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电场的电压/无功综合智能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133022 阅读:2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系统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电场的电压/无功综合智能控制方法。采用到基于神经网络和模糊控制的智能技术,不需要精确的数学模型,并能够结合一定的电力系统经验和知识——九区控制图来形成知识库和模糊控制表,实现对风电场电压无功的综合控制。不但降低了因电压波动引起的频繁动作,而且实现了风电场综合的无功电压控制,达到常规控制方法难以达到的理想控制效果,大大提高了对电能质量的控制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系统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电场的电压/无功综合智能控 制方法。
技术介绍
伴随风力发电在我国的迅速发展,风电场并网容量的不断增加,电网对风电场 输出的电能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风能的随机性,风速预测存在一定误差,风电 场不能提供稳定的功率,发电稳定性较差;另外,风电场的功率波动会影响当地电网的 电能质量,产生电压波动。因而,风电场要求控制无功和电压要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 供电质量。由于风电场的无功电压很难预测,我国并网运行的风电场,风机大多运行在恒 功率控制方式下,即风机不参与调节。风电场控制无功/电压的手段,包括厂站或风场 并网点电容器、电抗器的投切、SVC的控制、改变有载变压器的分接头等。这些设备进 行无功/电压调节时,基本上是独立调节,不能做到整体综合的调控。这样,有时会造 成各种无功/电压控制设备的频繁投切或动作,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造成电压震荡, 缩短了设备使用的寿命。本专利技术将利用神经网路和模糊控制的理论,不但使各种无功/电压调节设备得 到综合的利用,而且,将具备无功调节能力的风力发电机加入无功/电压调节的行列 中,充分利用可调节的设备,将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电场的电压/无功综合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风电场并网点的无功电压综合控制模型,确定输入量和输出量;确立基本论域,以及模糊集论域,并建立基本论域和模糊集论域的关系;根据风电场运行情况,将风电场并网点的电压/无功模糊控制系统可抽象为“两入三出”结构,其中“两入”为:电压偏差和无功偏差作为模糊控制的输入;“三出”为:连续无功投切设备调节、变压器分接头调整和离散无功投切设备控制作为输出;定义电压偏差的基本论域为X1∈(-1.0,1.0);无功偏差的基本论域为X2∈(-3Q0,+3Q0);作用于变压器分接头上控制输出的基本论域定义为Y1={-3,-2,-1,0,1,2,3...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风电场的电压/无功综合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风电场并网点的无功电压综合控制模型,确定输入量和输出量;确立基本 论域,以及模糊集论域,并建立基本论域和模糊集论域的关系;根据风电场运行情况,将风电场并网点的电压/无功模糊控制系统可抽象为“两入 三出”结构,其中“两入”为电压偏差和无功偏差作为模糊控制的输入;“三出” 为连续无功投切设备调节、变压器分接头调整和离散无功投切设备控制作为输出;定义电压偏差的基本论域为Xl e (-1.0,1.0);无功偏差的基本论域为 X2 e (-3Q0, +3Q0);作用于变压器分接头上控制输出的基本论域定义为Yl = {-3, -2,-1,0,1,2,3},论域上一个值对应分接头的一个档位;控制离散无功投切 设备的基本论域定义为Y2 =丨_3,-2,-1,0,1,2,3},论域上的值表示投切电容器 的组数,负数为切,正数为投;连续无功投切设备的基本论域定义为Y3 e (-1,1);按 照论域中元素总数为模糊子集总数的2 3倍的规律定义模糊输入变量和输出模糊集论域 均为{-6,_5,-4,-3,-2,-1,0,1,2,3,4,5,6};定义模糊集为{NB NM NS O PS PM PB丨,建立基本论域与模糊集论域的转换关系;(2)对模糊变量进行赋值;对模糊变量赋值的隶属函数有多种形式,包括梯形、三角形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婷婷王志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普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