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术中留置针防脱固定板,包括用于提供刚性支撑的硬质底板,硬质底板上设有软质保护层,沿硬质底板的长度方向设置至少两对用于将手及手腕固定在软质保护层上的粘贴子母扣。硬质底板能够限制手部的关节活动范围。软质保护层一方面避免手直接固定在硬质底板上易造成的皮肤磨损和压伤,另一方面能与手部皮肤紧密贴合,与硬质底板配合在一起能起到更加良好的对手部关节活动进行限制的作用。采用粘贴子母扣不仅固定的松紧程度好调节,而且能避免对手背压迫、阻碍手部血液循环的现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专人专用,能预防交叉感染,其使用方便、实用性强、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易于批量化大规模生产,适于在临床上推广应用。(*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术中留置针防脱固定板
本技术属于医疗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术中留置针防脱固定板。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在较短时期内需要多次输液的患者,医护人员经常使用留置针对其进行输液,能够避免多次扎针给病人带去的痛苦和不便,也便于医护人员操作,减少工作量。但是在使用留置针过程中,由于留置针停留在病人血管内的时间很长,由于病人手部的活动,经常造成留置针的移位或脱出,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创伤,尤其是给小孩子使用留置针时,由于小孩子好动,留置针的移位或脱出的风险更高。目前还没有既简单实用又能有效避免留置针的移位或脱出的医疗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术中留置针防脱固定板,既简单实用又能有效避免留置针的移位或脱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术中留置针防脱固定板,包括用于提供刚性支撑的硬质底板,硬质底板上设有软质保护层,沿硬质底板的长度方向设置至少两对用于将手及手腕固定在软质保护层上的粘贴子母扣。所述的硬质底板和软质保护层沿其长度方向分为手掌固定部分和手腕固定部分,且手掌固定部分的宽度大于手腕固定部分的宽度。所述的硬质底板的手掌固定部分设置至少一对粘贴子母扣,所述的硬质底板的手腕固定部分设置至少一对粘贴子母扣。按照手掌固定部分和手腕固定部分的尺寸将术中留置针防脱固定板分为大号、中号和小号,具体尺寸为:大号:手掌固定部分长9?12cm、宽8?IOcm,手腕固定部分长4?8cm,宽5?7cm ;中号:手掌固定部分长6?9cm、宽5?8cm,手腕固定部分长4?6cm,宽4?6cm ;小号:手掌固定部分长3?6cm、宽3?5cm,手腕固定部分长2?4cm,宽2?4cm。所述的大号、中号和小号的术中留置针防脱固定板的粘贴子母扣的尺寸具体为:大号:设置在手掌固定部分的粘贴子扣和母扣的长度均为12?16cm、宽度均为I?2cm,设置在手腕固定部分的粘贴子扣和母扣的长度均为8?10cm、宽度均为I?2cm ;中号:设置在手掌固定部分的粘贴子扣和母扣的长度均为8?12cm、宽度均为0.8?1.5cm,设置在手腕固定部分的粘贴子扣和母扣的长度均为6?8cm、宽度均为0.8?1.5cm ;小号:设置在手掌固定部分的粘贴子扣和母扣的长度均为4?8cm、宽度均为0.5?Icm,设置在手腕固定部分的粘贴子扣和母扣的长度均为3?6cm、宽度均为0.5?Icm0所述的手掌固定部分的长度方向的对称轴与硬质底板长度方向的对称轴重合,所述的手腕固定部分的长度方向的对称轴与硬质底板长度方向的对称轴重合。所述的硬质底板和软质保护层的四周采用圆弧过渡。所述的硬质底板的材质包括硬纸板、硬塑料板或金属板。所述的软质保护层的材质包括医用的防压贴、海绵、人造棉或棉花。所述的软质保护层的厚度为0.5?1cm。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术中留置针防脱固定板,包括硬质底板、软质保护层和粘贴子母扣,其中硬质底板起支撑作用,能够限制手部的关节活动范围,防止因手部活动而造成的留置针位移或脱出。软质保护层一方面对皮肤起保护作用,避免手直接固定在硬质底板上容易造成的皮肤磨损和压伤现象,另一方面由于其质软,能够与手和手腕处皮肤紧密贴合,因此软质保护层与硬质底板配合在一起,能够起到更加良好的对手部关节活动进行限制的作用。而采用粘贴子母扣这种固定方式,不仅固定的松紧程度好调节,而且能够避免出现由松紧带等固定方式造成的对手背压迫、阻碍手部血液循环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术中留置针防脱固定板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做到专人专用,能够预防交叉感染,而且使用方便。因此本技术提供的术中留置针防脱固定板既简单实用又能有效避免留置针的移位或脱出,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易于批量化大规模生产,十分适于在临床上推广应用,能够降低患者受意外伤害的风险,同时医院可以通过合理收费获得一定收益。进一步的,本技术提供的术中留置针防脱固定板分为手掌固定部分和手腕固定部分,并设有大、中、小三个型号,能够良好的适应手掌和手腕处的形状,并且能够满足不同胖瘦程度的成人及儿童的需求。