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悦斌专利>正文

万用炉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61815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炉圈叫“万用炉圈”,是燃烧煤、柴炉上的构件。万用炉圈的内圆直径可根据需要控制。把较大炉圈切分为多个环片,把这些环片放置在大炉圈上,随着环片向大炉圈中心的推进,根据放入炉内锅、壶直径的大小,就形成比大炉圈内圆直径小的所需近似炉圈,这样就可使直径不同的尖底锅、直壁锅、烧水壶的下半部放入同一炉内,达到了节煤柴、方便、省时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万用炉圈是燃烧煤柴炉上的构件。
技术介绍
现有炉圈有固定的内、外圆半径,型号不少,但锅、壶的直径种类更多, 很难将家庭中的锅、壶放入同一炉内。农村家庭的厨房内往往有多个炉灶,多个炉圈,不便 使用,浪费煤、柴。
技术实现思路
万用炉圈解决了燃煤柴炉排烟排异味与节煤柴的矛盾,并能使直径不 同的圆底锅、直壁锅、浇水壶的下半部放入同一炉内,达到节煤柴、方便、省时的效果。万用炉圈包括大炉圈、两边平行的环片、螺栓、控制环片进退的把。其特征是炉圈 的内圆直径可根据需要控制。大炉圈的上面有凹处与凸处,凹凸处都放置环片,在凹处的正中有凸起点,在凸处 中间有凸脊。靠大炉圈外圆内设螺栓。环片分上环片、下环片两种,环片上面中间都有螺栓,与控制机关相连。上环片与 下环片的内外圆半径相同,两边平行,边距相同。上环片下面的中间设有凹沟,两边有齿。 下环片下面的中间有凹槽。设置在大炉圈凹处的下环片,由凹处两边的立壁与下环片的两 边控制进退方向,进退幅度由凹处的凸起点及下环片中间的凹槽控制。设置在凸处的上环 片由凸处的凸脊与上环片中间的凹沟控制进退方向,进退幅度由大炉圈上的螺杆与上环片 两边的齿控制。上环片的内齿压在下环片的两边,相邻上、下环片内弧有重叠部分。环片的 厚度2-3mm为宜,与大炉圈凸处的高相同,下环片放置在大炉圈上与凸处持平,放置上环片 后,上、下环片之间缝隙最小。大炉圈凸处的凸脊及凹处的凸起点的高与环片厚度相同为 宜,这样上环片上面的高出部分的高在3mm左右,在与锅相靠的部位的斜切面基本无漏气 口,下环片无此情况。大炉圈外圆内设螺栓,除螺杆控制上环片的进退幅度,另设有铁片压控与之相邻 的上下环片。控制环片进退的把有连杆式、环式。设置有八个环片的万用炉圈可用连杆式控制 把。连杆式把由连片、连把构成,每个连片连接两个环片,每个连把连接两个连片。连把与 连片都有螺杆滑动的缝隙,这样两个连把便控制了八个环片。环式把则不论环片多少,更为 理想,环式把中有与环片数相同的布置均勻的缝隙,供环片上螺杆滑动,缝隙从外圆斜至内 圆,宽比环片上螺杆的直径略大,环的外圆半径与内圆半径之差为环片进退的幅度。关于近似炉圈以八环片、炉圈内圆直径变幅在22-32cm为常用炉圈。环片内圆半 径选用15cm,并把环片内齿处由外而内2-3cm(下环片2cm,上环片3cm)切去l-0mm。形成 的内圆直径在^-32cm近似炉圈,可以为是标准炉圈。形成的内圆直径在22-28cm的近似 炉圈,在上、下环片交叉处有小缝隙,但使用内圆直径在22-28cm的炉圈时多为直壁锅或烧 水壶,节煤柴、省时效果更为明显,对比节省时间30% 50%,小缝隙基本无漏烟味的情况。具体实施方案万用炉圈由四部分构成1、放置环片、螺栓的大炉圈;2、使炉圈内 圆直径变化的环片;3、控制上、下环片进退幅度的螺栓及连接用螺栓;4、控制环片进退的 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万用炉圈包括大炉圈、两边平行的环片、螺栓、控制环片进退的把。其特征是:炉圈的内圆直径可根据需要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万用炉圈包括大炉圈、两边平行的环片、螺栓、控制环片进退的把。其特征是炉圈 的内圆直径可根据需要控制。2.大炉圈的上面有凹处与凸处,凹凸处都放置环片,在凹处的正中有凸起点,在凸处中 间有凸脊。靠大炉圈外圆内均勻设置与环片数量相同的螺栓。3.环片分上环片、下环片两种,环片上面中间都有螺栓,与控制机关相连,环片的厚度 与大炉圈凸处的高相同,下环片放置在大炉圈的凹处后与凸处持平。上环片与下环片的内、 外圆半径相同,两边平行,边距相同。上环片下面的中间设有凹沟,两边有齿。下环片下面 的中间有凹槽。设置在大炉圈凹处的下环片,由凹处两边的立壁与下环片的两边控制进退 方向,进退幅度由凹处的凸起点及下环片中间的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悦斌
申请(专利权)人:杨悦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