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信懿专利>正文

散热器的散热鳍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38818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散热器的散热鳍片结构,其是由多个片体相互叠置排列组成,且在所述相邻的片体间设有纵向的通道,并使电子元件运作时所产生的热量可传导至散热鳍片的各片体上,所述散热鳍片的一端装设有风扇,以产生纵向流穿所述散热器各通道的气流,以使各散热鳍片散热冷却;其中,所述散热鳍片的各片体上开设有横向且作相对应排列的穿槽,以在所述散热鳍片上形成横向且由外往内渐缩的流道;由此,利用所述散热鳍片上横向的流道,而在风扇的纵向气流流动经过所述流道时,即可使散热器外部的空气受到通道内纵向气流的吸引,而沿着所述流道进入散热器内部,以同时产生横向的气流,而使各散热鳍片加速散热冷却,进而达到大幅提升散热冷却效果的实用效益。(*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散热鳍片,特别涉及一种利用散热鳍片的气孔所形成的流道,即可同时产生横向的气流,以加速散热冷却各散热鳍片,并大幅提升散热冷却效果的散 热器的散热鳍片结构。
技术介绍
现今科技产业的不断进步,使得电子元件的性能及效率不断提升,而在高性能、高 效率的诉求下,虽增加了电子元件的运作速度,却也使得电子元件的发热量提高,而电子元 件的操作温度又与其可靠度、使用寿命等息息相关,因此,如何有效提升电子元件的散热能 力成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以电脑的中央处理器(CPU)为例,其中央处理器在运作时,即易产生高热,一般是 在中央处理器上方装设散热装置,以使中央处理器散热冷却,并使中央处理器维持正常运 作;请参阅图1所示,现有的散热装置IO包括有散热器11及风扇12,所述散热器11设有多 个散热鳍片lll,且在各相邻的散热鳍片111间设有通道112,并使电子元件的热量可传导 至所述散热器ll的散热鳍片lll,另所述风扇12装设于散热器11的一侧端,而利用所述风 扇12产生流经所述通道112的气流,以使所述散热器11的散热鳍片111散热冷却;但是, 所述散热装置10在使用上仍有如下的缺弊 1.所述散热装置10为了縮小体积,其散热器11的散热鳍片111必须作密集的排 列,而使各相邻散热鳍片111间的通道112相当窄小,当风扇12产生的气流进入所述通道 112后,将使得气流的压力及流速逐渐降低,而使得所述散热鳍片111中央段及后段处的热 量较难散去,进而无法达到最佳的散热冷却效果。 2.所述散热器11的散热鳍片111是作密集的排列,且仅最外侧的散热鳍片111与 外部的空气接触,而内侧的各散热鳍片111不仅传导的热量较多,且与空气接触的部分较 少,进而导致内部散热鳍片111的热量难以散去,进而影响散热冷却的效果。 请参阅图2、3所示,其是另一种现有的散热装置20,所述散热装置20包括有散热 器21及风扇22,所述散热器21是在一底板211上设有多个散热鳍片212,且在各相邻的散 热鳍片212间设有通道213,并使电子元件的热量可传导至所述散热器21的底板211,再经 由底板211传导至各散热鳍片212,另所述风扇22装设于散热器21的上方,而利用所述风 扇12产生流入所述散热器21的通道213,以使所述散热器21的散热鳍片212散热冷却; 但是,所述散热装置20在使用上却仍有如下的缺弊 1.所述散热装置20的风扇22所产生的气流是由上往下流入散热器21的通道 213,当气流到达底板211时,其虽有部分的气流可由底部的二侧流出,而将散热鳍片212的 热量带离,以使散热鳍片212散热冷却,然而,却有另一部分的气流在底板211处反转,而在 各通道213内产生由下往上的气流,而所述反转的气流将使风扇22所产生的气流难以平顺 的流入各通道213内,进而影响散热冷却的效果。 2.所述散热装置20的风扇22所产生的气流是由上往下流入散热器21的通道213,当气流到达底板211时,即有部分的气流易于所述通道213底部形成涡流,而使热气在 通道213旋转流动,而无法将散热鳍片212的热量带离,进而大幅降低散热冷却的效果。 有鉴于此,本创作人遂以其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研发与制作经验,针对目前所面 临的问题深入研究,经过长期努力的研究与试作,终究研创出一种可大幅提高散热冷却效 果的散热器的散热鳍片结构,并可大幅改善现有技术的缺弊,此即为本技术的设计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器的散热鳍片结构,其利用散热鳍片的气孔所形成的流道,即可同时产生横向的气流,以加速散热冷却各散热鳍片,并大幅提升散热 冷却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散热器的散热鳍片结构,所述散热器的散热鳍片是由多个片体相互叠置排列组成,且在所述相邻的片体间设有前、后纵向的通道, 并使电子元件运作时所产生的热量可传导至散热鳍片的各片体上,所述散热鳍片的前端装设有风扇,以产生由前而后纵向流穿所述散热器各通道的气流,以使各散热鳍片散热冷却; 其中,所述散热鳍片的各片体上开设有横向且作相对应排列的穿槽,以在所述散热鳍片上 形成横向且由外往内渐縮的流道;由此,利用所述散热鳍片上横向的流道,而在风扇的纵向 气流流动经过所述流道时,即可使散热器外部的空气受到通道内前、后纵向气流的吸引,而 沿着所述流道进入散热器内部,以同时产生横向的气流,并保持所述通道内纵向气流的压 力及流速,使纵向气流平顺流穿所述通道,以加速散热冷却散热鳍片,进而达到大幅提升散 热冷却效果。 