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射流引射器抽吸聚酯装置尾气进行处理的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169140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射流引射器抽吸聚酯(PET)装置工艺尾气(含乙醛,简称EA)的处理系统,用于处理聚酯装置有组织排放的工艺尾气,该系统包括射流引射器、焚烧装置及烟气净化装置,所述射流引射器的射流进口连接送入射流介质的射流源管道,射流引射器的吸入口连接送入尾气的尾气源管道,射流出口连接所述焚烧装置的焚烧物进口的管道,所述焚烧装置的气体出口通过气体管道与所述烟气净化装置相连;采用压缩空气或压力蒸汽作为射流源,通过控制射流介质流量稳定尾气的吸入口压力,从而实现射流引射器的输送量随尾气量的变化而改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投资和运行成本低,安全可靠,处理效果好。(*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尾气处理系统,特别是一种用射流引射器抽吸聚酯装置含乙醛的工艺尾气进行处理的系统,属环保

技术介绍
在聚酯生产中,乙二醇分离塔塔顶冷凝器的尾气以及縮聚系统的尾气中乙醛含量 较高,以下称高浓度尾气。縮聚系统液封槽的尾气、浆料调配槽等的尾气中乙醛含量较低, 以下称低浓度尾气。上述尾气中的乙醛含量都超过了国家限定的排放标准,而以目前现有 技术,尚无法把上述尾气中的乙醛含量降低到排放标准以内。焚烧上述尾气可杜绝对大气 的污染,而且可以降低焚烧装置的燃料消耗。 目前生产中采用的处理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采用风机输送方式,将尾气直接送 入热媒炉进行焚烧;二是先用低温水淋洗的方式捕集EA,将淋洗后的尾气排入大气环境, 对含有EA污染物的洗涤水通过汽提方式进行处理,再将汽提形成的废气送入焚烧炉进行 处理。 由于聚酯装置废气的特点,如采用风机输送,则风机的选型限制较多一是EA属 甲B类火灾危险性气体,需选用叶轮无火花型防爆风机。二是由于废气还含有有机酸性物 质,有一定的腐蚀性,导致风机的材质需采用耐腐蚀的不锈钢材料。三是尾气量随聚酯装置 的生产负荷变化而改变,因此需选用变频风机,如选用非变频风机则需较大量的补风。以上 三点导致风机的造价较高,另外,因风机需检修而需增设备台,导致流程复杂,并进一步推 高设备投资。且有观点认为水淋洗后汽提的流程较风机输送更安全,因此目前采用水洗涤 后汽提焚烧的方式较为普遍,但是由于这种处理方式的工艺过程不合理,需要消耗大量的 低温洗涤水和汽提用蒸汽,运行成本较高,由于水洗涤的净化效率相对较低,洗涤后的尾气 不能完全满足环保要求,另外还由于排放的低浓度尾气(液封槽和浆料调配槽处的尾气) 工况接近于淋洗塔塔顶的工况,不能有效地处理排放的低浓度尾气。因此,需要开发出一种 便捷、高效的处理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聚酯装置尾气处理方式存在上述的一些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简单、可靠的尾气处理系统。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种用射流引射器抽吸聚酯装置尾气进行处理的系统,通常包括射流引射器、焚 烧装置及烟气净化装置,所述射流引射器的射流进口通常连接送入射流介质的射流源管 道,射流引射器的吸入口通常连接送入尾气的尾气源管道,射流出口通常连接所述焚烧装 置的焚烧物进口的管道,所述焚烧装置的气体出口通常通过气体管道与所述烟气净化装置 相连。 所述射流源管道通常连接压縮空气源或压力蒸汽源。 所述射流源管道上通常设置自动调节阀。 所述自动调节阀通常设有对其开度和流量进行控制的控制回路。 所述射流源管道上和/或所述尾气源管道上通常设有流量检测装置,所述流量检测装置的信号输出线路通常接入所述的控制回路。 所述尾气源管道通常连接聚酯装置的尾气出口 。 所述系统通常设有尾气收集管道,可以形成所述尾气源管道或通常设有尾气收集、稳压的尾气罐,所述尾气罐通常设有尾气出口,所述尾气出口通常连接尾气排出管道,所述尾气排出管道可以形成所述尾气源管道。 所述烟气净化装置可以连接气体排出管道。 所述尾气可以为聚酯装置所有有组织排放的尾气,通常包括高浓度尾气和/或现 有尾气处理流程不易处理的低浓度尾气。 系统可以采用压縮空气或压力蒸汽在射流弓|射装置中形成射流,所述压縮空气的 规格可以为0. 3 0. 6MPa。 由于本技术采用射流引射器进行尾气的输送,不仅输送效率高,而且射流引 射器本身不带电,且无转动件,不会出现因火花导致尾气爆炸,因此消除了相应的安全隐 患;并且其结构简单,不存在动件,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由于可以采用压力蒸汽或压縮空 气等在聚酯生产场所易于获得的射流源,不需要进行水洗涤,因此节省了现有技术下大量 消耗的水,可以明显地减低生产成本;由于将尾气直接进行焚烧,因此工艺流程简单,有利 于减少投资和运行成本,并且可以同现有技术下的焚烧装置和烟气净化装置很好的衔接, 有利于减小推广应用的难度,便于用户接受,便于人员操作;由于将全部尾气直接进行焚 烧,由于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EA的燃烧性能很好,并且焚烧过程中基本上不产生二次污染 物,因此本技术不仅净化效率非常高,而且还适应于各种工况下的尾气,可以将聚酯生 产中的所有有组织排放的尾气一同收集起来进行处理,避免了现有技术下因排放的低浓度 尾气工况同淋洗塔顶工况相近而无法处理的现象,极大地提高了对聚酯装置尾气的处理能 力,极大地减少了聚酯装置尾气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从而实现聚酯装置的清洁生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l,本技术采用射流引射器进行尾气的输送,聚酯装置的尾气排放口通常连接有尾气收集管道或直通用于收集和稳压尾气的尾气罐,所述尾气罐设有尾气出口,所述尾气出口连接尾气排放管道,两种方式提到的所述尾气收集管道或所述尾气排放管道都可以形成尾气源管道5,以上提到的用于收集尾气的设备可以形成尾气源6,所述尾气源可以将聚酯装置产生的全部尾气全部收集起来。