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兽医器具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兽用驱虫药缓释器。
技术介绍
寄生虫病是牧区常见病,发病率高、传染快,丙硫苯咪唑是治疗动物寄生虫病较为 有效的药物,但是,通常的给药方式并不理想,往往在体内释放的时间段,会浪费人力物力, 而且,给药的量也不均匀,会影响治疗效果。 公告号CN2231915,公告日1996.07.31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布了一种驱虫药瘤 胃控释器,该技术是涉及一种容载兽药并能控制其释放速率的器具,由筒体、药柱和 筒盖组成,筒体内设有弹簧和活塞,药柱放在活塞上,筒体后端有负压孔,筒盖中央有释药 孔,筒盖两侧有对称翅,给动物投服后,通过瘤胃液的溶蚀,在弹簧的推动作用下,使驱虫药 均匀恒定地释放,药效维持时间长,驱虫效果好。但是,该技术的对称翅在体内易划伤 瘤胃,在排出体外时,也存在困难,也会剌激划伤动物身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驱虫药瘤胃控释器易划伤身体、不易排出体外等不 足,提供了一种对身体剌激小、易排出体外的一种兽用驱虫药缓释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一种兽用驱虫药缓释器,包括有筒体外壳,筒体外壳顶端设置有缓释孔、筒体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兽用驱虫药缓释器,包括有筒体外壳,筒体外壳顶端设置有缓释孔(1)、筒体腔内设置有药柱(3),药柱(3)下部依次设置有推板(4)、弹簧(5),最下端设置有负压孔(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外壳上端外部还连接设置有一对球形翅(2),球形翅(2)嵌入到筒体空腔内壁,并和内壁平齐,所述的推板(4)两端内部各设置有一个可以弹出的针尖(7),所述的针尖(7)的长度设置为弹出后和筒体外壳壁平齐。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兽用驱虫药缓释器,包括有筒体外壳,筒体外壳顶端设置有缓释孔(1)、筒体腔内设置有药柱(3),药柱(3)下部依次设置有推板(4)、弹簧(5),最下端设置有负压孔(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外壳上端外部还连接设置有一对球形翅(2),球形翅(2)嵌入到筒体空腔内壁,并和内壁平齐,所述的推板(4)两端内...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