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粉搅拌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58496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湿粉搅拌机。构成包括电机(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桶状的混料容器(2)和至少一个设置在混料容器(2)内的混料转子(1),混料转子(1)经传动轴(5)与电机(4)连接;所述的混料容器(2)的上开口处设有带阀门(7)的进水管(6)。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混料容器上设置有带阀门的进水管进行加水替代人工加水的方式,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降低了工人的工作量;而且,这样的加水方式使得工人不需要一直处在工作状态的搅拌机旁边,避免工人受到伤害。另外具有转子叶片的混料转子能使搅拌效果更加理想。(*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搅拌机,特别是一种湿粉搅拌机
技术介绍
搅拌机一般用于对质地较软的物质进行破碎、以及再同沙子等料拌和。而现有 的搅拌机在搅拌时加水采用人工拿着橡皮水管进行加水,使得工人的工作量较大;另外 工人因拿着橡皮水管需要一直在搅拌机旁边,而搅拌机是敞开的,搅拌机在工作状态时 可能会使靠近搅拌机的工人受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湿粉搅拌机。本技术可降低工人的工作 量和避免工人受到伤害。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湿粉搅拌机,包括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 个桶状的混料容器和至少一个设置在混料容器内的混料转子,混料转子经传动轴与电机 连接;所述的混料容器的上开口处设有带阀门的进水管。前述的湿粉搅拌机中,所述的混料转子上设有转子叶片。前述的湿粉搅拌机中,所述的混料转子有2个或3个。前述的湿粉搅拌机中,所述混料容器底部设有支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在混料容器上设置有带阀门的进水管进行加 水替代人工加水的方式,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降低了工人的工作量;而且,这样的 加水方式使得工人不需要一直处在工作状态的搅拌机旁边,避免工人受到伤害。另外具 有转子叶片的混料转子能使搅拌效果更加理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混料转子,2-混料容器,3-支脚,4-电机,5-传动轴, 6_进水管,7-阀门,8-转子叶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 型限制的依据。实施例。一种湿粉搅拌机,构成如图1所示,包括电机4,特点是还包括一 个桶状的混料容器2和至少一个设置在混料容器2内的混料转子1,混料转子1经传动轴 5与电机4连接;所述的混料容器2的上开口处设有带阀门7的进水管6 ;所述的混料转 子1上设有转子叶片8 ;所述的混料转子1有2个或3个;所述混料容器2底部设有支脚 3。 本技术通过电机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带动混料转子进行转动,实现对 物料的搅拌,在搅拌的同时需要加水,可通过阀门控制加水量。本技术具有操作简 单和使用方便的特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湿粉搅拌机,包括电机(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桶状的混料容器(2)和至少一个设置在混料容器(2)内的混料转子(1),混料转子(1)经传动轴(5)与电机(4)连接;所述的混料容器(2)的上开口处设有带阀门(7)的进水管(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粉搅拌机,包括电机(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桶状的混料容器(2)和 至少一个设置在混料容器(2)内的混料转子(1),混料转子(1)经传动轴(5)与电机(4) 连接;所述的混料容器(2)的上开口处设有带阀门(7)的进水管(6)。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嵇兴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湖磨抛光磨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