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冲散可降解的木浆复合非织造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33799 阅读:2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冲散可降解的木浆复合非织造布,属于清洁用品技术领域。包括木浆纤维层和非织造纤维层,木浆纤维层结合于非织造纤维层的一侧,其中:所述的非织造纤维层为“天然纤维或人造纤维,特征在于:所述的木浆纤维层的长度为2-5mm,而所述的非织造纤维层的纤维的长度为25-35mm。本技术方案由于对木浆纤维层和非织造纤维层的纤维的长度作了合理的选择,既能保证具有良好的可冲散可降解效果,又能保障抗拉、抗撕裂和耐磨强度,并且不会掉落渣屑和能够体现优异的吸水性,当作为厨卫使用时,废弃后不会造成对管道的堵塞,以及具有极致的环保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清洁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可冲散可降解的木浆复合非织造布
技术介绍
正如技术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553877U推荐的具有木浆纤维层的复合水刷 布(本申请人提出的申请)的专利说明书的
技术介绍
栏所述,纯粹使用木浆纤维按传统的 造纸工艺制成的擦拭纸虽然具有绿色环保的长处,但是至少存在以下两处缺憾一是由于 受木浆纤维的自身特性的影响,抗拉强度、抗撕裂强度和耐磨性脆弱,并且易掉渣和掉屑; 二是当制成湿面巾纸、面膜或其它类似的湿态产品时,所添加的化学助剂易与纸品材料产 生反应,影响使用的安全性。并且,上述专利还指出,用纯化学纤维制成上述产品能够消除 木浆纤维所制成的前述产品的欠缺,但有失绿色环保并且在厨卫中使用极易造成排水管道 堵塞。上述专利推荐的技术方案是将木浆纤维层与由化学纤维、天然纤维或者混合纤 维(化学纤维与天然纤维)充任的纺织纤维层相结合,极致地体现了木浆纤维与纺织纤维 之间的优势互补,具体可参见该专利说明书第1页倒数第2行至第3页第1行。但是,本申请人认为,上述专利方案对木浆纤维和纺织纤维的长度选择的合理性 存在缺憾,因为纤维的长度过长,会影响可冲散效果和可降解及吸水效果。反之,如果纤维 的长度过短,则对抗拉和抗撕裂强度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如何在合理地选择木浆纤维和 纺织纤维的长度与制品的可冲散、可降解及物理强度之间找到合理的平衡点成为了业界关 注并且期望解决的问题。为此,本申请人进行了持久而反复的尝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 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既有助于提高冲散和降解效果,又有利于确保抗拉和抗 撕裂物理强度,还有益于保障良好的吸水性,以及在废弃后不会对排水管道堵塞的可冲散 可降解的木浆复合非织造布。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可冲散可降解的木浆复合非织造布,包括木 浆纤维层和非织造纤维层,木浆纤维层结合于非织造纤维层的一侧,其中所述的非织造纤 维层为“天然纤维或人造纤维,特征在于所述的木浆纤维层的长度为2-5mm,而所述的非 织造纤维层的纤维的长度为25-35mm。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木浆纤维层的厚度比所述的非织造纤维 层的厚度大。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木浆纤维层的厚度与所述的非织造纤 维层的厚度相等。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木浆纤维层的厚度为8-40 ym。在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天然纤维为棉纤维、大豆蛋白纤维或 牛奶纤维。在本专利技术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人造纤维为粘胶纤维。在本专利技术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木浆纤维层的表面具有由文字、字 母、图案或者其结合所形成的第一压印图案区域。在本专利技术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非织造纤维层的表面具有由文字、 字母、图案或者其结合所形成的第二压印图案区域。在本专利技术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压印图案图案区域位于所述 木浆纤维层的表面的中央部位、边缘部位或中央与边缘部位。在本专利技术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压印图案区域位于所述非织 造纤维层的表面的中央部位、边缘部位或中央与边缘部位。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对木浆纤维层和非织造纤维层的纤维的长度作了合 理的选择,既能保证具有良好的可冲散可降解效果,又能保障抗拉、抗撕裂和耐磨强度,并 且不会掉落渣屑和能够体现优异的吸水性,当作为厨卫使用时,废弃后不会造成对管道的 堵塞,以及具有极致的环保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结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请见图1,给出了由木浆纤的维层1和结合于木浆纤维层1的一侧表面的非织造 纤维层2构成的本专利技术的可冲散可降解的木浆复合非织造布。