并且在手掌固定部分和手腕固定部分各至少设置一对粘贴子母扣,能够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进一步的,本技术提供的术中留置针防脱固定板的硬质底板和软质保护层的四周采用圆弧过渡,能够消除尖端过渡对病人造成意外划伤等伤害的风险。而且硬质底板和软质保护层的材质廉价易得,使得本技术还具有成本低廉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为硬质底板,2为软质保护层,3为粘贴子母扣,4为手掌固定部分,5为手腕固定部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本技术包括用于提供刚性支撑的硬质底板1,硬质底板I上设有软质保护层2,硬质底板I和软质保护层2的四周采用圆弧过渡。硬质底板I的材质包括硬纸板、硬塑料板或金属板。软质保护层2的材质包括医用的防压贴(m印ilex牌)、海绵、人造棉或棉花。软质保护层2的厚度为0.5?1cm。硬质底板I和软质保护层2沿其长度方向分为手掌固定部分4和手腕固定部分5,且手掌固定部分4的宽度大于手腕固定部分5的宽度。手掌固定部分4和手腕固定部分的5长度方向的对称轴均与硬质底板I长度方向的对称轴重合。硬质底板I的手掌固定部分4和手腕固定部分5至少各设置一对用于将手及手腕固定在软质保护层上的粘贴子母扣3。按照手掌固定部分4、手腕固定部分4和粘贴子母扣3的尺寸将术中留置针防脱固定板分为大号、中号和小号,具体尺寸为:大号:手掌固定部分长9?12cm、宽8?IOcm,手腕固定部分长4?8cm,宽5?7cm ;设置在手掌固定部分的粘贴子扣和母扣的长度均为12?16cm、宽度均为I?2cm,设置在手腕固定部分的粘贴子扣和母扣的长度均为8?10cm、宽度均为I?2cm ;中号:手掌固定部分长6?9cm、宽5?8cm,手腕固定部分长4?6cm,宽4?6cm ;设置在手掌固定部分的粘贴子扣和母扣的长度均为8?12cm、宽度均为0.8?1.5cm,设置在手腕固定部分的粘贴子扣和母扣的长度均为6?8cm、宽度均为0.8?1.5cm ;小号:手掌固定部分长3?6cm、宽3?5cm,手腕固定部分长2?4cm,宽2?4cm ;设置在手掌固定部分的粘贴子扣和母扣的长度均为4?8cm、宽度均为0.5?1cm,设置在手腕固定部分的粘贴子扣和母扣的长度均为3?6cm、宽度均为0.5?1cm。本技术在使用时:将留置针插入患者手背血管后,将粘贴子母扣3打开,将软质保护层垫于患者手及手腕下方并调整至合适位置,使手掌固定部分位于患者手掌下方,手腕固定部分位于患者手腕下方,然后将粘贴子母扣粘贴住,粘贴的松紧程度为:使手腕和手掌与软质保护层紧密相贴,同时手腕和手背无粘贴子母扣的压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术中留置针防脱固定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提供刚性支撑的硬质底板(1),硬质底板(1)上设有软质保护层(2),沿硬质底板(1)的长度方向设置至少两对用于将手及手腕固定在软质保护层(2)上的粘贴子母扣(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术中留置针防脱固定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提供刚性支撑的硬质底板(1),硬质底板(I)上设有软质保护层(2 ),沿硬质底板(I)的长度方向设置至少两对用于将手及手腕固定在软质保护层(2 )上的粘贴子母扣(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术中留置针防脱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硬质底板(I)和软质保护层(2)沿其长度方向分为手掌固定部分(4)和手腕固定部分(5),且手掌固定部分(4)的宽度大于手腕固定部分(5)的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术中留置针防脱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硬质底板(I)的手掌固定部分(4)设置至少一对粘贴子母扣(3),所述的硬质底板(I)的手腕固定部分(5)设置至少一对粘贴子母扣(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术中留置针防脱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按照手掌固定部分(4)和手腕固定部分(5)的尺寸将术中留置针防脱固定板分为大号、中号和小号,具体尺寸为: 大号:手掌固定部分(4)长9?12cm、宽8?IOcm,手腕固定部分(5)长4?8cm,宽5?7cm ; 中号:手掌固定部分(4)长6?9cm、宽5?8cm,手腕固定部分(5)长4?6cm,宽4?6cm ; 小号:手掌固定部分(4)长3?6cm、宽3?5cm,手腕固定部分(5)长2?4cm,宽2?4c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术中留置针防脱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号、中号和小号的术中留置针防脱固定板的粘贴子母扣(3)的尺寸具体为: 大号:设置在手掌固定部分(4)的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萍,王倩,张喻,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