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秀珍专利>正文

一种留置针固定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146752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留置针固定保护装置,属于医疗器械的改进,包含有托板(1),托板(1)的一侧依次固定设置有手腕固定带(4)、针头固定带(3)和手指固定带(2),在上述三个固定带的前端及托板(1)底部分别设置有对应的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留置针固定保护装置,解决了患儿在玩耍过程中造成留置针松动导致针眼过大从而造成感染和肝素帽污染的问题,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留置针固定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在小儿内科医护人员的共作中常常面临这样的问题,2-5岁的患儿在手背部置入 留置针后,由于孩子好动,经常会污染留置针,如果患儿活动过度,就会造成针眼过大,诱发 穿剌点处皮肤感染;另外,患儿在玩耍的时候可能弄脏留置针,污染肝素帽或弄掉肝素帽, 从而不得不重新更换留置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留置针固定保护装置,解决了患儿在玩耍过程中造成留置针 松动导致针眼过大从而造成感染和肝素帽污染的问题,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包含有托板,托板的一侧依次固定设置有手腕固定带、针头固定带和手指固定带, 在上述三个固定带的前端及托板底部分别设置有对应的固定装置; 所述的托板在手腕固定带所在的一端具有斜度。 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患儿打针时手腕固定带和手指固定带将其手固 定在托板上,可以清楚观察针头及输液情况,输液结束后,将针头固定带绕过患儿手背固定 在托板底部,这样有效地保护了留置针,避免了针眼松动过大及污染肝素帽的情况出现,另 外,根据人的生理情况将托板设计成手腕固定带所在的一端具有坡度,使得患儿手腕固定 在托板上时更加舒适。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所示,具有坡度的托板1 一侧依次固定设置有手腕固定带4、针头固定带3和 手指固定带2,在上述三个固定带的前端及托板1底部分别设置有对应的粘扣,为了提高患 儿的舒适度,可以在托板1上用薄海绵铺垫。 本技术中手腕固定带4、针头固定带3及手指固定带2均采用不带弹性、透气 性良好、长时间接触对儿童皮肤无影响的材料制成,如棉布等,所说的固定装置可以是多种 形式,只要能实现将三个固定带固定在托板1上并可以随时解除固定即可,为方便起见,本 实施例中使用粘扣作为固定装置。 为简单起见,在制作本实施例时,首先选取尺寸合适并具有一定斜度的托板l,在 托板1上铺垫薄海绵,剪裁与托板1等宽的棉布条将薄海绵包裹在托板1上并固定,将棉布条的另一头靠近托板1方向截取足够包住患儿手部的长度,从其长度方向剪裁成前、中、后 三条分别作为手腕固定带4、针头固定带3及手指固定带2,在三条固定带的前端和托板1 底部固定对应的粘扣即可。 在给患儿输液时,使用手腕固定带4和手指固定带2将患儿手部牢牢固定在托板1 上,留出留置针的空间便于观察输液情况,输液结束后,将针头固定带3绕过患儿手背固定 在托板1底部,将留置针头覆盖,有效固定了留置针头,并且避免其受到污染或出现松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留置针固定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托板(1),托板(1)的一侧依次固定设置有手腕固定带(4)、针头固定带(3)和手指固定带(2),在上述三个固定带的前端及托板(1)底部分别设置有对应的固定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留置针固定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托板(1),托板(1)的一侧依次固定设置有手腕固定带(4)、针头固定带(3)和手指固定带(2),在上述三个固定带的前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秀珍朱桂菊
申请(专利权)人:张秀珍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