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72690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包含一第一行星齿轮组、一第二行星齿轮组、一第一传动连接组及一第二传动连接组。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具有一能量输出端,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具有一控制端,所述第一传动连接组具有一能量输入端,所述第二传动连接组具有一自由传输端。所述控制端控制所述自由传输端,以自由切换所述自由传输端做为能量输入端或能量输出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利用二行星齿轮 组及二传动连接组进行可变式控制能量输入及能量输出的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传动机构,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1242521号的车辆用的变速箱构造,其揭 示一主轴上设置有一滑块,所述滑块的两侧设有一前进用齿轮及一加力用齿轮,于一连 动轴上设置有一反向滑块,位于所述反向滑块的一侧的所述连动轴上设置有一倒退用伞 形齿轮及一前进用伞形齿轮,且于所述倒退用伞形齿轮及前进用伞形齿轮之间设置有一 最终轴,所述最终轴是由轴传动,通过所述最终轴位于所述倒退用伞形齿轮及前进用伞 形齿轮之间,以及所述加力用齿轮及前进用齿轮亦位于所述倒退用伞形齿轮及前进用伞 形齿轮之间,而可使所述变速箱的宽度方向变小,并且利用所述连动轴的倒退用伞形齿 轮及前进用伞形齿轮啮合所述最终轴的一传动伞形齿轮,而可使所述变速箱达到小型化 的目的。惟,所述变速箱构造设置有所述滑块,且所述滑块必然会产生相互摩擦滑动, 因而相对降低其功率的传输效率。另一传动机构,如美国专利第6387004号的〃连续可变传动组(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其揭示一连续可变传动组,即无级变速器。所述连续可变传动 组包含一第一行星齿轮组及一第二行星齿轮组,其用以将一第一马达及一第二马达的动 力传输至一传动轴。然而,所述连续可变传动组仅将所述第一马达及第二马达的动力固 定通过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及第二行星齿轮组传输至所述传动轴。换言之,所述连续可 变传动组仅将所述第一马达及第二马达设定为固定的两个动力输入端,且将所述传动轴 设定为固定的单一动力输出端。简言之,在传输动力上其仍有必要进一步选择提供可变 式控制能量输入及能量输出的传动机构,以符合不同的动力整合传输需求。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为了改良上述缺点或符合上述需求,其提供一种可独立控制 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利用二行星齿轮组及二传动连接组进行可变式控制能量输入及 能量输出,所述传动机构具有一控制端及一自由传输端,所述控制端用以控制所述自由 传输端,如此所述自由传输端可自由切换做为能量输入端或能量输出端,以达成可独立 控制传动及提高能量传输效率的目的。另外,所述传动机构未利用任何摩擦滑动元件〔 frictionally slidingmember〕,以达成提高能量传输效率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其利用二行星齿轮组及 二传动连接组进行可变式控制能量输入及能量输出,所述传动机构利用一控制端控制一 自由传输端自由切换做为能量输入端或能量输出端,本专利技术达成可独立控制传动及提高 能量传输效率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其利用二行星齿轮组及二传动连接组进行可变式控制能量输入及能量输出,所述传动机构未利用任何摩擦滑动 元件,其达成提高能量传输效率的目的。为达成本专利技术的前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包含一第一行星齿轮组、一第二行星齿轮组、一第一传 动连接组及一第二传动连接组。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具有一能量输出端,所述第二行星 齿轮组具有一控制端,所述第一传动连接组具有一能量输入端,所述第二传动连接组具 有一自由传输端。所述控制端控制所述自由传输端,以自由切换所述自由传输端做为能 量输入端或能量输出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具有一第一旋转轴、一第二旋转 轴及一第三旋转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旋转轴为所述可独立控制 传动机构的能量输出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旋转轴连接至所述第一传 动连接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旋转轴连接至所述第二传 动连接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为正比值驱动式行星齿轮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具有一第一旋转轴、一第二旋转 轴及一第三旋转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旋转轴为所述可独立控制 传动机构的控制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旋转轴连接至所述第一传 动连接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旋转轴连接至所述第二传 动连接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为负比值驱动式行星齿轮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的内部架构图。图3A至3C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采用行星齿轮组的内部 结构图。