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实现连续性培养的光生物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397015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2 1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实现连续性培养的光生物反应装置,它包括反应器和进出液管路;所述反应器包括至少一个中空结构的中间柱体,所述中间柱体的顶端螺栓连接有顶盖,其底端密封有底盖;所述顶盖开有顶盖排气孔和支进液孔;所述中间柱体的外侧设置有LED灯管,所述LED灯管通过支架与所述中间柱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LED灯管连接有LED功率可调开关;所述中间柱体的内部设置有pH检测电极和温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备结构简单,光能利用率高,培养与采收简便,能够实现大规模工厂化生产。(*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实现连续性培养的光生物反应装置
本技术涉及底栖微藻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实现连续性培养的光生物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底栖微藻种类繁多,其藻细胞内普遍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12、硫氨素、核黄素、吡多醇生物素、肌醇、叶酸、泛酸钙和烟酸等,部分底栖微藻中高产DHA( 二十二碳六烯酸)、EPA( 二十碳五烯酸)等不饱和脂肪酸。随着底栖微藻的研宄进一步深入,其在现代食品、药品以及高档水产品培养中,越来越占有重要的地位。 底栖微藻在自然环境下,一般分布生长在水体底部,接受自然光照不足、光能利用率低,水体CO2含量少,使得其光合作用的能力非常有限,因此其生长速度极其缓慢。底栖微藻早期应用于水产养殖的苗种培育阶段,传统的培养方法是利用开放的水泥池,其生产效率低、操作不便、人工成本高、培养过程中极易被杂藻与外源水生生物污染,这也成为底栖微藻单一藻种高密度培养所面临的最大问题。由于早期人们对底栖微藻的商业价值认识不多,传统的底栖微藻培养主要用于水产贝类养殖以及早期育苗育种,其推广应用具有区域性和季节性特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实现连续性培养的光生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器和进出液管路;所述反应器包括至少一个中空结构的中间柱体,所述中间柱体的顶端螺栓连接有顶盖,其底端密封有底盖;所述顶盖开有顶盖排气孔和支进液孔;所述进出液管路包括进液主路,所述进液主路连接有数量与所述中间柱体数量一致的进液支路,所述进液支路与所述顶盖上的支进液孔连接,所述进液支路上设置有进液支路阀门;所述底盖的圆心处设置有支出液孔,所述支出液孔连接有出液支路;所述出液支路连接有出液主路,所述出液主路连接至藻液收集罐;所述底盖在所述支出液孔的周边设置有多个进气孔;所述进气孔的下面连接有进气管路;所述中间柱体的外侧设置有LED灯管,所述LED...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实现连续性培养的光生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器和进出液管路;所述反应器包括至少一个中空结构的中间柱体,所述中间柱体的顶端螺栓连接有顶盖,其底端密封有底盖;所述顶盖开有顶盖排气孔和支进液孔;所述进出液管路包括进液主路,所述进液主路连接有数量与所述中间柱体数量一致的进液支路,所述进液支路与所述顶盖上的支进液孔连接,所述进液支路上设置有进液支路阀门;所述底盖的圆心处设置有支出液孔,所述支出液孔连接有出液支路;所述出液支路连接有出液主路,所述出液主路连接至藻液收集罐;所述底盖在所述支出液孔的周边设置有多个进气孔;所述进气孔的下面连接有进气管路;所述中间柱体的外侧设置有LE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爱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