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171478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有关一种贴覆装置,包括第一平台及第二平台,其中该第一平台于一侧表面设有供玻璃基板置放的定位装置,且于第一平台罩设有第二平台,且第二平台内部形成有具开口以供收容定位装置及玻璃基板的容置空间,并于第二平台侧壁装设有供薄膜附着的软质片体,软质片体于容置空间内的部位形成有可弹性弧凸的变形部,且软质片体隔开容置空间相对开口另侧形成有第一气室,第一气室于侧壁开设有供空气进入的导气通道,其第一气室在空气进入后处于正压状态,而可推抵变形部使薄膜呈中央朝外缩减的弧凸状,薄膜便可由中央朝外依序贴覆在玻璃基板,不仅可将薄膜与玻璃基板之间的空气朝外排出,更因作动行程减半,进而可让薄膜平整贴覆在玻璃基板上。(*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一种贴覆装置,尤指利用气压让第一气室处于正压,使软质片体带动薄膜呈中央朝外縮减的弧凸状,让薄膜由中央朝外依序贴覆在玻璃基板,便可使薄膜 平整贴覆在玻璃基板上。
技术介绍
随着电脑的体积縮小化、运算与影像处理即时化、存储器大容量化及传输速度高 速化的趋势,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已逐渐被取代而淘汰,从桌上型监视器等大型显示器到携 带型终端机的小型显示器,均更换为使用液晶面板,因此,液晶显示器面板必须达到高亮 度、低耗电性、高解析度等要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不仅是电子计算机、笔记型电脑、桌上 型电脑荧幕、PDA和手机中会运用到液晶显示器面板,就连电子书、资讯家电等具备未来潜 力的产品,也都将成为液晶显示器的重要应用,使得液晶显示器将可望与人类生活紧密结 合起来,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其中的关键点在于偏光板(Polarizer)的应用,偏光板是一种只允许某方向的光 线才能通过的光板,于制作显示器液晶面板过程中,必须前、后各用一片,且呈交错方向置 入,主要用途在有电场与无电场时,使光源产生相位差而呈现明暗的状态,用以显示字幕或 图案。 然而,偏光板于完成前段生产过程后,都会于表面粘贴一层离形膜,以保护偏光板 表面的完整,避免沾上灰尘、微尘或杂质,并减少因碰撞或堆叠所产生的刮伤或垫伤,而以 往的制造者大多使用水平方向的偏贴机来将胶膜贴覆于板材,其于输送带上置放所欲处理 的板材,并利用输送带使板材呈水平方向移动,且通过输送带上方所设置的贴膜轮将胶膜 由下朝上压合至板材表面,使胶膜随板材的水平移动而贴合于其表面,但此种作法会因输 送带于运作时所产生的震动及位移,而使板材产生抖动及偏移,进而使胶膜不易妥善且稳 定地贴合于板材表面,另因胶膜为经由板材一端贴合至另一端,如板材面积增大或长度增 长时,其贴合行程也更宽、更长,便会使板材与胶膜间产生气泡或不平整的皱折状态,而使 得瑕疵率大幅增加,甚至会因为此一严重的技术瓶颈,而无法对过大或过长的板材进行表 面贴覆胶膜的加工程序,如以目前售价极为高昂且尺寸日益增大的液晶面板而言,当成品 瑕疵率无法降低,将造成制造成本上涨及产量降低的种种缺失,更会使整体的附加价值大 幅降低。 因此,如何解决常用胶膜无法平整贴覆于板材表面的问题与缺失,即为从事此行 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薄膜贴覆玻璃基板时可避免产生气泡并可平整贴覆的贴覆 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常用胶膜无法平整贴覆于板材表面的技术问题。 本技术的一种贴覆装置,包括第一平台及第二平台,该第一平台于对正第二平台的表面设有供玻璃基板定位的定位装置;该第二平台为相对罩设于第一平台具定位装 置的表面,且第二平台内部形成有邻近第一平台一侧具开口以供收容定位装置及玻璃基板 的容置空间,并于第二平台侧壁装设有供薄膜附着且对正玻璃基板的软质片体,软质片体 位于容置空间内的部位形成有弹性弧凸的变形部,且软质片体隔开容置空间相对开口另侧 形成有第一气室,第一气室再于一侧开设有供空气进入以加压推抵软质片体让薄膜由中央 向外依序贴覆于玻璃基板表面的导气通道。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利用导气通道导入空气让第一气室处于正压状态, 正压便会推抵软质片体的变形部,使薄膜随变形部产生中央朝外縮减的弧凸状,薄膜便可 由中央朝外依序贴覆在玻璃基板上,因施力为由中央朝外推动,便可将薄膜与玻璃基板之 间的空气随贴覆作动而朝外排出,薄膜完成贴覆后即可避免产生气泡,进而达到提升成品 良率的目的。 