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鸿椿专利>正文

防水闸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28262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防水闸门,其提供组装在一建筑物的出入口处;该防水闸门包含分隔开的二侧柱、位在该二侧柱之间的一中柱、位在该中柱与各侧柱之间的底板、以及位在该中柱与各侧柱之间的挡水板。该底板固定在地面上且设有一软质垫条,该垫条沿一纵向轴线延伸;该挡水板具有一底端,该底端具有一凸缘,该凸缘沿该纵向轴线延伸且插入该垫条内结合,藉以提高该闸门的底部的密合性。(*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可组装在建筑物出入口处用以阻挡雨水侵入室内的防水闸门
技术介绍
为阻隔室外淹水流入室内,一般会在建筑物门口前侧(例如住家门前或地下室车 道出入口两侧)装设防水闸门。防水闸门通常在相对分隔开的二侧柱之间装设一挡水板构 成,该挡水板通常由复数长条形的闸板依序迭置而成。详细而论,各闸板的顶端与底端个别 设有凸部与凹部,则藉由一闸板的顶端凸部与另一闸板的底端凹部相互嵌合而上下对接, 就可将复数闸板由下而上依序结合且迭置在二侧柱之间。 藉由挡水板组装在二侧柱之间构成的防水闸门虽然已能阻挡室外淹水流入室内。 然而,当室外淹水施加至挡水板的冲击力过大时,挡水板常无法与地面密合,以致会有渗水 的问题发生。因此,需要有一种可加强防水闸板的挡水板密合性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创作之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防水闸门,该防水闸门提供组装在建筑物出入口处 用以阻挡雨水侵入室内,且该防水闸门的挡水板与地面之间具有充分的密合性用以防止室 外淹水由挡水板底部流入室内。 依据本创作一较佳实施例构成的防水闸门包含一软质垫条及一挡水板;该垫条沿 一纵向轴线延伸且邻接地面;该挡水板具有一底端,该底端具有一凸缘,该凸缘沿该纵向轴 线延伸且插入该垫条内结合,达成提高该防水闸板的底部密合性者。 在一实施例中,该防水闸门进一步包含一底板及一连接条,该底板固定在地面上, 该底板包含一顶面,该底板顶面设有一定位槽,该定位槽沿该纵向轴线延伸,该垫条收纳在 该定位槽内。该连接条结合在该挡水板底端且位在该底板上,该挡水板底端的凸缘形成在 该连接条上。该连接条包含一沿着该纵向延伸的基部,该基部的顶面向上延伸一可与该挡 水板底端结合的凸出结合部,且该基部的侧边向下延伸一构成该凸缘的折边。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防水闸门更包含分隔开的二侧柱,且该挡水板沿着该纵向轴 线延伸隔开的二端对应插入该二侧柱内部;又该挡水板由复数闸板上、下组接而成,且位在 该二侧柱最下面的闸板的底端具有凹槽用以提供该连接条的结合部插入结合。附图说明为便于对本技术有更进一步的了解,现以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如下 图l,依据本创作一较佳实施例构成之防水闸门的立体图。图2,显示图1之防水闸门的组件分解图。 图3,图1之防水闸门的前视图。4 图4沿图3之4-4线所取的剖视图以及局部放大图。 图5,沿图3之5-5线所取的剖视图以及局部放大图。 图6,沿图3之6-6线所取的剖视图。 图7,沿图6之7-7线所取的剖视图。 图8,显示图2之中柱与迫紧装置的组件分解图。 图9,图8之组合立体图。 图IO,显示图5之迫紧装置之压条向上移动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创作可用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现将仅为例子但非用以限制的实施例并参照 所附图式就本创作较佳结构内容说明如下 参阅图1至图7,显示依据本创作一较佳实施例构成的防水闸门6,该防水闸门6 提供装设在一建筑物出入口 (未图示)前侧。在本实施例中,该防水闸门6包含分隔开的 二侧柱61、位在该二侧柱61之间的一中柱65、位在该中柱65与各侧柱61之间的底板62、 以及位在该中柱65与各侧柱61之间的挡水板60。 各侧柱61—截面概呈匸状的框材,其包含相对的前板611与后板612、以及连接在 该前板611与后板612之间的外侧板613,各侧柱61的内部具有一结合槽614,该后板612 之内面有一橡胶制的衬垫组件615,各侧柱61前侧设有一压紧装置64,各压紧装置64包含 位在结合槽614内的一压条641及穿过前板611且与各压条641结合的复数螺杆642,藉由 螺杆642的转动可使结合槽614内的压条641移动而将挡水板60压紧,在本实施例中,在 前板611的表面设有具沟槽616的凸出部617,该沟槽616内可提供螺帽643置入用以定位 螺杆642。再者,各侧柱61具有在其长度方向上分隔的顶端618与底端619。 该中柱65—截面概呈工状的框材,其包含相对的前板651与后板652、以及连接在 该前板651中间与该后板652中间之间的连接板653,该前板651与该后板652的两侧个别 向内延伸有凸缘658 (见图6),该连接板653将该中柱65内部隔成二连结槽654,该二连结 槽654与该二侧柱61内部的结合槽614个别相对。