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施工中用于模板内支撑体系的一种支柱支设装置。
技术介绍
在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用于混凝土梁板顶面模等构件的支撑装置,通常称为 “内支撑”。内支撑的传统构造是主要由竖向杆件(如圆木、钢管等)、纵、横拉结杆,可调丝 杠及纵(横)方木,组成模板内支撑体系。传统内支撑存在的缺点是在不同层高的工业与 民用建筑施工中,需采用不同长度的竖向杆件做为支撑杆件。每次施工后的支撑杆件(如 圆木、钢管等)很难得到重复使用。使用过程中常常需要一次次地将长料截成短料使用,到 最后必然会形成大量不合格且又不可利用的短费料(如短圆木、短钢管等),从而产生大量 浪费。同时,因支撑杆件内采用钢管或圆木,施工密度大,用量大,且模板拆除时,由于竖向 杆件收缩范围小,不便于拆除,只能靠“放大架”拆卸,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混凝土模板支撑方式的诸多缺点,提供一种使用便 捷、节约原材料、安全可靠、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建筑成本的内支撑体系顶升式支柱装置。本专利技术之内支撑体系顶升式支柱装置是这样实现的由横梁、作业层和顶升式柱体组成。所述顶升式柱体, ...
【技术保护点】
混凝土施工用的顶升式内支撑装置,有横梁、作业层(14),其特征在于:有一个顶升式柱体;所述顶升式柱体,由管状的中心轴(1)、顶升节(2)和支柱(3)组成,顶升节(2)套装在支柱(3)内,中心轴(1)套装在顶升节(2)内,中心轴(1)的顶端固定着滑轮(11),搭在滑轮(11)槽上的钢丝绳9,其一端固定在顶升节下端管内侧的绳钩(10)上,另一端绕过滑轮槽,经中心轴(1)的管内穿过底部小钢板(15)的中心圆孔,与柱体下端的齿轮贯穿轴(4)绞连在一起;顶升节(2)的外壁上对称设有若干个层高点(7),其上端固定着一个可调式升降丝杆(6),下端管内侧设置一个固定的绳钩(10);支柱(3 ...
【技术特征摘要】
混凝土施工用的顶升式内支撑装置,有横梁、作业层(14),其特征在于有一个顶升式柱体;所述顶升式柱体,由管状的中心轴(1)、顶升节(2)和支柱(3)组成,顶升节(2)套装在支柱(3)内,中心轴(1)套装在顶升节(2)内,中心轴(1)的顶端固定着滑轮(11),搭在滑轮(11)槽上的钢丝绳9,其一端固定在顶升节下端管内侧的绳钩(10)上,另一端绕过滑轮槽,经中心轴(1)的管内穿过底部小钢板(15)的中心圆孔,与柱体下端的齿轮贯穿轴(4)绞连在一起;顶升节(2)的外壁上对称设有若干个层高点(7),其上端固定着一个可调式升降丝杆(6),下端管内侧设置一个固定的绳钩(10);支柱(3)的下端设置一根可转动的齿轮贯穿轴(4),贯穿轴的一端固定一组锁止齿轮(8),在齿轮贯穿轴(4)的上方设有一根贯穿螺丝(12),支柱(3)上端固定着几个保险卡扣(5)——保险卡扣(5)的外端与支柱(3)上端绞连在一起,另一端可沿该绞接点向上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启贵,
申请(专利权)人:张启贵,延安市建筑工程总公司第六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