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国政专利>正文

防焦烧烤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31790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防焦烧烤容器,包含有一具开放端及容置空间的容装体,以及一表面具有复数镂空部的隔离体,置放于该容置空间内用以置放烧烤食物,烧烤容器尚有一盖体,其与容装体之间具有一枢接结构,使该盖体可相对于开放端产生上、下的开合动作,该枢接结构与容装体之间具有一组合结构,用以将连结有盖体的枢接结构组合于该容装体上,以及一握把,具有一与盖体相连的连结部,以及一具隔热效果的手持部。食物于此防焦烧烤容器中是利用烘培方式,在高温情况下快速熟透,食物未直接接触火源,因此不会烧焦,可避免产生致癌物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防焦烧烤容器,特别是指一种利用烘培方式烤熟食物,可避免 食物烧焦,以健康食用的防焦烧烤容器。
技术介绍
烤肉通常是家庭、朋友聚会时较常举办的活动。目前的烤肉方式大部分都是在火 源上方置放烤肉架,于烤肉架上置放食物,食物经加热会分泌油,当油下滴至火源,会使火 源往上窜烧进而接触到食物,容易使食物烧焦,产生致癌物质。此外即使是烧烤不易分泌出 油的蔬菜类,也会因烤肉架与火源太近,温度过高而导致蔬菜烧焦。近年来由于人们的健康观念日渐升高,有些人从慎选健康食材方面避免烧烤后产 生的化学物质,但仍避免不了食物烤焦的机会,有些人则干脆放弃烤肉这项活动。因此至今 为止尚无针对将食材及火源隔离烧烤的想法及装置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焦烧烤容器,以创新的烘培方式取代传统的直接烧 烤。将食物置放于容器内,间接在火源上方烧烤,可避免食物直接接触火源而烧焦,产生致 癌物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防焦烧烤容器,包括在一密封容器内置放食物,食 物通过容装体间接在火源上方烧烤,利用烘培方式,在高温下使食物变熟。本专利技术的防焦烧烤容器,该容器包含有一具开放端及容置空间的容装体,以及一 表面具有复数镂空部的隔离体,系置放于该容置空间内用以置放烧烤食物,烧烤容器尚有 一盖体,其与容装体之间具有一枢接结构,使该盖体可相对于开放端产生上、下的开合动 作,该枢接结构与容装体之间具有一组合结构,用以将连结有盖体的枢接结构组合于该容 装体上,以及一握把,具有一与盖体相连的连结部,以及一具隔热效果的手持部。藉由盖体 紧密盖合,使食物于容装体内烘培,能够以最快的速度烤熟食物,并且由容装体作隔离,可 避免食物烧焦。本专利技术的防焦烧烤容器,不但可避免食物烧焦,让人们吃的安心,在结构设计上还 考虑到安全性以及实用性。为了避免将隔离体取出容装体烫伤手,可以在容装体的底部开 设一泄油孔,并以点焊或缠绕方式在隔离体一圆环端部形成一具纵向延伸杆件的配合部。 隔离体置放于容装体时,该配合部穿过该泄油孔,欲取出隔离体来清洗时,只需将容装体垂 直于地面轻敲,利用地面将配合部顶出容装体开放端,再以夹具夹出隔离体即可。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结构可为螺母及螺栓的搭配,当容装体不堪使用时,以双手无 需辅以工具,即可快速拆解并更换新的一只容装体。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防焦烧烤容器较佳实施例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防焦烧烤容器较佳实施例组合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防焦烧烤容器较佳实施例组合剖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防焦烧烤容器使用状态实施例示意图。图5为将隔离体脱离容装体的动作状态示意图。附图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容装体;11开放端;12容置空间;13内缘;14泄油孔;2隔离体;21圆环端部;22 圆环端部;23杆件;24镂空部;25配合部;3盖体;31迫紧件;4握把;41连接部;42手持部; 5枢接结构;51倒钩部;6组合结构;61螺母;62螺栓。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配合附图及组件符号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 人员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请参阅图1至图3,分别为本专利技术防焦烧烤容器较佳实施例立体分解图、组合图及 组合剖面图。烧烤容器主要包含一容装体1、一隔离体2、一盖体3及一握把4。该容装体1,具备有一开放端11及一容置空间12。容装体1可为任何具有耐热特 性的容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建议可以采用易拉罐作为容装体。将易拉罐一端开通,便形成具有 该开放端及该容置空间的容装体,容装体采抛弃式,可随意更换一只换新的。容装体1开放 端形成有一内缘13。