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65320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包括换热管(1)、边板(2)及设于二者之间的边翅(3);所述边板(2)与所述换热管(1)之间进一步连接有至少一个定位件,各所述定位件分割所述边板(2)与所述换热管(1)之间的空间为若干区段,所述边翅(3)分布于各所述区段中;具体地,该定位件可以为边板自身折弯形成的凸出部(21),亦可以边板切割的翻边形成的凸出部(21),还可以为一垫片。该换热器的结构设计能够有效防止边翅(3)发生倒伏,从而能够保证边板(2)结合边翅(3)对换热管(1)具有足够的支撑力,防止换热器受到损坏。(*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热交换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换热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空调等热交换装置一般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等基 本部件,上述基本部件通过管道依次连接,形成一个密闭的系统,制冷剂在这个密闭的系统 中循环流动,发生状态变化,从而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达到制冷效果。热交换装置所包含的基本部件中,冷凝器和蒸发器是基本的热交换部件,其结构 基本相同,统称为换热器。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该换热器包括换热管Γ、边板2'及位于换热管Γ和边板2'之间的边翅 3'(亦为翅片,该翅片因为位于最外边,因而称为边翅);此外,各个换热管Γ与集流管 4'连接,集流管4'上开设有进口管5'和出口管6'。如图1所示,作为换热器部件的边板2',其内部是不流通制冷剂的,其主要功能 为第一,配合边翅3'保护换热管1',防止在生产安装及运输时对换热管Γ造成损伤; 第二,边板2'位于换热器的两端,边板2'结合边翅3'对换热管1'起到支撑作用,防止 换热管1'变形造成换热器损坏。然而,上述边板2'的结构设计容易导致以下问题第一,边翅3'易于带着边板2'整体向一侧倾斜,亦即发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热器,包括换热管(1)、边板(2)及设于二者之间的边翅(3);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板(2)与所述换热管(1)之间进一步连接有至少一个定位件,各所述定位件分割所述边板(2)与所述换热管(1)之间的空间为若干区段,所述边翅(3)分布于各所述区段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换热器,包括换热管(1)、边板(2)及设于二者之间的边翅(3);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板(2)与所述换热管(1)之间进一步连接有至少一个定位件,各所述定位件分割所述边板(2)与所述换热管(1)之间的空间为若干区段,所述边翅(3)分布于各所述区段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板(2)设有向所述换热管(1)方向 凸出的凸出部(21),且所述凸出部(21)与所述换热管(1)连接;所述凸出部(21)形成所 述定位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板自身折弯形成所述凸出部(2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21)沿所述边板(2)的长度 方向倾斜。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板(2)切割有向所述换热管(1)方 向弯曲的翻边,且所述翻边与所述换热管(1)连接;所述翻边形成所述凸出部(21)。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板(2)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均开设有 所述翻边,且两个所述翻边均切割至相对应的所述边板(2)沿宽度方向的端面;两个所述 翻边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向迅汪峰黄宁杰
申请(专利权)人:三花丹佛斯杭州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