该中柱65的各连结槽654内具有一橡 胶制的衬垫组件655,且该中柱65的各连结槽654的前侧设有一压紧装置64,该压紧装置 64包含位在连结槽654内的一压条641及穿过前板651且与各压条641结合的复数螺杆 642,藉由螺杆642的转动可使连结槽654内的压条641移动而将挡水板60压紧,在本实施 例中,该中柱65的前板651的表面设有二具沟槽656的凸出部657,该沟槽656内可提供数 螺帽643置入用以定位螺杆642。再者,该中柱65具有在其长度方向上分隔的顶端658与 底端659。 各底板62的顶面具有一开口向上的凹槽621,藉由复数螺丝623穿过底板62的凹 槽621并锁入地面将底板62固定。该底板62底面形成有开口朝下的槽孔624用以收纳防 水条(未图示),使得底板62与地面之间具有可防水渗入的密合性。在该二底板62之间并 设有一平板66,该平板66上方结合一橡胶制的垫板68,该垫板68上具有与该中柱65的截 面相对应的槽孔680用以提供该中柱65的底端659置入结合。在本实施例中,该垫板68 的两侧个别形成第一斜面681,且在该二底板62的内侧端个别套接一橡胶制的垫块682,各 垫块682的一侧形成可与第一斜面681互补的第二斜面683 (见图7),使得该垫板68与该二底板62之间能形成密合。再者,该中柱底端659在前板651与后板652上个别组装一断 面呈L状的角板69,各角板69的一面固定在地面上,使得该中柱65能牢固地立置在该二侧 柱61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各挡水板60包含上下相互组接的复数闸板63。各闸板63—横框 且包含沿该闸板63的纵向轴线(长度方向)隔开的第一端630与第二端639,各闸板63的 第一端630与第二端639对应地插入其中一侧柱61的结合槽614及该中柱65的一连结槽 654内结合;各闸板63并包含前后相对的第一侧面631与第二侧面632以及上下相对的顶 端633与下端634,当各闸板63组装在一侧柱61与该中柱65之间时,各闸板63的下端634 朝向底板62 ;各闸板63的顶端633设有一沿着该纵向轴线延伸的第一结合部635,在本实 施例中,该第一结合部635 —凸部;各闸板63的下端634设有一沿着该纵向轴线延伸的第 二结合部636,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结合部636可与该第一结合部635相嵌合的凹槽,使 得二闸板63之间可藉由顶端的第一结合部635与下端的第二结合部636来连接。再者,各 闸板63的下端634在第二结合部636的二侧并个别设有一沿着该纵向轴线延伸的结合槽 67(见图4),各结合槽67内结合一衬条3。 各挡水板60更包含一密封垫条2及一连接条4。该垫条2由橡胶或硅胶材料制成 且收纳在该底板62顶面所设的一定位槽622内(见图4),该定位槽622沿着该底板62的 长度方向延伸且邻近侧柱61的后板612。该连接条4由金属材料制成且位在各挡水板60 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水闸门,其可提供组装在一建筑物的出入口处用以挡水;该防水闸门包含:一软质垫条,该垫条沿一纵向轴线延伸且邻接地面;及一挡水板,该挡水板具有一底端,该底端具有一凸缘,该凸缘沿该纵向轴线延伸且插入该垫条内结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防水闸门,其可提供组装在一建筑物的出入口处用以挡水;该防水闸门包含一软质垫条,该垫条沿一纵向轴线延伸且邻接地面;及一挡水板,该挡水板具有一底端,该底端具有一凸缘,该凸缘沿该纵向轴线延伸且插入该垫条内结合。2. 如权利要求l所述之防水闸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至少一底板,该底板固定在 地面上,该底板包含一顶面,该底板顶面设有一定位槽,该定位槽沿该纵向轴线延伸,该垫 条收纳在该定位槽内。3. 如权利要求2所述之防水闸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一连接条,该连接条结合在 该挡水板底端且位在该底板上,该挡水板底端的凸缘形成在该连接条上。4. 如权利要求3所述之防水闸门,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条包含一沿着该纵向延伸的基 部,该基部的顶面向上延伸一可与该挡水板底端结合的凸出结合部,且该基部的侧边向下 延伸一构成该凸缘的折边。5. 如权利要求3所述之防水闸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分隔开的二侧柱,该挡水板 的沿着该纵向轴线延伸隔开的二端对应插入该二侧柱内部;该挡水板由复数闸板上、下组 接而成,且位在该二侧柱最下面的闸板的底端具有凹槽用以提供该连接条的结合部插入结合。6. 如权利要求3所述之防水闸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分隔开的二侧柱及位在该 二侧柱之间的一中柱,该挡水板的沿着该纵向轴线延伸隔开的二端对应插入其中一侧柱及 该中柱之间;该挡水板由复数闸板上、下组接而成,且位在该二侧柱最下面的闸板的底端具 有凹槽用以提供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鸿椿
申请(专利权)人:陈鸿椿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