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波器可调容性耦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70139 阅读:2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滤波器可调容性耦合结构,装设在具有至少两个谐振腔的一腔体内,包括一耦合结构,开设在谐振腔之间,其具有塑胶件及金属片,金属片部分包容在塑胶件内,且金属片中央处两侧向上延伸出两相对立的凸出部,其中,凸出部包容在塑胶件内;第一调节螺杆,贯穿盖板,盖板与腔体相互配合,第一调节螺杆设在两相对立的凸出部之间。通过提供一种简单、易成形、可实现滤波器,在不拆装的情况下进行调节且调节范围大的滤波器可调容性耦合结构,来满足带外抑制度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线通信领域中的射频和微波滤波器,尤其涉及一种滤波器可调容性 耦合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通信行业的发展,无线电频率资源越来越紧张,各通信系统使用的频段 越来越接近,容易会互相干扰造成通信设备不能正常工作,这要求谐振腔滤波器通带对相 邻通带有很高的带外抑制要求,如双工器,发射通道与接收通道间至少需要85dB以上的抑 制要求。而实现较高的带外抑制是通过在多个非相邻谐振器间引进容性或者感性耦合来产 生多个传输零点来实现。常规的感性耦合结构的实现方式可以对耦合量进行调节,有利于 产品的批量生产,而常规的容性耦合结构的实现方式不具备可调节功能。现有技术中的大部分谐振腔滤波器采取的常规容性耦合结构方式通过非相邻两 谐振器间安装一个耦合 铃来实现容性耦合,通过调整 铃的长度及截面积来调节耦合量 来满足带外抑制度要求。在样机调试时按照带外抑制需要定好 铃长度与截面积以备批量 生产。而在产品批量时由于加工的误差会导致耦合结构尺寸需要优化调整,如腔体镀银层 厚度没有样品时的厚,造成通带插入损耗不良,临时应对措施是更改优化容性耦合结构尺 寸来调整调试通带带宽。这样往往对已经装配好的腔体必须将盖板拆下调整或者更换哑铃 尺寸,给生产装配造成极大的麻烦,并有可能造成物料的浪费。现有公告号为CN201117780的中国大陆专利,提供一种谐振器间的电磁耦合结 构,其中包括两个谐振腔,在谐振腔内放置有一谐振器,以及在两个谐振腔相邻,二者之间 具有一隔离壁,于隔离壁上开设安装槽,于安装槽中装设耦合结构,其中耦合结构包括塑胶 件及金属片,该支撑体安装在安装槽中,该金属片贯穿在塑胶件上,且金属片的两端分别设 在两个谐振腔内。虽然上述耦合结构中金属片虽简单、易成形、且调节范围大,而且在一定 程度上为滤波器的设计和腔体布局带来了方便,但是,一旦将盖板装配完好后,如遇需要再 增大或调小耦合量以满足带外抑制度要求时,拆卸盖板再进行调试、装配将显得非常麻烦, 并有可能造成物料的浪费。因此,上述技术方案仍存在缺失,现需设计一种改进后的滤波器可调容性耦合结 构,以克服上述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简单、易成形、可实现滤波器在 不拆装的情况下进行调节且调节范围大的滤波器可调容性耦合结构,来满足带外抑制度要 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滤波器可调容性耦合结构,装设在 具有至少两个谐振腔的一腔体内,包括一耦合结构,开设在谐振腔之间,其具有塑胶件及金 属片,金属片部分包容在塑胶件内,且金属片中央处两侧向上延伸出两相对立的凸出部,其中,凸出部包容在塑胶件内;第一调节螺杆,贯穿盖板,盖板与腔体相互配合,第一调节螺杆 设在两相对立的凸出部之间。优选地,金属片两端向下垂直弯折,且自金属片中央处两侧平行各延伸出一连接 部,由连接部向上垂直折弯形成两相对立的凸出部。优选地,腔体设有至少两个谐振腔,每一谐振腔一谐振杆,一第二调节螺杆插入谐 振杆用以调节谐振杆。优选地,在所述谐振腔包围区域的底面上还设有一菱形台,菱形台以供耦合结构 置入。优选地,在所述谐振腔包围区域的底面上还设有一腰形台,腰形台以供所述耦合结构置入。优选地,第一调节螺杆用以调节塑胶件;对应每一谐振杆设有一第二调节螺杆贯 穿盖板,用以调节谐振杆。由以上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所述滤波器可调容性耦合结构采用将金属片部分包容在塑胶件上,以实现耦合 结构安装在谐振腔之间以达到相互绝缘的效果,同时,当在凸出部之间的第一调节螺杆在 调试的时候,也不会出现短路的可能。2.通过改变在凸出部上方调节螺杆的长度以调节耦合量,避免了需要调节耦合量 时拆装盖板,从而为后续的生产带来了极大的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滤波器安装完好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图1所示滤波器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图2所示滤波器中可调性耦合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滤波器未安装盖板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图4的俯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图5中C-C方向的剖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图5中D-D方向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 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 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参阅图1、图2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以具体一同轴腔带通滤波器为例,其 包括一腔体1、一耦合结构2、一盖板3、多数连接盖板3与腔体1的螺母4、第一调节螺杆5 以及第二调节螺杆6。