所述尾气可以为聚酯装置所有有组织排放的尾气,包括高浓度尾气和/或现有尾气处理流程不易处理的低浓度尾气。 所述尾气源管道通常接入射流引射器11的尾气吸入口 4,射流引射器通过射流的负压吸入作用将尾气吸入射流引射器。 所述射流的负压只要相对于尾气源压力形成负压即可。 因聚酯装置的各排气点的压力均为常压,因此,可以直接用管道收集所有尾气并不影响聚酯装置的稳定生产,收集的尾气可以直接送入射流引射器的吸入口 。 射流介质源7通常通过射流源管道8与射流引流器的射流介质入口 10相连,在所述射流源管道上可以开设自动调节阀9,所述自动调节阀通常设有对其开度和流量进行控制的控制回路。 在处理聚酯尾气的情况下,根据聚酯生产的实际,所述射流引射器的射流介质源 通常可以采用压力蒸汽或压縮空气,所述压縮空气的规格可以为0. 3 0. 6Mpa。 所述压力蒸汽可以采用聚酯生产用的工业蒸汽,以降低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 根据申请人的实验,射流介质以压縮空气的为佳,不仅运行成本低,而且有利于焚 烧;所述压縮空气可以采用聚酯生产用的压縮空气。 所述射流源管道上和/或所述尾气源管道上可以设有流量检测装置,所述流量检 测装置的信号输出线路通常接入所述的控制回路; 所述射流引射器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例如常见的各种气体射流泵; 所述流量检测装置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下适宜的流量计,以检测并获得实时的流量数据,由此可以实现对尾气吸入口压力的控制,其控制方式可以采用适宜的现有技术; 所述射流引射器的出口 3通常通过管道1连接焚烧装置2的焚烧物进口 ;所述焚烧装置通常设有焚烧后的烟气出口 ,所述焚烧后的烟气出口通常通过气体管道连接烟气净化装置。 所述射流引射器通过射流的负压吸入作用将尾气吸入射流引射器后,尾气同射流 介质混合后一同从射流引射器的出口 3出来,通过管道接入焚烧装置2的气体焚烧物料进 口 ,由此引入焚烧装置内进行焚烧,使EA等污染物变为二氧化碳和水等,焚烧装置产生的 烟气经过烟气净化系统排入大气,由于聚酯装置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为EA,其燃烧性能好, 燃烧充分,基本上不产生二次污染物,因此焚烧装置本身采用洁净燃料和/或洁净燃烧技 术的情况下,焚烧装置的烟气对空气的污染程度很低。因此从总体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射流引射器抽吸聚酯装置尾气进行处理的系统,包括射流引射器、焚烧装置及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引射器的射流进口连接送入射流介质的射流源管道,射流引射器的吸入口连接送入尾气的尾气源管道,射流出口连接所述焚烧装置的焚烧物进口的管道,所述焚烧装置的气体出口通过气体管道与所述烟气净化装置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用射流引射器抽吸聚酯装置尾气进行处理的系统,包括射流引射器、焚烧装置及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引射器的射流进口连接送入射流介质的射流源管道,射流引射器的吸入口连接送入尾气的尾气源管道,射流出口连接所述焚烧装置的焚烧物进口的管道,所述焚烧装置的气体出口通过气体管道与所述烟气净化装置相连。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射流引射器抽吸聚酯装置尾气进行处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射流源管道连接压縮空气源。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射流引射器抽吸聚酯装置尾气进行处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射流源管道连接压力蒸汽源。4. 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用射流引射器抽吸聚酯装置尾气进行处理的系统,其特 征在于所述射流源管道上设置自动调节阀。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用射流引射器抽吸聚酯装置尾气进行处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调节阀设有对其开度和流量进行控制的控制回路。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利军曾文兵张慧书谭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