图4A至4F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采用传动连接组的内部 结构图。图5至27是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至第二十三较佳实施例的可独立控制传动机 构由二行星齿轮组及二传动连接组的组合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专利技术上述目的、特征及优点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可应用于各种机械变速传动相关技术 领域,例如海洋发电机、风力发电机或复合动力车辆的传动变速箱等,但其并非用以 限定本专利技术的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的应用范围。图1揭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的示意图;图2揭示本专利技术较 佳实施例的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的内部架构图。请参照图1及2所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 例的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包含一第一行星齿轮组1、一第二行星齿轮组2、一第一传动连 接组3及一第二传动连接组4。请参照图2所示,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具有一第一旋转轴OP、一第二旋转轴 AD及一第三旋转轴AE。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的第一旋转轴OP为所述可独立控制传 动机构的能量输出端;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的第二旋转轴AD连接至所述第一传动连接 组3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的第三旋转轴AE连接至所述第二传动连接组4。相对的,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2具有一第一旋转轴CR、一第二旋转轴BD及一第三旋转轴BE。所 述第二行星齿轮组2的第一旋转轴CR为所述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的控制端;所述第二行 星齿轮组2的第二旋转轴BD连接至所述第一传动连接组3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2的第 三旋转轴BE连接至所述第二传动连接组4。此外,所述第一传动连接组3具有一能量输 入端SD,所述第二传动连接组4具有一自由传输端SE。请再参照图1及2所示,本专利技术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利用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2 的控制端〔第一旋转轴CR〕控制所述第二传动连接组4的自由传输端SE,以自由切换 所述自由传输端SE做为能量输入端或能量输出端。当将所述第二传动连接组4的自由传 输端SE切换做为能量输入端时,所述第二传动连接组4的自由传输端SE与所述第一传 动连接组3的能量输入端SD共同输入能量。反之,当将所述第二传动连接组4的自由传 输端SE切换做为能量输出端时,所述第二传动连接组4的自由传输端SE与所述第一行 星齿轮组1的第一旋转轴OP 〔能量输出端〕共同输出能量。图3A至3C揭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采用行星齿轮组的内 部结构图,其包含三种行星齿轮组的内部结构,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请参照图3A所示,所述行星齿轮组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包含:二行星齿轮组,所述二行星齿轮组的其中一组具有一能量输出端,所述二行星齿轮组的另一组具有一控制端;及二传动连接组,每个所述二传动连接组连接于所述二行星齿轮组之间,所述二传动连接组的其中一组具有一能量输入端,所述二传动连接组的另一组具有一自由传输端;其中所述控制端控制所述自由传输端,以自由切换所述自由传输端做为能量输入端及能量输出端之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包含二行星齿轮组,所述二行星齿轮组的其中一组具有一能量输出端,所述二行星齿轮 组的另一组具有一控制端;及二传动连接组,每个所述二传动连接组连接于所述二行星齿轮组之间,所述二传动 连接组的其中一组具有一能量输入端,所述二传动连接组的另一组具有一自由传输端;其中所述控制端控制所述自由传输端,以自由切换所述自由传输端做为能量输入端 及能量输出端之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行星齿轮组为两 个正比值驱动式行星齿轮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行星齿轮组的其 中一组为一正比值驱动式行星齿轮组,所述二行星齿轮组的另一组为一负比值驱动式行 星齿轮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行星齿轮组为相 同型式的两个负比值驱动式行星齿轮组,或为两种不同型式的两个负比值驱动式行星齿 轮组。5.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行星齿 轮组的一组具有一第一旋转轴、一第二旋转轴及一第三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为所述 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的能量输出端;所述第二旋转轴及第三旋转轴分别连接至所述二传 动连接组。6.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冠雄蔡得民
申请(专利权)人:国立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