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阻力乌贼放流标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59669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低阻力乌贼放流标记,其具有固定片,固定片为柳叶形片状结构;固定片的中心附近制有连接环;连接环与连接器的连接孔相连接;连接器的自由端制有外罩,并且该外罩能在外力的作用下向连接孔端翻转呈伞状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工艺简单、使用方便、对乌贼伤害小、在水中阻力低的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乌贼放流标记,尤其涉及低阻力乌贼放流标记
技术介绍
头足类在沿海分布很广,是一类经济价值很高的传统渔业种类。由于过度捕捞和 生态恶化,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先后出现了衰退现象。上世纪八十年代有报道李星颉等 对曼氏无针乌贼资源及增殖的初步研究,而国外有对商乌贼的生物学及养殖方面的报道。 在进行野生曼氏无针乌贼的驯化养殖过程中,在驯化养殖二至三代后,野生乌贼开始适应 人工 驯养环境,从而能够达到规模化生产的目的,并且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为增殖放流奠 定了基础。为恢复我国曼氏无针乌贼的自然资源,近年来浙江海洋学院突破了曼氏无针乌 贼的人工繁育技术,并从2006年起开展了资源增殖放流试验工作。然而,缺乏有效的放流 对象的识别手段。因此需要一种适应性强的放流标记,以利于评价放流效果,推动海洋渔业 的可持续发展。现有的鱼类标记标牌虽然能达到标记的效果,但是其可识别行和流体动力 结构较差,易影响标记生物的正常生活,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使用方便、对乌贼伤害小、在 水中阻力低的低阻力乌贼放流标记。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低阻力乌贼放流标记,其具有固定片,固定片为柳叶形片状 结构;固定片的中心附近制有连接环;连接环与连接器的连接孔相连接;连接器的自由端 制有外罩,并且该外罩能在外力的作用下向连接孔端翻转呈伞状结构。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固定片为弧形。外罩在工作状态下,顶角为120°至170°。连接器为塑料或硅橡胶或金属。由于本专利技术低阻力乌贼放流标记采用了固定片为柳叶形片状结构;固定片的中心 附近制有连接环;连接环与连接器的连接孔相连接;连接器的自由端制有外罩,并且该外 罩能在外力的作用下向连接孔端翻转呈伞状等结构,其具有工艺简单、使用方便、对乌贼伤 害小、在水中阻力低的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标号说明固定片1、连接环11、尖端12、连接器2、连接孔21、外罩22、外套膜3、海螵蛸4。实施例参照图1至图2,低阻力乌贼放流标记,其 具有固定片1,固定片1为柳叶 形片状结构;固定片ι的中心附近制有连接环11 ;连接环11与连接器2的连接孔21相连 接;连接器2的自由端制有外罩22,并且该外罩22能在外力的作用下向连接孔21端翻转 呈伞状结构。固定片1为弧形。外罩22在工作状态下,顶角为120°至170°,本实施例优选 130°。该范围的顶角既能达到低阻力的效果,又不易因水的冲刷而再次外翻。连接器2为硅橡胶。连接器2的外罩22与连接环11之间的杆状部分刻有识别 码。也可以采用将具有识别符号的软管或圆环套装在上述外罩22与连接环11之间的杆状 部分,也能达到携带标记信息的效果。柳叶形片状结构的固定片1能减少与植入周围组织的摩擦,减小对乌贼的损伤。 与传统的放流标记不同,传统放流标记将带有识别符号的标记条连接在鱼类的鳍条或肌肉 组织,标签一般挂在体外,因此,会增大被标记对象在水中游动的阻力,会引起游速减慢而 被其他鱼类捕食而间接影响到标记效果。本专利技术具有呈伞状结构的外罩22能减小标签的 阻力,从而降低由于放流标记的植入而对乌贼行为习性的影响,并且,识别条码位于环境相 对稳定的伞状结构的外罩22的内侧,不易因摩擦而造成信息模糊。连接器2为硅橡胶。不 易被海水腐蚀,并且具有弹性、适于大批量生产。尽管已结合优选的实施例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任何本领域 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能够对在这里列出的主题实施各种改 变、同等物的置换和修改,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当视所提出的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低阻力乌贼放流标记,其特征是:具有固定片(1),所述的固定片(1)为柳叶形片状结构;所述的固定片(1)的中心附近制有连接环(11);所述的连接环(11)与连接器(2)的连接孔(21)相连接;所述的连接器(2)的自由端制有外罩(22),并且该外罩(22)能在外力的作用下向所述的连接孔(21)端翻转呈伞状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低阻力乌贼放流标记,其特征是具有固定片(1),所述的固定片(1)为柳叶形片状结构;所述的固定片(1)的中心附近制有连接环(11);所述的连接环(11)与连接器(2)的连接孔(21)相连接;所述的连接器(2)的自由端制有外罩(22),并且该外罩(22)能在外力的作用下向所述的连接孔(21)端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常文李继姬郭宝英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