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散热器的散热鳍片结构,所述散热器的散热鳍片是由多个 片体相互叠置排列组成,且在所述相邻的片体间设有上、下纵向的通道,并使电子元件运作 时所产生的热量可传导至散热鳍片的各片体上,所述散热鳍片的顶端装设有风扇,以产生 由上而下纵向流穿所述散热器各通道的气流,以使各散热鳍片散热冷却;其中,所述散热鳍 片的各片体上开设有横向且作相对应排列的穿槽,以在所述散热鳍片上形成横向且由外往 内渐縮的流道;由此,利用所述散热鳍片上横向的流道,而在风扇的纵向气流流动经过所述 流道时,即可使散热器外部的空气受到通道内上、下纵向气流的吸引,而沿着所述流道进入 散热器内部,以同时产生横向的气流,并保持所述通道内纵向气流的压力及流速,使纵向气 流平顺流穿所述通道,以加速散热冷却散热鳍片,进而达到大幅提升散热冷却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散热器的使用示意图; 图2为另一现有散热器的使用示意图(一 ); 图3为另一现有散热器的使用示意图(二 ); 图4为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图7为本技术的使用示意图(一 );[ooao] 图8为本技术的使用示意图(二 ); 图9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1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一 ); 图1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二 )。 附图标记说明10-散热装置;ll-散热器;lll-散热鳍片;112_通道;12_风扇; 20-散热装置;21-散热器;211-底板;212-散热鳍片;213-通道;22_风扇;30_散热器; 301-通道;302-流道;31-底板;32-散热鳍片;321-片体;3211-折边;3212-穿槽;40-风 扇;50-散热器;501-通道;502-流道;51-底板;52-散热鳍片;521-片体;5211-穿孔; 5212-穿槽;60-风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4、5、6所示,本技术散热器的散热鳍片结构,所述散热器30是在一 底板31上装设有散热鳍片32,所述散热鳍片32是由多个片体321相互叠置排列组成,其 中,所述片体321的顶部及底部分别向一侧延伸设有折边3211,并以所述片体321的二折 边3211抵接于另一片体321的另侧,以在各相邻的片体321间设有前后纵向的通道301,并 使电子元件运作时所产生的热量可传导至所述底板31,再经由所述底板31传导至散热鳍 片32的各片体321上,另在所述散热鳍片32的中央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热器的散热鳍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的散热鳍片是由多个片体相互叠置排列组成,且在所述相邻的所述片体间设有前、后纵向的通道,另在所述散热鳍片的各片体上开设有横向且作相对应排列的穿槽,以在所述散热鳍片上形成横向的流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散热器的散热鳍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的散热鳍片是由多个片体相互叠置排列组成,且在所述相邻的所述片体间设有前、后纵向的通道,另在所述散热鳍片的各片体上开设有横向且作相对应排列的穿槽,以在所述散热鳍片上形成横向的流道。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的散热鳍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底板,以供装 设所述散热鳍片。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的散热鳍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的顶部 及底部分别向一侧延伸设有折边,并以所述片体的二折边抵接于另一片体的另侧。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的散热鳍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的片体 是在中央段及后段处设有横向且作相对应排列的穿槽,并使外侧片体的穿槽外径依序大于 内侧相邻另一片体的穿槽外径,以在所述散热鳍片的中央及后段处形成横向的流道。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的散热鳍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的散热鳍 片是在前侧端装设有风扇,以产生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信懿
申请(专利权)人:王信懿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