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根苗专利>正文

一种夜光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53669 阅读:3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夜光标,其包括一浮标体、一浮标尾以及一浮现段,其中,所述浮标尾以及浮现段分别安装于浮标体的两端;所述浮现段呈中空结构;所述浮标体的上端设有一发光体,该发光体收容于中空的浮现段内;于该浮标体内进一步设有电极以及电池;所述电池通过电极与发光体电性连接并使发光体发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夜光标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无需额外照明设备等诸多优点,且该夜光标能满足垂钓者在白天和夜晚都能使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夜光标
本技术涉及一种钓鱼用品,具体涉及一种钓鱼用的夜光标。
技术介绍
垂钓是人们普遍喜欢一种休闲方式,而我国江河湖泊及水库占有较大面积,这 给垂钓者提供了极其方便的条件。由于鱼类有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所以钓鱼的最好时 间在夜晚。然而,夜晚垂钓需要用灯光照射鱼标,从而来判断鱼是否咬钩,这样就给垂钓 者带来了不便。而为了增加鱼标的反射强度,需要在其表面涂覆有反光材料,使得该鱼 标在日光较强时不易看清,也不易判断鱼儿是否咬钩,因此,该鱼标只能适用于夜晚使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的夜光标,以克服现有技术 中的所 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夜光 标,该夜光标能满足垂钓者在白天和夜晚都能使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夜光标,其包括一浮标 体、一浮标尾以及一浮现段,其中,所述浮标尾以及浮现段分别安装于浮标体的两端; 所述浮现段呈中空结构;所述浮标体的上端设有一发光体,该发光体收容于中空的浮现 段内;于该浮标体内进一步设有电极以及电池;所述电池通过电极与发光体电性连接并 使发光体发光。本技术的夜光标还可设置为于所述浮现段上设有若干发光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夜光标结构简 单,设计合理,携带方便,重量轻,体积小,成本低,效果好,不但白天可以使用,而 且解决了垂钓者在夜钓时不易观察浮标动静的困难,也解决了夜钓需要额外照明设备的 困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夜光标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夜光标的浮标体发光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夜光标的浮标体未发光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夜光标的浮标体拆开时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夜光标,其包括一浮标体1、一浮标尾2以及一浮现段3。其中,所述浮标体 1可以采用杉木或者芦苇等材料制成。所述浮标尾2以及浮 现段3分别安装于浮标体1的两端。所述浮标尾2—端呈一尖状结构。所述浮现段3呈 中空结构,于其上设有若干发光圈31,而该发光圈31可以设置为不同的形状以及颜色, 从而产生不同的形状和颜色光亮。本技术的夜光标的最大改良之处在于于所述浮标体1的上端设有一发光 体11,于发光体11内设有一发光材料丝110。该发光体11收容于中空的浮现段3内。 于该浮标体1内进一步设有电极12以及电池13 ;所述电池12通过电极13与发光体11 电性连接并使发光体11发光。当发光体11发光时,透过发光材料丝110而形成光亮。 而平时不用时,只需将电池12倒装一下(如图3所示),浮标就不发亮光,故可节省电 池12使用寿命。所述浮标体1由上半身17以及下半身18组成,所述上半身17以及下 半身18通过螺纹19连接,从而使该浮标体1可拆卸从而来安装电池12。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创作,凡在本 创作的精神及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创作的保护 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夜光标,其包括一浮标体、一浮标尾以及一浮现段,其中,所述浮标尾以及浮现段分别安装于浮标体的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现段呈中空结构;所述浮标体的上端设有一发光体,该发光体收容于中空的浮现段内;于该浮标体内进一步设有电极以及电池;所述电池通过电极与发光体电性连接并使发光体发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夜光标,其包括一浮标体、一浮标尾以及一浮现段,其中,所述浮标尾以及 浮现段分别安装于浮标体的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现段呈中空结构;所述浮标体的 上端设有一发光体,该发光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根苗
申请(专利权)人:金根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