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间包塞棒机构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166073 阅读:2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间包塞棒机构定位装置,包括挂钩和连杆,挂钩安装在塞棒机构上,连杆焊接在中间包外壁上,挂钩两侧焊接有支撑板,挂钩钩在连杆上,支撑板和挂钩上分别设有螺栓孔,支撑板和挂钩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极大的提高了中间包控流的稳定性,降低了生产事故的发生率。(*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定位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中间包塞棒机构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中间包塞棒机构多采用两段固定挂接的方式与中间包进行连接,上部采取挂接 方式,下部采取螺栓锁紧方式。但在生产过程中,中间包外壁上的连杆一般为圆柱形, 采取挂接方式易导致塞棒机构在人工操作时发生偏移的现象,从而导致塞棒对中不良, 易弓I发生产过程控流失败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定位稳定的 中间包塞棒机构定位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中间包塞棒机构定位装置,包括挂钩和连杆,挂钩安装在塞棒机构上,连 杆焊接在中间包外壁上,挂钩两侧焊接有支撑板,挂钩钩在连杆上,支撑板和挂钩上分 别设有螺栓孔,支撑板和挂钩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所述的连杆的横截面为由三个直边和一个弧形边组成的四边形,连杆带有弧面 的一侧指向中间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将原来的圆柱形连杆改成仅一侧带有弧面的结构,防止挂钩受外力而沿连杆 滑动,从而增强了挂钩与连杆之间的定位稳定性。2、挂钩两侧焊接支撑板并通过螺栓固定,防止挂钩窜动,使得塞棒的对中、定 位更加准确,从而降低了生产事故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改进前的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中间包塞棒机构定位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挂钩1和连杆2,挂钩1安装 在塞棒机构上,连杆2焊接在中间包外壁上,连杆2的横截面为由三个直边和一个弧形边 组成的四边形,连杆2带有弧面的一侧指向中间包。挂钩1两侧焊接有支撑板4,挂钩1 钩在连杆2上,支撑板4和挂钩1上分别设有螺栓孔,支撑板4和挂钩1通过螺栓3连接 固定。改进前,定位装置如图2所示,连杆2为圆柱形,挂钩1与连杆2之间极易发生 相对滑动,从而造成塞棒定位不准确,极易发生事故。本技术对原有定位装置进行了改进,极大的提高了中间包控 流的稳定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间包塞棒机构定位装置,包括挂钩和连杆,挂钩安装在塞棒机构上,连杆焊接在中间包外壁上,其特征在于,挂钩两侧焊接有支撑板,挂钩钩在连杆上,支撑板和挂钩上分别设有螺栓孔,支撑板和挂钩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间包塞棒机构定位装置,包括挂钩和连杆,挂钩安装在塞棒机构上,连杆 焊接在中间包外壁上,其特征在于,挂钩两侧焊接有支撑板,挂钩钩在连杆上,支撑板 和挂钩上分别设有螺栓孔,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连旗王鹏张相春孟宪娟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