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金霞专利>正文

治疗失眠、神经衰弱的中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54361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治疗失眠、神经衰弱的中药,选取的原料药材及其重量组份分别是:炒枣仁30份、百合35份、茯苓8份、浮小麦60份、银胡8份、生芍15份、生龙骨10份、生牡蛎10份、川芎9份、莲子仁6份、炙甘草6份、枣肉10份,其制剂包括临床上可以接受的适合内服应用的所有剂型,首选散剂、汤剂、口服液制剂。本发明专利技术选取的原料药材,诸药共用,具有安神定志、化痰解郁、柔肝清肝、育养心神的功效。本发明专利技术疗效确切、治疗成本低廉、无任何毒副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 及一种治疗失眠、神经衰弱的中药
技术介绍
神经衰弱是一种功能障碍性病症。临床表现繁多,如经常感到精力不足,萎靡 不振、不能用脑、脑力迟钝,学习工作中注意力不能集中,工作效率显著减退,即使是 充分休息也不能消除疲劳感。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精神因素是造成神经衰弱的主因。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的 活动,在机体各项活动中起主导作用。而大脑皮质的神经细胞具有相当高的耐受性, 一般情况下;并不容易引起神经衰弱或衰竭。在紧张的脑力劳动之后;虽然产生了疲 劳,但稍事休憩或睡眠后就可以恢复,但是,强烈紧张状态的神经活动,一但超越耐受 极限,就可能产生神经衰弱。神经衰弱症状繁多,病程迁延,得病后短期内能药到病除者甚少。治疗神经衰 弱的方法分为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康复治疗、中医治疗等等。中国专利号为200810050212.5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中《治疗神经衰弱疾病的 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选取的原料药物为灵芝、五味子,加乙醇浸渍、滤过,药渣压 榨,压制成胶丸即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安神定志、化痰解郁、柔肝清肝、育养心神功 效的中药制剂,针对惊恐失眠、神经衰弱、夜寐不安具有良好疗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治疗失眠、神经衰弱的中药,选取的原料药材及其重量组份分别 是炒枣仁30份、百合35份、茯苓8份、浮小麦60份、银胡8份、生芍15份、生龙骨 10份、生牡蛎10份、川芎9份、莲子仁6份、炙甘草6份、枣肉10份,其制剂包括临床 上可以接受的适合内服应用的所有剂型,首选散剂、汤剂、口服液制剂。本专利技术选取的原料药材,诸药共用,具有安神定志、化痰解郁、柔肝清肝、育 养心神的功效。本专利技术疗效确切、治疗成本低廉、无任何毒副作用。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治疗失眠、神经衰弱的中药,选取的原料药材及其重量组份 分别是炒枣仁30份、百合35份、茯苓8份、浮小麦60份、银胡8份、生芍15份、生 龙骨10份、生牡蛎10份、川芎9份、莲子仁6份、炙甘草6份、枣肉10份,其制剂包 括临床上可以接受的适合内服应用的所有剂型,首选散剂、汤剂、口服液制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失眠、神经衰弱的中药,其特征在于:选取的原料药材及其重量组份分别是:炒枣仁30份、百合35份、茯苓8份、浮小麦60份、银胡8份、生芍15份、生龙骨10份、生牡蛎10份、川芎9份、莲子仁6份、炙甘草6份、枣肉10份,其制剂包括临床上可以接受的适合内服应用的所有剂型,首选散剂、汤剂、口服液制剂。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治疗失眠、神经衰弱的中药,其特征在于选取的原料药材及其重量组份分 别是炒枣仁30份、百合35份、茯苓8份、浮小麦60份、银胡8份、生芍15份、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金霞
申请(专利权)人:吴金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