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婴幼儿衣物
,特别涉及一种婴幼儿内衣。
技术介绍
婴幼儿内衣一般有六条对绑带,以胸前两肋间的四条为主,组成两个绑结,传统的 绑结是一内一外的。绑带的分布分别为一根夹在衣服侧骨的外侧,一根夹在衣服侧骨的内 侧,另外两根分别夹在前门领口弧度处。穿衣的具体操作方式是先把侧骨内侧的夹绳和 另一侧的前门领口弧度处的夹绳(一边左边一边右边)连接在肋下绑结,再把剩下的两夹 绳(衣服侧骨的外侧的夹绳和一侧前门领口弧度处的夹绳)在外侧连接绑结,这样,两个绑 结,一个在衣服里面,也就是直接接触皮肤的位置。直接接触皮肤的位置的绑结摩擦到婴幼 儿皮肤和压迫到婴幼儿肋骨,会造成婴幼儿不适或者伤害其皮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在衣服外面绑结的婴幼儿内衣,不会造成绑结接触婴幼儿皮 肤。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婴幼儿内衣,其包括位于一侧的侧骨外侧的第一夹绳和位于对侧前面胸口 处的第四夹绳、位于所述第一夹绳同侧的第二夹绳和位于对侧前领口弧度处的第三夹绳, 所述第三夹绳的同侧夹侧骨处设置用于穿过第二夹绳的开口。通过实施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将内侧前领口弧度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婴幼儿内衣,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一侧的侧骨外侧的第一夹绳(101)和位于对侧前面胸口处的第四夹绳(104)、位于所述第一夹绳(101)同侧的第二夹绳(102)和位于对侧前领口弧度处的第三夹绳(103),所述第三夹绳(103)的同侧夹侧骨处设置用于穿过第二夹绳(102)的开口(105)。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婴幼儿内衣,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一侧的侧骨外侧的第一夹绳(101)和位于 对侧前面胸口处的第四夹绳(104)、位于所述第一夹绳(101)同...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