容装体1底部中央设置一贯穿的泄油孔14。该隔离体2,主要是用来置放欲烧烤食物,避免于烧烤过程中食物直接接触容装体 1内壁,造成容装体1内壁沾黏酱料、污渍。本实施例的隔离体2,是以复数根不锈钢杆件经 过弯折、点焊而成型。包含有两个圆环端部21、22,该两圆环端部21、22之间等距设置复数 根杆件23,每一根杆件23之间的镂空部24,可以供烧烤时所产生的油滴至容装体1底部, 杆件23的长度约等于容装体1底部至内缘13的高度。取其它根不锈钢杆件,并以点焊或 缠绕方式在其中一圆环端部22上形成一具纵向延伸杆件的配合部25。如组合剖面图所示, 隔离体2置放于容置空间12内时,隔离体2的另一圆环端部21与开放端内缘13接触,造 成隔离体2的杆件23与容装体1内壁面之间形成有间隙,使食物不会直接接触容装体1内 壁面。所述配合部25则穿设通过容装体1底部的泄油孔14。然而,所述隔离体也可以是网 状的金属板件;或者是在容置空间内平行设置数个由不锈钢杆件点焊成型的板状体,每一 个板状隔离体之间便能置放不同的烧烤食物(此作法并非本专利技术主要实施方式,所以不推 荐附图)。所述盖体3可以金属制成一直径大于容装体1开放端11的薄板,盖体3边缘一体 成型且弯折形成复数个相间隔的迫紧件31。一枢接结构5,其枢接部用来枢接盖体3,使盖 体3可相对于容装体1开放端11产生上、下的开合动作,枢接结构5还具有一倒钩部51,勾 设于容装体1开放端11外缘,用以将枢接结构5连同盖体3扣接于容装体1上。一组合结 构6,包括一螺母61以及一螺栓62,该螺母62抵靠于内缘13下方,该螺栓62则从容装体 1外部穿通枢接结构5的一部份以及容装体1,进而与螺母61螺合,以将枢接结构5牢固在 容装体1上,可进一步避免盖体3脱离容装体1。当盖体3盖合于容装体1开放端,由该些 迫紧件31紧迫于开放端11边缘,使开放端11完全被密封。采用前述组合结构6的好处在 于,当容装体1烧烤一段时间不堪使用时,只要卸下螺栓62使枢接结构5脱离容装体1,即可更换一个新的容装体。螺母61与螺栓62的组合相当便利,以双手无需辅以工具便能快 速完成更换。所述握把4的较佳实施例,是以金属制成笔直的一连接部41,该连接部41末段套 设一具隔热效果的手持部42,该手持部42可为木料、塑料等材料。将连接部41以点焊方式 与盖体3相连结,使握把4垂直固定于盖体3中央位置。但握把4的形状及连结于盖体3 的方式并不以此为限,手持部也可以制成符合人体工学的弧弯造型(此作法并非本专利技术主 要实施方式,所以不推荐附图)。请参阅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防焦烧烤容器使用状态实施例示意图。烧烤时手抓握 把手持部42,使容装体1呈水平方向,容装体1位于火源上方,容装体1内部食物与隔离体 2(如图3)接触,烧烤所产生的油会从隔离体2的镂空部滴至容装体1内壁面,再沿着内壁 面流出泄油孔14。由于容装体1被盖体3完全密封,因此是利用烘培方式,在高温情况下让 食物快速熟透,食物未直接接触火源,因此不会烧焦,可避免产生致癌物质。食物烤熟后,将 盖体打开夹出食物。如图5所示,将容装体1垂直于地面轻敲,使隔离体2的配合部25被地面抵顶,隔 离体2上方的圆环端部21突出容装体1开放端11,再以夹持工具将隔离体2夹出容置空间 12,以清洗或更换新的隔离体。此外,也可以利用数根不绣钢杆件排列在隔离体底部的圆环 端部范围内,使隔离体形成有底面(此作法并非本专利技术主要实施方式,所以不推荐附图), 当容装体垂直于地面轻敲后,食物会落在隔离体底面,并与隔离体一同被夹出,可以避免为 了夹出位在容装体内的食物而被烫伤。以上所述仅为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焦烧烤容器,包括:一容装体,其具有一开放端及一容置空间;至少一隔离体,具有复数镂空部,该隔离体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用以置放欲烧烤食物;一盖体,其与该容装体之间具有一枢接结构,使该盖体可相对于该开放端产生上、下的开合动作,该枢接结构与该容装体之间具有一组合结构,用以将连结有该盖体的枢接结构组合于该容装体上;一握把,具有一与该盖体相连的连结部,以及一具隔热效果的手持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防焦烧烤容器,包括一容装体,其具有一开放端及一容置空间;至少一隔离体,具有复数镂空部,该隔离体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用以置放欲烧烤食物;一盖体,其与该容装体之间具有一枢接结构,使该盖体可相对于该开放端产生上、下的开合动作,该枢接结构与该容装体之间具有一组合结构,用以将连结有该盖体的枢接结构组合于该容装体上;一握把,具有一与该盖体相连的连结部,以及一具隔热效果的手持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焦烧烤容器,其中,所述容装体的底部具有一泄油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焦烧烤容器,其中,所述隔离体为形状及高度均与所述容置 空间相对应的环状体,所述开放端具有一内缘,使所述隔离体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国政
申请(专利权)人:彭国政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