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72425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设置于绝缘本体的若干端子以及遮蔽于绝缘本体外侧的遮蔽壳体,该遮蔽壳体包括与对接连接器对接的对接端口和与对接端口相对的后端口,遮蔽壳体上靠近后端口处设有止退部,该止退部包括向下突出的弹片,该弹片包括后端面和与后端面相对的抵靠面,该绝缘本体包括主体部,该主体部靠近遮蔽壳体后端口的后端处设有与止退部相对的止退槽,遮蔽壳体的止退部位于止退槽中,该止退槽设有与弹片抵靠面相接触的承接面,该抵靠面为自上向下逐渐远离承接面的斜面,这样有利于调节止退机构的配合度,也避免压伤绝缘本体造成外观不良。(*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壳体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美国专利公开第2008/0311793号揭露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 体的若干端子以及包围在绝缘本体之外的遮蔽壳体,该遮蔽壳体的顶壁后端处设有止退部, 该止退部包括向下突起的弹片,弹片包括后端面和与后端面相对的抵靠面,绝缘本体包括主 体部和自主体部的前表面向前凸伸的基板,主体部设有与止退部相对的止退槽,止退部位于 止退槽中,止退槽包括与止退部的抵靠面相接触的承接面,该抵靠面为与承接面平行的直面 ,由于受制造及组装精度的影响,止退部和止退槽之间很难通过治具调节来达到零间隙配合 ,由于受力面积大,所以也很容易压伤绝缘本体的止退槽。因此,鉴于前述电连接器的不足,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用来解决遮蔽壳体止退 部和绝缘本体止退槽的配合度,而且还要避免压伤绝缘本体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止退机构有良好的配合度,能很好 地发挥止退作用,避免压伤绝缘本体。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 体、设置于绝缘本体的若干端子以及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设置于绝缘本体的若干端子以及遮蔽于绝缘本体外侧的遮蔽壳体,该遮蔽壳体包括与对接连接器对接的对接端口和与对接端口相对的后端口,遮蔽壳体上靠近后端口处设有止退部,该止退部包括向下突出的弹片,该弹片包括后端面和与后端面相对的抵靠面,该绝缘本体包括主体部,该主体部靠近遮蔽壳体后端口的后端处设有与止退部相对的止退槽,遮蔽壳体的止退部位于止退槽中,该止退槽设有与弹片抵靠面相接触的承接面,其特征在于:该抵靠面为自上向下逐渐远离承接面的斜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设置于绝缘本体的若干端子以及遮蔽于绝缘本体外侧的遮蔽壳体,该遮蔽壳体包括与对接连接器对接的对接端口和与对接端口相对的后端口,遮蔽壳体上靠近后端口处设有止退部,该止退部包括向下突出的弹片,该弹片包括后端面和与后端面相对的抵靠面,该绝缘本体包括主体部,该主体部靠近遮蔽壳体后端口的后端处设有与止退部相对的止退槽,遮蔽壳体的止退部位于止退槽中,该止退槽设有与弹片抵靠面相接触的承接面,其特征在于该抵靠面为自上向下逐渐远离承接面的斜面。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包括顶 壁、与顶壁相对的底壁以及与顶壁和底壁相邻接的两个侧壁,该止退部设置在遮蔽壳体顶壁 的后端中间处,该止退部的弹片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向下突出的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两个弹 片抵靠在止退槽的承接面上。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包 括自主体部向前凸伸沿水平排布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还包括自主体部的前表面向前延伸 的支撑板,该支撑板位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