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微型分体输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137115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开放式微型分体输电装置,由电刷组件和导电杆构成,电刷组件主要由可加工陶瓷骨架和电刷丝组成,多个电刷丝利用陶瓷骨架实现阵列式定位安装以及刷丝间的绝缘,其作用在于实现机械装置固定部分与外部电量的连接;导电杆主要由导电滑环、芯棒和灌封胶组成,多个导电滑环通过芯棒和灌封胶实现阵列式定位安装与绝缘,其作用在于实现旋转部分电量的连接。装配后,电刷丝利用自身弹性压附在滑环上,最终实现两部分的电量传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刷组件和导电杆可单独、可视安装,具有结构简单、电刷压力易检测、组件易拆装及返修的优点,同时,采用单导电环结合双刷丝的新型结构,实现了四点接触冗余,具有抗干扰能力强、输电可靠性高的优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实现旋转部件内部信号、功率传输的微型分体开放式输电装置,可用于仪表、转台等机械设备的电量传输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采用的输电装置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为光环输电装置,另一种为电 环输电装置。前者为无接触式传输,可靠性高,但只能用于信号传输;后者为接触式传输,不 可避免产生磨损物,影响接触可靠性,但电环输电装置可同时用于信号和功率传输。对于电 环输电装置,主要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为封闭叠装式输电装置,另一种为一体式多路传输 输电装置。封闭叠装式输电装置,电刷支架为塑压件,存在高温易变形,结构精度难保证,并 且为封闭结构,不易观察和调试,同时,在长期工作后多余物容易累积,又不易返修与清理, 影响输电可靠性;一体式输电装置结构紧凑、适宜多路传输,但制造困难、成本较高。另外, 以上两种电环输电装置的导电滑环引线都采用手工锡焊技术,焊接一致性差、可靠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适宜15路电量以 内,结构简单,能同时传输信号和功率的开放式微型分体输电装置。 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开放式微型分体输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 刷组件和导电杆,电刷组件和导电杆为分体结构;其中电刷组件包括陶瓷骨架、绝缘档板、 电刷支架、定位螺钉、电刷丝;导电杆包括芯棒、导电滑环、滑环引线;陶瓷骨架上加工定位 槽,电刷丝放置在所述的定位槽中通过绝缘档板和粘接胶固定,形成陶瓷骨架组件,陶瓷骨 架组件通过定位螺钉固定在电刷支架上;导电滑环上设置引线导引和焊接槽,在焊接槽内 将滑环引线与引线导引焊接;导电滑环与芯棒之间通过灌封胶灌封定位。 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1)本技术采用分体式结构,为可视安装,过程中可调整电刷组件和导电杆的 相对位置,达到刷丝和滑环的准确对准。 (2)采用开放式结构,接触磨损颗粒不易累积,同时检查与清洗导电杆和刷丝方 便,有利于提高输电可靠性。 (3)采用可加工陶瓷一次加工成型的电刷隔离结构,容易保证电刷丝的相对位置, 电刷隔离槽具有引导作用,电刷不易变形,保证输电可靠性。 (4)实现了导电滑环引线的电子点焊焊接,为机械熔化焊,焊点承力能力强、质量 稳定、可靠性高。(5)采用宽、窄导电滑环配合双、单电刷丝结构,实现了四点接触冗余,可在不增大输电装置体积的情况下,实现易受干扰电量的多冗余,提高输电可靠性。(6)电刷压力易检测、组件易拆装及返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开放式微型分体输电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开放式微型分体输电装置用电刷丝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开放式微型分体输电装置用导电滑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开放式微型分体输电装置安装应用实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l所示,本技术由电刷组件和导电杆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组成。