木浆纤维层1的原料为木质 的浆粕板,用水力碎浆机将浆粕板粉碎并且引入蓄浆池内,再由管道将蓄浆池内的木质纤 维浆即纸浆导入造纸成型机上成型,并且抽吸脱水至含水率55%,再经导辊导出,得到厚度 为25 ym,纤维长度为3mm的木浆纤维层1。非织造纤维层2采用粘胶纤维,粘胶纤维的长 度为35mm,用非织造产品生产行业惯用的开松机和梳理机开松梳理,形成勻致的并且厚度 为10 ym的非织造纤维层2,将前述的湿态的并且含水率为55%并且厚度为25i!m的木浆 纤维层1叠加贴合于非织造纤维层2的一侧表面,由水刺机水刺,使木浆纤维层1的纤维与 非织造纤维层2的纤维即与粘胶纤维缠结为一体,再经抽吸脱水烘燥后由压印装置在木浆 纤维层1的表面的边缘部位形成第一压印图案区域11,同时在非织造纤维层2的表面的边 缘部位形成第二压印图案区域21 (图2示),第一、第二压印图案区域11、21彼此同时压印 构成,以及第一、第二压印图案区域11、21的形状大小相一致。得到由图1所示结构的总厚 度为35 y m的一面为木浆纤维层1而另一面为非织造纤维层2的可冲散可降解的木浆复合 非织造布,这种结构的非织造布可用作工业或民用擦拭布。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一、第二压印 图案区域11、21均为图案、文字、字母或其结合而构成。实施例2:请见图2,仅将木浆纤维层1的厚度改为20 ym,纤维的长度改为2mm,将非织造纤4维层2的材料改用棉纤维,非织造纤维层2的厚度改为15 u m。非织造纤维层2的纤维的长 度即大豆蛋白纤维及粘胶纤维的长度为25mm,木浆纤维层1的含水率改为80%,得到总厚 度为35pm的由图2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可冲散可降解的木浆复合非织造布,其余均同对实施 例1的描述。实施例3 图略,仅将本浆纤维层1的厚度改为30 u m,纤维的长度改为4mm,将非织造纤维层 2的材料改用长度为30mm质量百分比为10%的牛奶纤维与长度同样为30mm的质量百分比 为90%的粘胶纤维的组合,非织造纤维层2的厚度为30 u m,木浆质纤维层1的含水率改为 65%,第一、第二压印图案区域11、21分别位于木质纤维层1和非织造纤维层2的中部及边 缘部位,得到总厚度为60 ym的可冲散可降解得木浆复合非织造布,其余均同对实施例1的 描述。实施例4 图略,仅将本浆纤维层1的厚度改为40 u m,纤维的长度改为3. 5mm,将非织造纤维 层2的厚度改为20 u m,将非织造纤维层的材料改用纤维长度为28mm的牛奶纤维,第一压印 图案区域11位于本质纤维层1的表面的中部区域,第二压印图案区域21位于非织造纤维 层2的表面的中部区域,得到总厚度为60 ym的可冲散可降解的木浆复合非织造布。实施例5 图略,仅将木浆纤维层1的厚度改为8 u m,将非织造纤维层2的厚度改为8 y m,得 到总厚度为16 ym,的可冲散可降解木浆复合非织造布,其余均同对实施例1描述。实施例6 仅将木浆纤维层1的厚度改为16 u m,将非织造纤维层2的厚度改为15 u m,得到 总厚度为31 ym的可冲散可降解木浆复合非织造布,其余均同对实施例的描述。凡采用等 同替换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冲散可降解的木浆复合非织造布,包括木浆纤维层(1)和非织造纤维层(2),木浆纤维层(1)结合于非织造纤维层(2)的一侧,其中:所述的非织造纤维层(2)为“天然纤维或人造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木浆纤维层(1)的长度为2-5mm,而所述的非织造纤维层(2)的纤维的长度为25-35mm。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可冲散可降解的木浆复合非织造布,包括木浆纤维层(1)和非织造纤维层(2),木浆纤维层(1)结合于非织造纤维层(2)的一侧,其中所述的非织造纤维层(2)为“天然纤维或人造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木浆纤维层(1)的长度为2 5mm,而所述的非织造纤维层(2)的纤维的长度为25 35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冲散可降解的木浆复合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木浆 纤维层(1)的厚度比所述的非织造纤维层(2)的厚度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冲散可降解的木浆复合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木浆 纤维层(1)的厚度与所述的非织造纤维层(2)的厚度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可冲散可降解的木浆复合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木浆纤维层(1)的厚度为8-40 y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冲散可降解的木浆复合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天然 纤维为棉纤维、大豆蛋白纤维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一斌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美森无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