带2, 所述袋体1两端还设有背带4。这样设置,在使用本技术时,可以根据承载的重量不 同而选用不同的操作方式,重量较轻时,可以手提提带2来操作,当重量较重时,可用肩背背带4来操作。所述背带4上串设有背肩5。背肩5宽于背带4,其设置目的在于有效增大与人 体肩部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舒适度。所述背带4上设有长度调节器6。因为不同的人对背带4的长度自然也会不一 样,所以本技术用长度调节器6来调节背带4的长度。所述袋体底部1设有若干支脚8,这样设置,随于本技术存放于地上而不会 脏乱袋体1,从而有效保持清洁度。所述支脚8底部设有防滑花纹,这样设置有利于提高本技术的稳定性以及 安全度。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在袋体上同时设有提带和背带,可以根据情 况或提带或背,使用十分方便。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 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背两用包,它包括袋体(1),所述袋体(1)上设有开口,开口由拉链(7)拉合,袋体(1)侧面设有侧袋(3),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1)两侧设有提带(2),所述袋体(1)两端设有背带(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背两用包,它包括袋体(1),所述袋体(1)上设有开口,开口由拉链(7)拉 合,袋体(1)侧面设有侧袋(3),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1)两侧设有提带(2),所述袋 体⑴两端设有背带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背两用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带(4)上串设有背肩(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利军
申请(专利权)人:杨利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