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系统化培养微藻的光生物反应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5154049 阅读:2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系统化培养微藻的光生物反应器。它包含并联平行管道组、控制阀、pH值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水雾喷淋器、液位报警器、管道泵、进气管、排气管、进料管、卸料管、培养基管、微孔管道、贮液罐、冷热交换器、控制台、支架、照明设施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管道组、阀门有效闭合连接在一起,解决了微藻培养过程中积增大的同时比表面积也可增大,占地面积小,有效利用立体空间,气体交换更充分,利用率增加,在培养过程中温度、pH值、培养基浓度、光照强度等参数能实时调控,给微藻生长代谢提供最佳适宜条件,能有效缩短养殖时间,避免外界敌害生物的危害,降低生产成本,该反应器可用于连续或半连续微藻细胞培养,生产微藻蛋白、生物柴油或水产饵料等产品。(*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微藻生物工程
,具体地说是一种系统化培养微藻的光生物反应器
技术介绍
微藻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资源,具有分布广泛、生物量大、光合作用效率高、环 境适应能力强、生长周期短、产量高等突出特点。微藻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将提供新的资源, 如微藻蛋白、生物柴油或水产饵料等。 但是,自然界中的微藻资源分布广,种类多。微藻资源的开发,需要单种化、系统化 进行。目前,微藻资源开发主要采用光生物反应器进行。 光生物反应器有圆柱状光生物反应器、长方体光生物反应器、立方体光生物反应 器、球冠体光生物反应器、球体光生物反应器、螺旋管道光生物反应器、平行管道光生物反 应器、跑道式光生物反应器等。但是,由于这些反应器的规模小、体积有限,比表面积小,占 地面积广,气体交换不充分,利用率低,在培养过程中温度、pH值、溶解氧、培养基浓度、光照 强度等参数难以实时调控,不能给微藻生长代谢提供适宜条件。 因此,在保障有效增大反应器体积的前提下,如何控制表面积、透光率、气体解析、 温度、光强度、pH值、溶解氧、培养基浓度,如何提高生物量,提高培养效率,成为微藻生物工 程技术的核心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系统化培养微藻的光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由管道组、阀门、条件控制器、贮液罐和控制台构成;管道组包括并联平行管道组、进气管、微孔管道、培养基管、排气管;并联平行管道一端与管道泵相连,另一端与贮液罐相连,管道泵与贮液罐进料管相连,在管道泵与贮液罐间连接卸料管,贮液罐内安装盘状微孔管,微孔管在与进气管相连,另一端与过滤空气管道连接;培养基管位于贮液罐进口处;阀门包含进气阀、气体止回阀、紧急开关、出料阀关、取样阀、卸料阀、排污阀;卸料阀位于管道泵后方,在管道泵与并联平行管道间安装排污阀,并联平行管道组的末端设置有排气阀,在并联平行的管道上方安装水雾喷雾阀,在贮液罐的底部与并联平行的管道间安装出料阀...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系统化培养微藻的光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由管道组、阀门、条件控制器、贮液罐和控制台构成;管道组包括并联平行管道组、进气管、微孔管道、培养基管、排气管;并联平行管道一端与管道泵相连,另一端与贮液罐相连,管道泵与贮液罐进料管相连,在管道泵与贮液罐间连接卸料管,贮液罐内安装盘状微孔管,微孔管在与进气管相连,另一端与过滤空气管道连接;培养基管位于贮液罐进口处;阀门包含进气阀、气体止回阀、紧急开关、出料阀关、取样阀、卸料阀、排污阀;卸料阀位于管道泵后方,在管道泵与并联平行管道间安装排污阀,并联平行管道组的末端设置有排气阀,在并联平行的管道上方安装水雾喷雾阀,在贮液罐的底部与并联平行的管道间安装出料阀和取样阀,在贮液罐进口处安装培养基管阀;条件控制器包含温度传感器、pH值传感器、光照传感器、冷热交换器、管道泵、液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pH值传感器、冷热交换器、液位传感器都安装在贮液罐内,并连接到控制台;贮液罐罐口处设置有培养基管、进气管、气体止回阀;底部中心点设置出料管和取样阀,出料管直接与并联平行管道组最上方管道相连。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文伟刘建国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爱尔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