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机的转轴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28987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直线机的转轴机构,包括两个有间距设置的底座,在每个底座上均设有轴承座,两个轴承座之间通过一轴相连,轴的端部穿过轴承座,轴的一端端部上套有皮带轮,轴上套有主转体,主转体中设有一贯通主转体的通槽,通槽上下面的槽口上均设有多个夹紧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便拆卸、移动、维修,转速快,整个机构重量轻,成本低的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转轴机构,特别是一种直线机的转轴机构。技术背景目前,现有的直线机的转轴机构实用性低,结构复杂,使用的时候不是很方便,以 前的转轴机构,没有通槽,转速慢,整体重量重,制作过程繁琐,自作成本高,浪费材料,将转 轴机构焊死在直线机上,这样不仅不方便移动、拆卸,也给维修的时候带来了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拆卸、移动,转速快的直线 机的转轴机构。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直线机的转轴机构,包括两个 有间距设置的底座,在每个底座上均设有轴承座,两个轴承座之间通过一轴相连,轴的端部 穿过轴承座,轴的一端端部上套有皮带轮,轴上套有主转体,主转体中设有一贯通主转体的 通槽,通槽上下面的槽口上均设有多个夹紧组件。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置于通槽上面的槽口上的夹紧组件与置于通 槽下面的槽口上的夹紧组件交错设置。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实用、方便移动、拆卸、维修、省时省 力,从而大大减少了劳动力,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转速快,整体重量轻,制作 成本低,减少材料的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_底座、2-轴承座、3-轴、4-皮带轮、5-主转体、6-通槽、7-夹紧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 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如图1和2示出了本技术直线机的转轴机构的一种实施方式,包括两个有间 距设置的底座1,在每个底座1上均设有轴承座2,两个轴承座2之间通过一轴3相连,轴3 的端部穿过轴承座2,轴3的一端端部上套有皮带轮4,轴3上套有主转体5,主转体5中设 有一贯通主转体5的通槽6,既减轻了整个机构的重量,也使得制作成本低,节省了材料,通 槽6上下面的槽口上均设有多个夹紧组件7,置于通槽6上面的槽口上的夹紧组件7与置于 通槽6下面的槽口上的夹紧组件7交错设置。这样可以方便拆卸、移动,维修等。直线机的转轴机构实用、方便移动、拆卸、维修、省时省力,从而大大减少了劳动3力,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转速快,整体重量轻,制作成本低,减少材料的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线机的转轴机构,包括两个有间距设置的底座(1),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底座(1)上均设有轴承座(2),两个所述轴承座(2)之间通过一轴(3)相连,所述轴(3)的端部穿过所述轴承座(2),所述轴(3)的一端端部上套有皮带轮(4),所述轴(3)上套有主转体(5),所述主转体(5)中设有一贯通所述主转体(5)的通槽(6),所述通槽(6)上下面的槽口上均设有多个夹紧组件(7)。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直线机的转轴机构,包括两个有间距设置的底座(1),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底座(1)上均设有轴承座(2),两个所述轴承座(2)之间通过一轴(3)相连,所述轴(3)的端部穿过所述轴承座(2),所述轴(3)的一端端部上套有皮带轮(4),所述轴(3)上套有主转体(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现才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市汇新电气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