腔体1由铝合金一体成型,其表面电镀,呈长方块状结构,腔体1的内部开设有四 个大小基本一致的谐振腔11,每一谐振腔具有一谐振杆111,谐振腔11并未贯穿腔体1。在 四个谐振腔11之间的隔离壁上开槽并在槽底面设有一菱形台12 (也可以是腰形台),该菱 形台12以供耦合结构2置入。请参阅图3,所述耦合结构2,该耦合结构2具有一塑胶件21及一金属片22,塑胶件21通过腔体1底面的菱形台12以过盈配合方式定位(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打螺钉的 方式紧固),其中,该塑胶件21材料可以采用PEI、PPO、PPS等。所述金属片22采用铜片, 其注塑成型于所述塑胶件21内,金属片22两端向下垂直弯折(在其它实施例中,金属片22 两端可根据不同谐振器的特点要求进行各个角度的弯折),且自金属片22中央处两侧平行 各延伸出一连接部221,连接部221向上垂直折弯形成两相对立的凸出部222,如图6、图7 所示,该凸出部222全部包容在塑胶件21内。参阅图4、图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可调容性耦合结构所用到的滤波器,包括一个腔 体1,所述腔体1开设有四个谐振腔11 ;一个耦合结构2,开设在四个谐振腔11之间,耦合 结构2具有一个塑胶件21及一个金属片22,金属片22的部分包容在所述塑胶件21内,且 所述金属片22中央处两侧向上延伸出两相对立的凸出部222 ;—第一调节螺杆5,贯穿一个 盖板3,所述盖板3与所述腔体1相互配合,所述第一调节螺杆5设在两相对立的所述凸出 部222之间。请参阅图6、图7,盖板3通过多数螺钉与腔体1装配在一起,第一调节螺杆5贯穿 盖板3,通过其旋动插入进塑胶件21内,随着第一调节螺杆5的插入,即从该第一调节螺杆 5通过凸出部222的最高点到最低点,即对金属片22的耦合量进行所需要的调整。第二调 节螺杆6,贯穿盖板3,并插入进谐振杆111用以调节谐振杆11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与现有技术区别在于在金属片22中央处两侧向上延伸出两相对 立的凸出部222,以及通告改变第一调节螺杆5在凸出部222内的长度,由此可实现该滤波 器在不拆装的情况下容性耦合调节范围大,以此来满足带外抑制度要求。在安装该滤波器可调容性耦合结构时,首先,通过腔体1底面的菱形台12将塑胶 件21以过盈配合方式定位,然后盖上盖板3并用螺钉锁紧,将第一调节螺杆5、第二调节螺 杆6装入盖板3上相应的螺纹孔中(如图6、7所示)并进行调试,调试完成后用螺母锁紧。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所述滤波器可调容性耦合结构采用将金属片部分包容在塑胶件上,以实现耦合 结构安装在谐振腔之间以达到相互绝缘的效果,同时,当在凸出部之间的第一调节螺杆在 调试的时候,也不会出现短路的可能。2.通过改变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滤波器可调容性耦合结构,装设在具有至少两个谐振腔的一腔体内,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耦合结构,开设在所述谐振腔之间,其具有一塑胶件及一金属片,所述金属片部分包容在所述塑胶件内,且所述金属片中央处两侧向上延伸出两相对立的凸出部,其中,所述凸出部包容在所述塑胶件内;一第一调节螺杆,贯穿一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腔体相互配合,所述第一调节螺杆设在两相对立的所述凸出部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滤波器可调容性耦合结构,装设在具有至少两个谐振腔的一腔体内,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耦合结构,开设在所述谐振腔之间,其具有一塑胶件及一金属片,所述金属片部分包容在所述塑胶件内,且所述金属片中央处两侧向上延伸出两相对立的凸出部,其中,所述凸出部包容在所述塑胶件内;一第一调节螺杆,贯穿一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腔体相互配合,所述第一调节螺杆设在两相对立的所述凸出部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器可调容性耦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片两端向下 垂直弯折,且自所述金属片中央处两侧平行各延伸出一连接部,由该连接部向上垂直折弯 形成两相对立的所述凸出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张卫征叶荣顾国治
申请(专利权)人:摩比天线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