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衬修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17578 阅读:3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炉衬修补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工艺步骤是(一)操作前准备,(二)筑炉底,(三)筑炉侧壁,(四)烧结。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有效防止穿炉现象发生,以前每个炉衬的使用寿命为120炉次,使用本工艺后炉衬寿命提高100炉次左右,每炉经过计算可节约原材料成本8000元,传统的打炉需要21小时,每补炉一次可以节约6小时以上的生产时间,通过对受侵蚀部位的修补,降低了此处发生穿炉的倾向,保证安全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频感应熔化炉炉衬修补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的打炉方法及使用过程,极易出现炉衬靠近炉底部位侵蚀严重,然而其 他部位受侵蚀非常小,受侵蚀部位直接影响炉衬寿命,当侵蚀部位厚度在20mm以内时,容 易出现穿炉的危险,所以必须扒炉重新打结,这样既浪费成本,又大大的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工艺简单、使用安 全可靠,成本低廉,有效防止穿炉现象发生的炉衬修补工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步骤是(一 )操作前准备(1)、将冷炉后的炉口、炉壁彻底清理,防止在操作过程中炉口及炉壁的残余渣子 混入炉料中;(2)、将需要修理的部位使用小风镐打成麻面,便于与新料连接,并在炉底找到地 线后重新焊接将地线延长;(3)、准备好打炉工具坩埚、叉子、振捣器;(二)筑炉底加料前在炉底均勻的撒一层硼酸,并向炉壁上均勻涂抹;分两次加料,每次加3袋,下料在四周方向要均勻,四人用钢叉插2 4遍,插完 一层后操作者使用振捣器对炉底进行均勻振捣、振捣6-8分钟后加下一层料,在加料前前 用钢叉把表层刮毛,深度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炉衬修补工艺,其特征在于: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步骤是:(一)操作前准备:(1)、将冷炉后的炉口、炉壁彻底清理,防止在操作过程中炉口及炉壁的残余渣子混入炉料中;(2)、将需要修理的部位使用小风镐打成麻面,便于与新料连接,并在炉底找到地线后重新焊接将地线延长;(3)、准备好打炉工具:坩埚、叉子、振捣器;(二)筑炉底:加料前在炉底均匀的撒一层硼酸,并向炉壁上均匀涂抹,分两次加料,每次加3袋,下料在四周方向要均匀,四人用钢叉插2~4遍,插完一层后操作者使用振捣器对炉底进行均匀振捣、振捣6-8分钟后加下一层料,在加料前前用钢叉把表层刮毛,深度10~20mm,加第二层料时,应使筑炉料高出报警线10~15m...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炉衬修补工艺,其特征在于本发明的工艺步骤是(一)操作前准备(1)、将冷炉后的炉口、炉壁彻底清理,防止在操作过程中炉口及炉壁的残余渣子混入炉料中;(2)、将需要修理的部位使用小风镐打成麻面,便于与新料连接,并在炉底找到地线后重新焊接将地线延长;(3)、准备好打炉工具坩埚、叉子、振捣器;(二)筑炉底加料前在炉底均匀的撒一层硼酸,并向炉壁上均匀涂抹,分两次加料,每次加3袋,下料在四周方向要均匀,四人用钢叉插2~4遍,插完一层后操作者使用振捣器对炉底进行均匀振捣、振捣6 8分钟后加下一层料,在加料前前用钢叉把表层刮毛,深度10~20mm,加第二层料时,应使筑炉料高出报警线10~15mm,第二层插实、除气完毕后操作者依然使用振捣器振捣,时间为10分钟,用水平尺把炉底上表面的炉料松散层刮去,露出报警线为止,并用水平尺把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晓龙李树春葛建国王世忠朱昱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