电刷 组件和导电杆为分体结构、单独安装。电刷组件由可加工陶瓷骨架1、绝缘档板2、电刷 支架3、定位螺钉4、电刷丝5及其引线组成,其中,电刷丝,如图2,为等腰三角形,材料为 AuCul4Pt9Ag4或Ir25,直径为0. 2mm,尾部设计有圆弧把,易于进行刷丝压力测试,零件采 用绕制工装成形,然后进行热稳定时效处理,达到所需的硬度HUkgf/mm2) = 300±20。 用可加工陶瓷骨架1及其定位槽结构实现电刷丝的安装与隔离及其电刷丝间的 绝缘,其作用在于实现机械装置固定部分与外部电量的连接。定位槽分为单刷丝定位槽和 双刷丝定位槽,二者的位置排列没有要求,可自由组合,电刷组件装配时,将焊有引线的电 刷丝5 —一放入可加工陶瓷骨架的定位槽中,并用绝缘档板和粘接胶将电刷丝5固定,形成 陶瓷骨架组件,将其用铍青铜定位螺钉4固定在电刷支架3上,整个组件的关键在于可加工 陶瓷骨架l定位槽的加工精度,要求相邻两定位槽之间的尺寸公差为士0.01mm,这直接决 定了电刷丝的阵列精度。 导电杆由芯棒6、导电滑环(窄导电滑环7、宽导电滑环9)、滑环引线10、以及灌封 胶8组成,多个导电滑环通过芯棒6和灌封胶8实现阵列式定位安装与绝缘,其作用在于实 现旋转部分电量的连接,导电滑环材料为可以选用AuAg20Cu10或AuAg20Cu30。如图3所 示,导电滑环上设计有胶结加强高15,提高了胶结强度,同时,导电滑环上还设计有引线导 引槽13和焊接槽14,实现了引线的电子点焊焊接,装配时,利用工装和灌封胶8保证各导电 滑环的相对位置,灌装后采用高精度车削加工技术,加工到所需的尺寸精度、形位精度以及 表面光洁度,技术的导电杆直径为3mm,光洁度13级,呈镜面。 如图4所示,实际使用时,电刷组件11可通过电刷支架上的安装孔和螺钉固联到 机械装置的固定部分,导电杆12可直接通过轴孔定位安装在机械装置的旋转部分,调整二 者的相对位置,使刷丝和导电滑环借助弹性力可靠接触,并保证每个电刷丝都与相应导电 滑环良好对准,即可实现转动部件与固定部件之间电量的连续、可靠、稳定传输。 本专利技术未详细说明部分属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常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开放式微型分体输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刷组件和导电杆,电刷组件和导电杆为分体结构;其中电刷组件包括陶瓷骨架(1)、绝缘档板(2)、电刷支架(3)、定位螺钉(4)、电刷丝(5);导电杆包括芯棒(6)、导电滑环、滑环引线(10);陶瓷骨架(1)上加工定位槽,电刷丝(5)放置在所述的定位槽中通过绝缘档板(2)和粘接胶固定,形成陶瓷骨架组件,陶瓷骨架组件通过定位螺钉(4)固定在电刷支架(3)上;导电滑环上设置引线导引槽(13)和引线焊接槽(14),在焊接槽(14)内将滑环引线(10)与引线导引焊接;导电滑环与芯棒(6)之间通过灌封胶(8)灌封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开放式微型分体输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刷组件和导电杆,电刷组件和导电杆为分体结构;其中电刷组件包括陶瓷骨架(1)、绝缘档板(2)、电刷支架(3)、定位螺钉(4)、电刷丝(5);导电杆包括芯棒(6)、导电滑环、滑环引线(10);陶瓷骨架(1)上加工定位槽,电刷丝(5)放置在所述的定位槽中通过绝缘档板(2)和粘接胶固定,形成陶瓷骨架组件,陶瓷骨架组件通过定位螺钉(4)固定在电刷支架(3)上;导电滑环上设置引线导引槽(13)和引线焊接槽(14),在焊接槽(14)内将滑环引线(10)与引线导引焊接;导电滑环与芯棒(6)之间通过灌封胶(8)灌封定位。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放式微型分体输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槽分为单刷丝定位槽和双刷丝定位槽,单刷丝定位槽内放置单个电刷丝,双刷丝定位槽内放置两 个电刷丝。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放式微型分体输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滑环包括窄导电滑环(7)和宽导电滑环(8),窄导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福礼赵晓萍袁琪梁燕刘伟斌张沛晗李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