本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该薄膜随软质片体变形部的弧凸、第一平台、第二平 台或高度控制器的作动,便可由中央朝外依序贴覆于玻璃基板上,因贴覆距离为由中央至 外侧,因可縮短贴覆距离让作动行程减为一半,因行程长便容易在过程中产生贴覆不平整 的情形,因此,本技术便可平整的将薄膜贴覆于玻璃基板,进而可达到减少成品瑕疵率 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分解图; 图2为本技术薄膜与玻璃基板定位的侧视剖面图; 图3为本技术第一平台与第二平台盖合的侧视剖面图; 图4为本技术定位装置推抵的侧视剖面图; 图5为本技术薄膜贴覆于玻璃基板的示意图(一 ); 图6为本技术薄膜贴覆于玻璃基板的示意图(二 ); 图7为本技术第一平台与第二平台分离的侧视剖面图; 图8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平台;ll-定位装置12-固定座;lll-定位盘;13-弹性元件;llll-吸引 孔;14-透孔;112-高度控制器;15-对位孔;1121-连接部;2_第二平台;20_容置空间;221-导气通道;201-开口 ;23-罩体;21-软质片体;230-第二气室;211-变形部;231-空 气引道;212-贯穿孔;24-对位梢;22-第一气室;3-玻璃基板;4-薄膜;5-密封垫片。具体实施方式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兹绘图就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以利完全了解。 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分解图,由图中所示可清楚看 出该贴覆装置包括第一平台1及第二平台2 ;其中 该第一平台1于对正第二平台2的表面设有供玻璃基板3定位的定位装置11,定 位装置11设有吸附玻璃基板3形成定位的定位盘111,定位盘111上具有可吸风以吸附玻璃基板3的多个吸引孔1111,定位盘111相对玻璃基板3的另侧设有多个高度控制器112, 且各高度控制器112设有连接于定位盘111并可伸縮位移的连接部1121,第一平台1则于 远离定位装置11 一侧设有固定座12,高度控制器112上套设有二端分别抵持第一平台1及 固定座12的弹性元件13,再于第一平台1上穿设有供高度控制器112穿过定位于固定座 12上的透孔14,第一平台1于定位装置11外周缘设有多个对位孔15。 该第二平台2为可相对罩设于第一平台1具定位装置11的表面,且第二平台2内 部形成有邻近第一平台1 一侧具开口 201以供收容定位装置11及玻璃基板3的容置空间 20,并于第二平台2侧壁装设有供薄膜4附着且对正玻璃基板3的软质片体21,其软质片体 21可为不锈钢、塑钢、橡胶或其他具弹性的材质所制成,软质片体21位于容置空间20内的 部位形成有可弹性弧凸的变形部211,变形部211可透设有多个贯穿孔212,且软质片体21 隔开容置空间20相对开口 201另侧形成有第一气室22,第一气室22再于侧壁开设有供空 气进入以加压推抵软质片体21让薄膜4由中央向外依序贴覆于玻璃基板3表面的导气通 道221,且变形部211邻近第一气室22的侧壁罩设有覆盖多个贯穿孔212的罩体23,罩体 23与变形部211之间形成有第二气室230再于罩体23上连接有连通至第二平台2外部以 抽放空气的空气引道231,第二平台2为于容置空间20开口 201外周缘设有可供第一平台 1与第二平台2盖合时相对插入各对位孔15形成定位的多个对位梢24。 请参阅图1、2、3、5、6所示,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分解图、薄膜与玻璃 基板定位的侧视剖面图、第一平台与第二平台盖合的侧视剖面图、薄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贴覆装置,包括第一平台及第二平台,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平台于对正第二平台的表面设有供玻璃基板定位的定位装置;    该第二平台为相对罩设于第一平台具定位装置的表面,且第二平台内部形成有邻近第一平台一侧具开口以供收容定位装置及玻璃基板的容置空间,并于第二平台侧壁装设有供薄膜附着且对正玻璃基板的软质片体,软质片体位于容置空间内的部位形成有弹性弧凸的变形部,且软质片体隔开容置空间相对开口另侧形成有第一气室,第一气室再于一侧开设有供空气进入以加压推抵软质片体让薄膜由中央向外依序贴覆于玻璃基板表面的导气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贴覆装置,包括第一平台及第二平台,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平台于对正第二平台的表面设有供玻璃基板定位的定位装置;该第二平台为相对罩设于第一平台具定位装置的表面,且第二平台内部形成有邻近第一平台一侧具开口以供收容定位装置及玻璃基板的容置空间,并于第二平台侧壁装设有供薄膜附着且对正玻璃基板的软质片体,软质片体位于容置空间内的部位形成有弹性弧凸的变形部,且软质片体隔开容置空间相对开口另侧形成有第一气室,第一气室再于一侧开设有供空气进入以加压推抵软质片体让薄膜由中央向外依序贴覆于玻璃基板表面的导气通道。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平台的定位装置设有吸附玻璃 基板形成定位的定位盘,且定位盘上具有可吸风以吸附玻璃基板的多个吸引孔。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定位盘相对玻璃基板的另侧设有多 个高度控制器,且各高度控制器设有连接于定位盘并可伸縮位移的连接部,第一平台则于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秋逢
申请(专利权)人:阳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